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43章 急需温柔
接下来几天,林书平就坐等银行美元兑现。
事实上,三百万美元的外匯不是小数目,哪怕对於中行来说也是如此,要知道,我国在1987年一整年的外匯储备才堪堪20亿美金,今年更是爆发了物价闯关运动,为了稳住物价,外匯储备进一步被削减。
因此哪怕是三百万美元,银行方面也得严谨细心,层层审核,確保无误。
在等待的间隙,第四趟发往东北的轻工业品在经过一周时间的筹备后,也装满了火车皮,准备启程出发。
而龙三、龙四早已在哈尔滨等候。
但在发车前,林书平收到了张和生的电话,告知各地贸公司要求先结付一半的资金,才充许火车发车。
林书平微微眉,但旋即他就回过神来。
这最后一趟物资,按照合约规定,他需要发往苏联两百个火车皮的轻工业品,算上前三趟的物资,合计一共五百个火车皮,这些都是提前写在合约里的规定。
因此林书平这次需要大出血,给各地贸公司支付六千万左右的资金。
由於货物实在太多,也是最后一趟生意,风险稍稍提高,各地贸公司便要求提前结算一半,另一半等货物交接完成后再给付。
林书平並没有扯皮,儘管他不久前刚刚给各地贸公司结算了三千万人民幣,但收到张和生传来的消息后,他还是同意提前支付50%,因此又拿出三千万,分发给各地贸公司代表。
“林总大气!”
“林总,恭喜发財,希望日后还能继续合作!”
“林总真是年少有为,人人都您为建国后第一倒爷,果真不假在酒店会议室內,林书平把奖金三千万发出后,顿时迎来了各地贸公司代表的諂媚吹捧,林书平虚与委蛇,也连连拱手谦让,“承让,承让,有钱大家一起赚。”
这场会议由张和生在现场主持,等把现金给付完毕后,他笑著问道:“你知不知道,自从上次结算了第三批货物的资金后,这些人根本就没有离京?”
林书平道:“不太清楚。”
“他们事先就已经商討好了,要用这最后一批货要挟,逼你就范。”
张和生嘆了口气,“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良好的信用支付体系,他们都担心你拖欠尾款...”
“这是正常的。”
林书平笑道。
拖鞋尾款这件事,別说现在,哪怕十年、二十年后,类似的事件依旧会屡见不鲜,即便国企也是如此。
比如修路这件事,许多城市早期大搞基建时,工人们常常被拖欠尾款,为了索要尾款,工人们会修一条断头路出来,只等结清款项,方才会把这节断头路修完整。
但有的支付不起,或者故意拖欠,因此早些时候,就能看到许多城市修建的柏油路中央,空出一块烂路的面积出来,形成了断头路,而这条断头路,几个月乃至几年都修不了,正是因为尾款没有结清。
林书平没打算拖欠尾款,更何况各地贸公司也並非要一次性结清,只是提前结清50%,因此林书平也没有扯皮,直接就选择同意。
此时张和生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信封递给林书平:“这是给你申请的中行储蓄卡,你申请的兑现三百万美金正在走流程,大概七个工作日內就能凭藉这张卡,在京城预约取现,你注意查收,对了,这笔钱你是不是要在香港才使用?”
林书平点头:“在香港使用。”
“那你在京城取现,容易被人凯,还是別取了。”
张和生道:“回头我打个电话安排一下,中行在香港有分行,等你到了香港,拿著这张储蓄卡,直接去中行预约取现即可。”
林书平惊讶道:“这也行?”
他接过信封,拆开来,发现里面有一张介绍信。
介绍信上写著林书平的个人信息,以及银行卡的初始密码。
除此之外,就是一张红白色卡片,也就是中行发行的第一代银行卡。
事实上,关於中国的银行储蓄卡,是1985年才开始正式投入使用,但一直到90年代初期,也仅仅只在全国最主要的几个城市里发行,直到1993年,金卡工程启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分行才开通银行卡业务。
1997年之后,各行实现联网通用,由此才开始大面积的推广发行银行卡,以此来替代纸质存摺。
直到千禧年之后,全国各银行机构的银行卡发卡量,已经开始呈现指数级增长,极大的减少了现金和支票的流通。
银行业务也由於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后来,隨著银行卡自动结算系统的运用,一个无支票、无现金社会隨之到来。
但这都是十几二十年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在当下,哪怕是一张小小的中行储蓄卡,在普通人眼中都很不常见。
张和生笑道:“这张卡片很方便,可以在银行的自动柜员机上直接操作取现,省去了人工排队的时间,而且24小时都可以操作取现,不过当下全国的自动柜员机並不多,中行的第一台自动柜员机,去年才在珠海投入使用,今年香港中行也投入了两台自动柜员机,所以你这张卡片,在那边也是可以使用的。”
林书平把手上的银行卡放到皮包里,並再次向张和生握手致谢:“张叔,太感谢您了。”
没有张和生,林书平拿不到三百万美金的外匯额度,也不会这么顺利的做成“罐头换飞机”这笔生意,从另一种方面来说,毫无疑问,张和生就是林书平的贵人。
而这笔生意,也让林书平一跃拥有亿方身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