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单说这本书,不是我喜欢的题材,因为书中涉及的知识点,全是我的盲点。
之前看的几本学霸文,多是数学领域,且主角都是从高中开始起步,套路也都差不多,代入起来比较快。
本书不同,主角是重生党,是少年班出身的博士毕业班的,知识背景是生物领域,书中提到的那些,一个也不懂。所以第一章所谓的“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没啥特別的感受。
儘管作者给出了很大一部分解释,以博士答辩的写作方式进行了展示。
同时,作者的身份好像是真的,也可能是吹的。反正他懂的很多,很多不同领域和时间节点的知识,信手拈来,有理有据。
单说第一个副本中关於牛顿的故事,对於部分熟悉物理的读者,应该不会陌生,甚至不少人看可能看过牛顿的传记,对这位科学伟人非常崇拜。
所以当作者一头砸在牛顿头上,因此而结缘的时候,会有会心的微笑。此时,书中的背景设定和牛顿的一些生平与时事的结合,都凸显了作者的写作功底和知识储备。
只不过单纯从阅读体验来看,多少还是有点流水帐和列清单的意思,知识点很丰富,故事性比较一般。
而当主角完成新手任务获得奖励,且回到现实中开始和一些厉害人物接触,特別是可以利用在副本中积累的经验和经歷,让他在现实里从学神级別的存在,一跃成了旷世天才。
像他这类作者,因为涉猎非常广泛,对很多题材都能轻鬆拿捏,在写书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各种引经据典和广徵博引,丟失了故事性。
同样的感觉在跳舞的《稳住別浪》里面也多次出现过,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才华,对剧情保有期待,但隨著一些乐观陈述和醉心讲解后,会慢慢丟失耐心继续阅读。
书是好书,只是比较挑读者。
【总结】
写作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是仓一卫,我为《仓氏囈语》带盐。
欢迎来到,书评乐园。
【仓氏囈语】
最近在看zg作协刚出的《网络文学理论评论支持计划徵集公告》,其中有一条“网络文学创作现象、作家和作品的评论专著和论文集”,有点想法,想和大家也聊聊,从哪个角度切入(鞭笞谁的作品)比较合適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