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农村经济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比如说将原本的配额、票卷制度直接换成钱币。(早期农民交卖了粮食,收到的是政府开具的票据,根据票据上写的东西来兑换化肥、城市轻重工业品等,这种交易模式适合物资绝对稀缺时期。因为政府可以用相对充裕的物资来抵债。如果发钱,就会面临农村人想要花钱买东西,但是却买不到东西的窘境。)
还有在乡镇一级设立直接对口农村交易的部门。尽可能的让农民手里也有活钱。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让更多的村子有办法和彭家村一样有办法脱贫致富。即便是不能和彭家村一样事事带头,但是也要尽可能的把农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让他们投入工业化生产。
彭学武现在管理的彭家村,已经算是自发的形成集体农场了。少部分的职业农民管理大量田地。
另一部分人则成为砖窑、预制板厂的职业工人。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养猪场、养鸡场的工人。
许大有他们就是建筑工人了。
所以当周围一些没怎么来过彭家村的人第一次来彭家村后,突然觉得这里有些不像农村。而是有些像一个企业的集合体。
虽然说和城市里的工厂不一样,没有那些车间。这里的村民也是种地、养猪,但是他们的感觉咋就不太一样呢?
很多人都盯着看彭家村不一样的地方。
当然,更多的人是在怀疑。怀疑彭家村整个建筑队有没有修房子的能力。
这些年,不少村子的村民都存下了一些钱。毕竟建国都十二年了,除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剩下的九年也算是太平。
按照古代周期来说,天下十年承平,百姓就算是安居乐业该起屋子该多生孩子了。
现在很多村子里的村民也有这样的打算。
“搞的神神秘秘的,这农村的建筑队还能是咋样。不就是那些老师傅盖的房子一样嘛。”
有其他村的村长手上拿着彭家村送来的请柬,在那在碎碎念。
尤其是彭家村还在晒谷场搞了很多椅子,邀请这些人一起坐下。这搞得很多人都不适应。
这是许大有他们从苏联学来的。他们见过很多次工程完毕(或工程开工)时的场景了。都是这样,搞一个开工仪式什么的。把人都邀请来,搞的很正式。
彭家村自然是搞不到那种很正式的模样。但是搞个简单的仪式在农村也够用了,至少是似模像样。
而在今天除了这些被邀请来的人之外,还有个意料之外的访客。
就在一众村长、支书等人落座后,他们起哄着让彭学武快点开始,最好开席,农村人别玩虚的。把我们请来了,没有酒没肉可不行。
在一阵哄笑打岔的声音中,突然有一个人高声喊到:“哎呀!我看见了高县长来了!”
众人纷纷回头,打眼一看,还真是。一个边三轮摩托由远及近行驶而来,挎斗里不正坐着新来的高县长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