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这一天的报纸以最快的速度向外传播,通过信使快马和火车传播到全国各地。
距离最近的北方几省很快稳定下来,接着是南方各省。
山农国的百姓一直都有储备粮食的习惯,尤其是南方经常受灾的各省人都有储备一年食物的习惯。
北方粮食便宜,但是北极武也一直都强调要储备粮食。
在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知道怎么做了之后,在山农族和各地总督太守的宣传下,各地都开始按照报纸上的指示进行行动。
北极武的个人威望极高,这些年做了不少好事情造福于民,再加上山农人确实是还未堕落,组织力度和纪律都在不断上升的阶段。
在共抗天灾,分担山农人压力的号召下,各个生产队都开始抽签决定谁家南下增援。
三部落的人也相信北极武会保护他们的女人和孩子,在知道北方呆不下去后,也听从指挥靠近山后九州安排的地方。
多余的人口就像是曾经南下打仗消耗人口一样,离开故乡远征。
区别是这一次不再是可汗首领在指挥,而是山农国的皇帝北极武在指挥。
吃肉喝酒的男人离开后,才有更多的资源留给女人孩子。
也有一些人随着山农人一起出征,大量的人口开始往西迁徙,前往西亚大草原放牧。
北方已经不能待了,火山喷发将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注入平流层,形成像镜子一样的酸液滴,这些气溶胶灰发射折射太阳光,全球气温会显著下降几度以上。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不止扶桑火山在爆发,南方也有火山爆发。
超大型火山的连锁爆发,已经是种族灭亡级别的灾难了,此时必须要分散。
越集权的国家,在灾难面前越脆弱,人口百万的城市若是稳定不下来,就会自相残杀,迅速崩溃。
反而游牧民族比较适应这种极端灾害。
游牧民族的优势就是能够随时迁徙,逃离危险区域。
这种可以走的策略在大灾难面前适应性更强,同时游牧民族的纪律性也让所有人听从一个首领的命令。
在这种世界级的灾害面前,山农国主动选择了相对平等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保证更多人活下去。
必须要拿出比游牧民族更强的动员力和适应力。
就像是现代社会应对灾害的方式一样,地盘越大,抵抗力越强。
一个地区的失败不影响其余地区的存货,分封制和庄园模式就是各管各的,只要能有一个地方活下去,人类就能存活。
大一统的优势是集中办大事,当不需要办大事的时候就会分散。
如今北极武必须要集权办大事,但是又要把权力都分下去,保留指挥权的同时给下面最大的发挥空间。
山农国行动迅速,在火山刚爆发第一天就采取了有效手段控制局势,避免恐慌。
上千万人口的大迁徙说干就干,不需要开会讨论,也不担心失误了需要负责。
上亿民众通过数万份报纸和火车信使的号令,开始动员起来。
这种动员能力即使是未来社会也基本上不可能了,只有开国皇帝才有这种威望和魄力,以及号召力。
当火山持续爆发第三天后,北极武站在万象神宫前看着远方的天空。
此时是正午十二点左右,天空呈暗红色,太阳轮廓模糊如血月,地面上的人和高楼建筑看不到影子。
人们举着火把前进,照亮前行,洛阳城也像是进入了黑暗时代一样,安静的可怕。
气温下降,夜晚也更加寒冷。
“主人,这种情况要持续多久才好?”
香兰也不卖报纸了,陪在北极武身边过起了苦日子。
北极武叹息道:“大概要一两年吧,我已经让人研究更便宜的灯泡照明了,如今蜡烛都优先供应各个工厂使用,以后让宫里的太监宫女每三天过来万象神宫一次,解解闷也好。”
“城中的百姓也可以做些乐器自己唱歌跳舞,或者去外面打猎。”
如今已经不是普通的极端气候了,是长达1-2年甚至更久远的极端弱光环境,恶劣影响远超普通自然灾害。
整个北方的农业都完蛋了。
如果一个月内光照不进来,那土豆都要大打折扣。
北极武已经调整了生产,黄淮省的小麦全部取消,调集更多的人口去南方避难。
洛阳城里很安静,如今留下的只有工农集体,也基本都是北极武的自己人。
“如果早知道这样,我过年前那天肯定好好看看白天!”
李冰叹了口气,后悔没有珍惜最后一天好日子。
北极武没有嘲笑她,因为他也是一样的想法。
失去了,才知道可贵。
如果知道那天是最后一天好日子,北极武说什么也不浪费在女人身上,而是坐在躺椅上享受最后一个温暖的冬日午休时光。
几人一起往下走,整个洛阳城只有万象神宫这里还灯火通明。
这是必要的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信仰才是支撑人类活下去的动力。
北极武就是整个洛阳城乃至山农国的信仰,因为北极武的存在,包括洛阳城在内的很多城市都只需要极少兵力站岗维持秩序,将更多的人安排出去打猎捕虫抓老鼠,在如黑夜一样的白天,尽可能地收集食物。
这段时间人类不用再区分昼夜,只需要关心饥饿与寒冷何时来临。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