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俊哥起了个大早。

洗漱完毕先去拜见祖母,见祖母已经起来了,俊哥鬆了口气。

叔母也在边上,俊哥依礼拜见。

对待叔母,俊哥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自己走的时候叔母还没生,如今生了,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也就因为这个大胖小子,她在家里的地位水涨船高。

没有人敢说她是从草原来的。

大家只知道,自己叔母有户籍,是叔父明媒正娶来的,也是自己的长辈。

自家人若是轻视,外人还不得笑话死。

不像那个什么什么家,总说她的媳妇懒……

俊哥觉得那家人没脑子,说自己媳妇懒很光荣么?

真当別人会同情你,外人听后关上门不知道笑的多开心,比如自己,自己就爱听,还喜欢笑......

“祖母,我去衙门了啊!”

“好好做事,听余大人的话,他信任你给了你这个位置,你不能让他丟人,贪钱的事別做,家里现在有吃的!”

人老了就是这样。

他们年纪大了,很多事情也看透了,在有吃有喝的情况下,他们就希望子嗣平平安安,所以爱念叨。

“好嘞!”

俊哥知道祖母是好心,可他这个年纪就不是老人嘮叨几句就能安定下来的。

他还想去闯闯,去拼一拼,种地太累,比去草原都累。

俊哥走了,大门缓缓关上了。

弹了弹新衣衫,笑了笑,抬起头,背著手,缓缓地朝著衙门走去。

知府衙门三班六房,他现在是户房的一名小吏,种地能成为小吏么?

在他边上是吏房,管事是新上来的叫什么长......

这个人应该是管自己的,因为吏房是管理官吏任免与考绩。

也就是六房的小吏都归他管。

六房的设定就是对应朝廷的六部来设定的。

直白的来说朝廷是一个大家,各地的知府衙门,县衙衙门就是一个个小家。

职能大小不一样,做的事情却是一样的。

余令现在的职位任命不了官员,但是任命小吏还是可以的。

这一点余令研究的很透彻,谁来都挑不出毛病。

全都是按照大明《会典》的制度走。

小吏的选拔《会典》有规定,一,是从识字的老百姓中去选,二是从落榜的学子去选,这种落榜指的是秀才落榜。

第三就是犯官被贬,当个小吏。

在大明官场里,小吏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角色,跑腿的,干杂活的。

但对百姓而言,那是高不可攀的官老爷。

在地方,官员和小吏的比例可达到一比八。

在南京,京城这样的大城里,官员和小吏的比例可以达到一比十四以上,甚至更高。

小吏的数量早就超过了律法规定。

因为小吏多,所以在地方的治理上也出现了一种情况。

小吏联合了起来可以欺官。

这就有点像朝廷外廷官员联合起来欺骗內廷一样,就欺负你无法一一分辨真偽。

在悄无声息中,余令早就把知府衙门的三班六房换成了自己人。

现在就算是来了新知府,就算自己去外地公干,政务也能运转起来。

余令就不怕自己制定的政策会被人全部推倒,自己被架空。

如今周边的几个县,余令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余令现在很希望自己能成为知府。

如果自己成了知府,就能把六房的这些人安排到周边各县去。

就能铺成一张大网了。

如此一来,各县的弓兵、民壮、火甲、保甲,快手这些维护地方治安的人就可以和长安连成一片了。

一个县按照二百人来算,十四个县……

余令笑了笑,把这些鬼画符放到了烛台下。

余令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但被抓的那些贪官都有记载的习惯。

矿场的那个什么大管事就是这样的。

字虽然丑的不能看,也不会算帐,但他还是把他贪了多少钱计算的清清楚楚。

一粒麦子是一两银子,一颗绿豆是十两,红豆是百两……

至於铜钱多少,就用糜子代替。

他的算帐法让王辅臣头都大了。

因为搜出来了三大罐子的糜子,把王辅臣那一群人的眼睛都看直了。

一个铁矿管事,家里竟然能搜出来二千多两银子。

这还不算他女婿在长安城的铺子,这些要是加起来怕是更多。

这还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管事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四合院:匿名签到,开局填满国库

佚名

四合院之何雨柱的科技强国

佚名

卡普同期,首充送霸王色霸气?

佚名

名义:我下场后,祁同伟必须进步

佚名

偶遇村花洗白白,被当成流氓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