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71章 奇点你都不投?

两天时间,陈学兵给国内打了数十通电话。

核心内容就是想搞点外汇投资额度。

钱,他是能搞到的,通过长征的投资人借个十几亿问题不大。

但这事和odi(境外直接投资)不一样,odi是用于经营的、非金融用途。金融属性的大额投资,目前只有两条正规通道。

qdii(合格境内投资者)制度去年11月成立第一个试点——华安国资配置基金,允许境内投资者灵活投资境外资本市场。

内保外贷,则是通过抵押境内存款或固定资产,在境外发放贷款,这个渠道在05年的《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的通知(汇发〔2005〕11号)》已经放开,但需逐笔外管局审批,无明确操作细则。

目前这两条政策,本质还是为国企出海铺路,暂未对民营企业开放。

陈学兵动用了许多关系,甚至找到了中央汇金,都未得到肯定的答复。

香港途径现在是不能用了,一则资金量太大,二则从06年起对地下钱庄管控越来越紧了,明年国美老黄就要因为这事吃窝头,他可不想被牵连。

盘算一番,他又通过柳传向高盛中国传去了一份奇点科技最新的审计报告,看看高盛的直接投资部感不感兴趣。

奇点反正要对国际机构融资,如果高盛有意当奇点的海外战略投资者,自然是够资格的,要是谈得下来,那么直接把投资款滞留海外账户进行cds投资,也是条路。

两天以后,他收到了高盛的一份资料。

这份资料的信息很全面,他都没有细看,便从一份“abacus-7s”的cds合约,并在卖方名单里看到了paulson & co.inc(保尔森基金公司)的名字。

这份合约在今年一月才启动,划定了240亿美元的底层资产,至今还在寻找对手方。

合约的底层资产让他意外,仔细看了看,依然不是很拿得准这套资产选择的底层模型,便把资料转发给了蔡志坚。

蔡志坚收到邮件仅十分钟就给他打来电话:

“这是一份aa级的资产合约,底层资产在加州、佛罗里达、亚利桑那、内华达四个州,虽然看不到细分资产项,但加州佛州房价涨幅表现很好,违约风险应该是很低的!你怎么能加入保险卖方(cds)?而且这份合约是卖方发起的,你想加入,还得让卖方公司出售额度给你,要么你就得扩大合约的底层资产。”

陈学兵正是因此才必须掌握合约的底层逻辑,于是带着一丝考究的意味道:“先研究它的底层资产组成,想想我为什么要让你看这份合约。”

蔡志坚听陈学兵这么确定,都有点不自信了。

毕竟董事长从不失手。

他犹豫了一阵,说再看看。

次日一早,中国的夜晚,蔡志坚再次打来电话,语气变得极其兴奋:“我明白了,终于明白了!!我查了一下加州和佛州的房产情况!房产涨幅表现虽然很好,但就是因为这样,所以非常容易再融资!大多房产都进行了二次贷款!这样的杠杆下,一旦房价涨幅停滞或者陷入下跌,贷款人贷的钱太多了,还款意愿会大幅降低,非常容易违约!而且因为信用评级高,所以给这些资产上保险的费率也很低!综合下来,平均每年保费仅需2.3%左右,四年合约,保费总共不到10%!所以这个团队用20亿美元就能撬动240亿的合约!十二倍杠杆!一切都是因为杠杆!”

这一顿解释,陈学兵也想明白了。

实际上以他经过前世房地产泡沫崩塌的经历,一听就非常容易明白。

按照目前美国的贷款政策,贷款比例最高能达到90%,房价上涨周期中还允许二次抵押,比如一套200万的房子,了20万首付买下来的,欠银行180万,后来房价上涨非常厉害,到了300万,涨幅的100万立马又可以贷80万出来,那就欠了260万本金。

这些房子价格一旦开始跌了,二手房市场会很快失去流动性,美国又没有中国这样的房价政策限制,很有可能飞快跌回200万,甚至更低,贷款人却要为此还260万的债,还要加上利息,谁还愿意还?

陈学兵笑了笑,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这份所谓的aa级评级也有泡沫,可能是与评级公司媾和的结果,它实际的评级可能是3b级,甚至是2b。”

“咝这可是穆迪公司评的级啊。”蔡志坚有些不可置信。

陈学兵咧嘴:“穆迪怎么了,标普我也不信。”

在次贷危机之前,美国金融系统就是全世界的范式,谁会相信穆迪、标普、惠誉这样的世界权威评级机构竟然也会收钱啊?

但对他来说,是没这个心理障碍的,甚至已经形成了怀疑裁判的惯性思维。

不过做空的时间还挺紧的,3月就是年报季。

由于美国的季度财报审核不严,之前几个季度的次贷公司财报表现还是欣欣向荣的,但年报审核很严格,很多次贷公司会和在年报发出的时候遮掩不住之前的亏损,一次性表现出来。

市场必然会有恐慌,做空abx(次级房屋贷款债券价格综合指数)的市场窗口可能会逐渐关闭,cdo和cds这种衍生品的流动性也会变差。

他没再犹豫,立马打电话给高盛的马克,表示想要加入这个“abacus-7s”的卖方。

再到高盛,是他们的纽约总部。

接待升级了。

陈学兵带着后藤美树到达85 broad street的青铜招牌下,高盛spg(结构性产品组)总监法布里斯·图尔下楼接他。

“陈先生,你给我们出了两个难题。”法布里斯和他握手,道:“保尔森的团队不愿意减少份额,你的奇点科技估值,也让我的同事们很为难。”

“听说高盛能解决世界上的一切难题,不是吗?”陈学兵反问。

“当然。”

法布里斯笑笑,带他上楼到了spg总部,便开门见山:

“我们作为中间方,所有文件通过dtcc(美国存管信托公司)保密传输,避免买卖双方直接接触,当然,你也没法见到保尔森的团队。”

“那真是遗憾。”陈学兵扬了扬眉,手揣进兜里按动了准备好的录音笔,“我还打算见见合约的构造者。”

“陈先生可能是误会了。”法布里斯有些讳莫如深,“aca management才是底层资产的挑选方,保尔森基金只是个卖方投资者。”

卖方作为挑选方的事一旦暴露出去,那些cdo的买方可能会炸毛。

“好吧,我不太懂你们的合约模式,看来还需要你们给我介绍介绍。”陈学兵摊了摊手,“你认为我挑选保尔森的阵营,能赚到钱吗?”

法布里斯又听到保尔森的名字,皱了皱眉,但用“保尔森的阵营”来表述cds,确实也没错。

“嗯我认为有很大机会。”

“那就是cdo买方会赔钱了?”陈学兵又问道。

法布里斯尴尬了,这么说,岂不是对买方不负责任?

“.那倒也未必。”

“那哪边会挣钱?”陈总刨根问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综网法师,诸界游行

佚名

四合院:神级军工,你惹不起!

佚名

美利坚:从街头流浪汉开始肝技能

佚名

说好演小品,喜剧之王什么鬼?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