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也先,夜袭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92章 也先,夜袭
正统十四年。
距离大同二十里外,有一片绵延数百米的营地,其营帐样式与中原王朝的样式截然不同,而是一个个蒙古包。
这便是瓦刺的营地。
在营地中央,最大的营帐內,正聚集著一群人。
其中大部分人分坐於地上,目光齐齐注视著场上唯一站著的一人。
那人约莫四十余岁,身材高大,肩宽背阔,皮肤被草原的风沙和烈日磨礪得黝黑粗糙。
他正是如今的蒙古太师,瓦刺的首领也先。
不过,虽然也先的身份是蒙古的太师,但是现在的他,才是蒙古的实权人物。
早些年,也先的父亲脱欢拥立元朝后裔脱脱不为大汗,而后,脱欢领导著瓦刺,统一了蒙古草原。
在脱欢死后,也先继承了他的地位。
至於如今的大汗脱脱不,则是空有大汗之名,根本就无法节制也先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此次大举进攻明朝的行动,乃是由也先领导,而脱脱不则是被也先安排进攻没什么油水的辽东。
此事,也先正手持马鞭,在营帐內不停地踱步,其他人均坐在地上,看著也先的动作,默不作声。
几息的时间后,也先停住了脚步,將身子转向面前的一眾人员。
“我们不日便可抵达大同,你们可有何想法?”
“也先大人,我觉得我们直接强攻即可,那个明朝皇帝不是说了吗,他此次出征可是抽调了不少大同的兵马,现在,大同的兵马撑死了一万人,我们可是十万人,他们怎么可能与我们斗?”
也先听著此人的言语,並不答话,而是顺势坐在了床榻之上。
“也先啊,这有什么好犹豫的,你难道认为我草原的勇士,会打不过明朝的万余人?
要知道,那明朝皇帝所携带的50万兵马,可都被我们击溃了。”
“有道理。”
对於下方的自吹自擂,也先不置可否。
“你们难道忘记了,大同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城池,他是明朝抵御我们的核心大城,你们有没有想过,一旦我们短时间內没有攻下大同会怎样?”
在座之人是各个部族的首领,都不是傻子,也先一提醒,他们自然想到了其中的利害关係。
“如果我们一时没有攻下大同,那我们就会像以前那样,夹著尾巴逃回草原。况且,就算我们侥倖攻下了大同,那损失肯定是异常庞大,接下来还有白羊口,紫荆关,等我们抵达北平城后,还有余力进攻大明京师吗?”
“进攻大明京师?”
在座之人皆面面相覷,他们都被也先的惊人言论给嚇到了。
他们是打算入了关后,劫掠一番,便顺势退回草原。
但是现在看来,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也先大人,我等能够攻下明朝京师?”
“这有何不能?多亏了明朝皇帝朱祁镇,一番威逼利诱,他便將明朝京师的情况和盘托出,现在的明朝京师,大概只有两三万的老弱病残,这对我们而言,不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显然,所有人都心动了。
“也先大人,那问题又回到了刚刚的问题,怎么处理大同的问题?”
“我可以带领千余人与明朝皇帝,来到大同城下,以明朝皇帝遭遇军队譁变,遇到朝贡的我为藉口,藉此欺骗大同守將打开城门,只需要守將打开城门,你们便顺势从一旁杀出,拿下大同不在话下。”
在大部分人欣喜的同时,有人也表达了担心。
“依照明朝皇帝那软弱的样子,搞不好確实会帮助我们叫开明朝的城门,但是,如果大同守將不开城门,又该怎么办呢?”
“那我们便绕开大同,直取明朝京师。”
直取明朝京师!
所有人的脸上均露出了嚮往之色。
他们可都是知道,明朝在北平经营三代,金银珠宝多如山,现在又抓了他们的皇帝,可以说,攻下北平,指日可待!
“这场战爭是也先大人打的,我们全凭也先大人安排。”
也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既然如此,进了北平不要停止,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辉特部一路过黄河,取山东,我率其他精锐,过直隶,下淮河,將明朝彻底从长江以北驱逐出去。”
眾人又不淡定了。
將明朝驱逐到长江以南,这真的可以做到吗?
但是,很快,所有人都下定了决心。
如今瓦刺所有部族全部团结起来,乃是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盛况!
凭藉此等威势,將大明赶到长江以南,绝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们不想劫掠一番后,再夹著尾巴离开!
见下方眾人被自己说动,也先站了起来,拿过一旁的酒碗。
“长生天保佑,那些如同恶魔一样的明朝皇帝已经被上天诛杀,我们此次绝不会失去这个机会!”
说罢,也先用右手沾取酒碗中的酒,弹向天空,地面与前方。
这是瓦刺的祈福仪式,意味著敬天敬地敬祖先。
下方眾人,跟著也先做完了一套动作。
完成仪式后,也先將碗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一脸笑容地望著下方各个部族的首领。
如果一切顺利,过不了多久,明朝的一半江山,就能尽入他手。
那时,他就能更进一步,取代脱脱不,成为蒙古的新大汗。
在营帐中的一群人畅想著未来美好的愿景时,距离他们数百米的高空,正有一个热气球漂浮在那。
上面还有两人,一人手持望远镜,观察著下方的局势,另一人手持指南针,在不停地地记录著什么。
“好,可以回去了。”
“已经记录完成了吧。”
“嗯,是的。”
隨著两人的操控,热气球向著另一个方向飞去。
“真没想到,我等竟然还有一日能够飞上天。”
事情告一段落,热气球上的两人终於有空得以閒聊。
“这有什么,与亲眼见到死去多时的太祖陛下与太宗陛下一比,这都不算什么。”
“確实,你说这些物件会不会是太祖陛下与太宗陛下从天上带下来的?”
“这肯定啊,光是太祖陛下所拿出的东西,你见过哪一件。”
“確实,现如今,有些太祖陛下与太宗陛下在此,那瓦剌不足为惧。”
“必须的。”
两人一边交谈著这几日的见闻,一边操控著热气球向来时的方向飞去。
一个时辰后,在热气球上的两人面前,出现了一座巍峨的城池。
其城墙高达四丈,厚重的青砖在阳光下泛著冷峻的光泽。
这便是大同城。
大同地处中原与北方草原的交界地带,是抵御北方游牧南下的重要屏障,歷朝歷代都在此设立军事重镇,大明也不例外。
洪武五年,魏国公徐达作为征虏大將军,负责中路出击並驻守大同。
为了加强防御,他在原有辽、金、元三朝城址的基础上,向南扩展了半壁江山,对大同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增筑。
自此之后,大同就在明朝的防御体系中占据著主导地位,说它是大明防御北疆的核心,都丝毫不为过。
大同城的城墙之上,角楼与敌楼错落有致,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守城的士兵身著鎧甲,目光如炬,警惕地巡视著远方。
而除了这些守城的士卒之外,还有一伙人正站在城头。
为首一人乃是朱元璋,其后跟著朱棣以及朱高煦朱高。
而在他们的身后,还跟著两位將领模样的人。
一人是广寧伯刘安,他目前担任大同总兵官一职。
另一人乃是都督签事郭登,目前担任参將,也就是刘安的副手。
两人都是勛贵之后。
广寧伯刘安的父亲刘荣,一开始跟著魏国公徐达北伐,后来跟隨著朱棣靖难之役,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广寧伯,而刘安是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
至於郭登,他的祖父郭英,跟隨著朱元璋在濠州,因为功劳,被封为武定侯,至於他,则是在永乐年间授予勛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