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又一个蠢皇后当家,蒙古房倒屋塌!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22章 又一个蠢皇后当家,蒙古房倒屋塌!
当然了,蒙哥和忽必烈等人,是不可能现在就对阔端动手的。
很简单的道理,窝阔台有七个儿子,贵由有三个儿子,光杀了一个阔端有什么用?
而且,此举既容易引起蒙古众那颜的反感,又很难得到赵朔一系和术赤一系的谅解,实为不智。
他们只能等,等回到蒙古草原后,通过种种手段,获取蒙古大汗的位置。然后,对窝阔台一系徐徐图之!
阔端当然能大概猜到蒙哥和忽必烈等人的心思,但他现在比蒙哥和忽必烈等人更不想动手。
对于大多数草原战士来讲,他们的主人是拖雷一系,并且接受蒙古大汗的命令。
如今阔端又不是蒙古大汗,当然指挥不动他们了。
单凭窝阔台汗国那点子实力,凭什么对拖雷一系构成威胁?加上察合台一系也不行啊!至于暗杀?拖雷一系的旭烈兀和阿里不哥,远在伊拉克呢,单杀了忽必烈蒙哥等人有什么用?
所以,尽管拖雷一系和窝阔台一系都知道此事善了不了,但依旧表面上兄友弟恭,维持着合作。
又两个月后,察合台病死在匈牙利的佩斯城,遗命也速继承察合台汗国,拜答尔在匈牙利另立新国。
直到这时候,蒙古主力大军才携着贵由、察合台的灵柩东归。
赵赫也才前往波西米亚。
拔都已经在波西米亚的布拉格等候多时了。
当初,贵由将勃兰登堡地区以及卢萨蒂亚地区,划给了拔都。拔都已经派兵,在这两地布防,并且从罗斯进行移民,控制这片区域。
听说赵赫要亲自坐镇布拉格之后,他亲至布拉格。兄弟俩多年未见,准备好好聚一聚。
拔都当然听说了,贵由和察合台将死的消息,但是并没有到佩斯城。
有什么好见的?
术赤的汗位,不是被察合台和窝阔台联手做掉的吗?拔都不找他们的麻烦就不错了,还给送他们最后一程不成?
不管怎么说吧,赵赫和拔都已经十几年没见了,久别重逢,自是非常亲热,开怀畅饮。
“赵赫大哥,你给我交个底。”
在拔都的示意下,赵赫屏退了旁人后,拔都开口问道:“如今贵由已死,蒙古又要推选新的大汗。赵朔姑父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到底支持谁继承大汗之位?”
赵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怎么样?拔都你对这个汗位,有没有兴趣?”
“没兴趣。”
拔都毫不犹豫地道:“我的身子骨,你也见到了,现在走路都一瘸一拐的,还能再活几年?不用这余生好好享乐,劳心劳力的做蒙古大汗做什么?”
“再说了,我做大汗,得一碗水端平吧?拖雷一系和窝阔台一系,仇深似海。凭我的本事,可没法子摆平他们。”
赵赫道:“那你准备支持谁呢?窝阔台一系还是拖雷一系?”
“这两系,我谁都不支持。”
拔都给赵赫斟了一盏酒,又给自己斟了一盏酒,慢悠悠地道:“按说,我术赤一系,和察合台、窝阔台一系是有仇的。”
“但是,贵由这不是白白给了我勃兰登堡和卢萨蒂亚吗?当初算计我的父汗的毕竟是窝阔台和察合台,又不是贵由,我还真不想让他的子孙落个没下场。还有最关键的,赵朔姑父和赵赫大哥你……”
顿了顿,拔都目光灼灼地向着赵赫看来,道:“怎么样?你们这系,到底对汗位有没有兴趣?我定然全力支持!”
赵赫微微摇头,道:“父汗是成吉思汗的女婿,我是成吉思汗的外孙,距离成吉思汗太远了,大部分蒙古人不会支持的。即便有你的支持,也只能大起刀兵。成吉思汗对父王着实不薄,还有母后的面子在,父王实在不愿意如此。”
“说的也是。”
拔都叹了口气,不无遗憾地点了点头,道;“那赵朔姑父,究竟想要支持谁上位呢?拖雷一系,还是窝阔台一系?”
赵赫道:“蒙古五系,父王这系实力最强。如今察合台也死了,父汗已经是老一辈唯一的可汗,在蒙古威望最高。他要是表了态,那大位不就定了吗?难免有人说,父王操控忽里勒台大会。父王何必趟这摊浑水?”
“他早就决定了,两不相帮,让他们两系去争吧!谁能获得大多数蒙古那颜的支持,谁就继承蒙古大汗之位,父王并无任何意见。”
拔都心中一动,道:“如果双方势均力敌,难以选出新的大汗呢?甚至动起了刀兵,在草原上杀个尸山血海呢?恐怕这也不是赵朔姑父愿意看到的吧?”
赵赫道:“如果实在他们弄得太不像话,父王自然会出手,稳定草原局面。贵由临终前那句话说得好,成吉思汗创业不易,这大蒙古国不能就这样散了去。”
“行,我明白了。”拔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
……
与此同时,和林城,万安宫内。
“蠢货!贵由是个十足的蠢货!阔端算什么东西,凭什么让他继承汗位?他还有儿子呢!还有亲兄弟呢!让阔端继承算什么?我看,他当初是病糊涂了!或者,根本是有人假传遗诏!”
一个四十来岁,头戴一顶以桦树皮与彩缎制成的罟罟冠,缀以数串硕大的珍珠,冠顶插着一根象征权力的孔雀翎羽的蒙古妇人,发出了阵阵怨毒的吼声。
随着她激烈的吼声,冠上的珠串剧烈摇晃,碰撞出凌乱而焦躁的声响。那绛紫色纳石式袍服上以金线织出的缠枝纹,仿佛都随着她的怒气在隐隐扭动,宛如被踩痛的毒蛇。
她就是贵由的皇后海迷失了。
按照蒙古制度,从理论上讲,海迷失皇后现在就是大蒙古国第一人,手中掌握着蒙古的军政大权,直到经忽里勒台大会选出新的大汗为止。
如今蒙古大军主力还远在西方,但海迷失已经通过八百里加急的传信,知道了贵由遗言的情况,简直都要气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