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黑人创造的布鲁斯(蓝调)音乐是一种很有意思且很有味道的音乐。和后世黑人搞说唱,天天就是黑钱、女人、兄弟、帮派等等难上大雅之堂的玩意儿不同。

在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所形成的蓝调音乐是一种能在任何场合表演的音乐。可以在街头巷尾,可以在酒吧咖啡厅,也可以在音乐大厅歌剧院。

或者说每一种音乐的诞生都有着一定的历史选择,是历史和社会塑造了一群人,然后这群人创造了这样的音乐。

如果说历史上的后世,美国黑人只能写出被父母抛弃,从小混迹帮派、嗑药吸毒、打劫杀人、兄弟女人、恩怨背叛这些东西的话。

那也只能说生活在那个时空的黑人所接触的社会就是如此,他们的父辈如此,他们也会如此,他们的孩子也会如此。如他们的说唱音乐里的故事一样,一代一代,轮回不断。

现在这个时代,黑人创造出来的蓝调音乐有一种对自由的向往。

蓝调英语的形式非常简单,可以是一台钢琴慵懒的弹奏,可以是一把长号似有似无的吹奏。也可以是一把木吉他的简单旋律,或者是一把十孔口琴饱含热情的演绎。

在搭配一个破锣嗓或是烟嗓,用缓慢却愤怒的呐喊将心中的想法唱出来。因为最初的蓝调音乐就是没有太多定势的,只有一个基本的音乐走向。

唱词也是直白的短句,因为蓝调英语最早起源于美国南方的农场里那些在棉花田里工作的黑人劳工中。

所以当维森等黑人团的成员们拿着一把木吉他,一把蓝调口琴演奏起极富节奏感的音乐时,听到的人都忍不住跟着音乐节奏开始摇摆。

这大概就是蓝调音乐的优势了,节奏简单旋律易懂。

尤其是维森的破锣嗓子突然喊了一声,然后加入到这种旋律中来时,蓝调的味道更足了。

这个年代的蓝调音乐,尤其是黑人自己私底下唱的一些蓝调音乐,多少都是有些“反骨”的。

这种“反骨”是对于美国来说的,就像是维森现在和伙伴们唱的蓝调歌曲,绝绝对对的“反骨”。

【喔——】

【布鲁克林长大的孩子,早餐没有牛奶】

【我问我的父亲,我的牛奶呢】

【他说:孩子,你要自己去挣】

【工作,工作。夜以继日的工作。】

【我的孩子问我:爸爸牛奶呢?】

【为了牛奶,我拿起了枪】

【喔哦——】

【为政客而战——】

【喔哦——】

【为将军们而战——】

【喔哦——】

【为华尔街而战——】

【喔哦——】

【我只想要一瓶牛奶——】

蓝调英语就是这样,歌词很直白,很多时候和说话很像。只不过是使用蓝调歌唱的方式来把故事说出来。

维森等黑人士兵的蓝调音乐太简单了。以至于第二段重复的时候,很多英语国家的士兵已经能跟着一起唱了。

就像是在战壕里的霍华德已经能跟着一起轻轻的哼起来了。

“喔哦——我只想要一瓶牛奶——”

这个歌词可不仅仅是黑人士兵的写照。除了军官之外,大多数美国士兵之所以会参军入伍,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一瓶牛奶”。

他们的“牛奶”可能是大学学费,可能是家里农场的贷款,可能是一笔偿还他人的借款等等。

远在北京的主席等人听着他们从来没有听过的蓝调音乐,主席停下筷子听了好一会儿。

“这个美国士兵唱的调子很有意思啊,但是唱的是什么啊,总理。”

英语最好的总理侧耳倾听后解释道:“是唱美国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辛苦的工作一代又一代但是都摆脱不了被剥削的命运。最后为了生活,不得不参军打仗赚钱。为了微薄的收入而为政客、资本家而战。唯独没有为自己而战。”

朱老总点点头:“这唱的好啊,艺术的表达不限形式。但是表达广大劳动人民声音的艺术才是真正的好艺术。这个士兵唱出了美国底层老百姓的痛苦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失败,我靠女儿躺成幕后大佬

佚名

团宠崽崽带资本家小姐亲妈去随军

佚名

四合院:开局1942

佚名

刀哥爆红娱乐圈,粉丝求我別杀了

佚名

从真少爷身体里消失后,他疯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