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勤劳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对于葛蛋等中国来的建筑工人来说,来苏联吃的正儿八经的第一顿饭就让他们觉得老大哥仗义。
即便是葛蛋和大许是从彭家村来的,彭家村的生活在中国一众农村里也算是很不错了。但是想要经常吃到猪肥肉也是有些妄想了。
虽然村子里现在有一个养殖场,养着大几百头的猪。但是那些猪又不是随时能杀的。那些猪养起来是准备用来提取辅酶和胰岛素的,是需要根据药厂的需求来宰杀。
宰杀后的猪肉也不是彭家村自己就吃了。那是要拿去城里换钱的。
也就逢年过节能吃到猪肉。平时打牙祭的话,一个月能吃几次兔肉就不错了。毕竟彭家村还养殖安哥拉长毛兔赚钱。
只不过现在的兔子肉并不受中国人欢迎。因为兔子肉太瘦了。元时空后世,那些健身减脂的大佬们喜欢吃鸡胸肉和兔子肉,就是因为这两种肉没什么油脂。是减肥的好东西。
但是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还是多一些油脂的东 西更好吃。
对于这些工人来说,这都是难得的好东西啊。
前往苏联务工的工人二八开,两成来自城市,是有一定技术技能的熟练工人或技校生。
八成来自农村,通过这些年国家开办的扫盲班认识了五百常用字,会简单四则运算的农民。
由拥有技术的工人指点农民工作,并且在其中教授农民技能,让农民也在劳动中掌握技能,蜕变成新的工人。
葛蛋和大许分配到了电焊学徒小组。因为他们俩的脑子灵光也年轻,在一众农村劳动者中算是比较突出的。
中方在和苏方接治之后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工作。中国的效率超过了博罗耶夫等一众苏联人的预计。
还以为中国人会休整一会儿呢。
其实组织上确实是想要休整一会儿的。 但是下面的工人不干啊。
外出务工是这样的,工作的时候是按照每个月七十元的薪水发薪。而他们来这的十七天肯定是不算工资的,毕竟都没干活。如果在不干活,又休息个几天,虽然说有饭吃有地方住,但是大家不算做工,没有钱啊。
大家背井离乡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多赚点钱,以求以后多过点好日子嘛。
不赚钱,那可不行。
这些中国第一批出去务工的青壮劳力开始 了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长征。
……
十二月的列宁格勒,天气已经开始冷了起来。
但是这并不能减少工地上的劳动热情。
博罗耶夫不可置信的看着两个月前还是一片荒地的地方。现在这里已经热闹非凡,工地上穿着整齐工服的中国工人们运送砂石、钢筋。每个人都如忙碌的蜜蜂一样, 井然有序分工合作。
工人们唱着劳动号子,给自己也给大家鼓着劲。
“你们是从那儿找来的这些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