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而战时大將,还是中將,又关乎著关赫晓在军中的权力大小,能否受到限制。

给大將的话,若他以此名义,整合了陆军部,海军部,在中下层安插自己人作为军官,逐步贏得威望,掌控全国武斗派,將成为极大的威胁。

虽然本身新横滨的威胁就已经很大了,但毕竟其自卫队的规模十分有限,军武这块,在大臣们传统的思想里,还是人多力量大。

“依我看,全都给了便是。”

最后还是內阁首相,伊藤博文给出决断,“关赫的势头本身就已经足够大了。给他什么名头,多少军队,也都不妨碍他权势滔天,压过我们。

当下重要的是,让他能按照我们规划的路子走,为大日本帝国开疆拓土,奉献出最大的力量。”

大臣们面面相,虽依旧有些不情愿,但也没法反驳对方的话。

见眾人都没再反对,幕帘后的明治天皇,亦是点头,表示了赞同,“伊藤卿说的有理,既要让关赫卿尽力为帝国效力,便把最大的名头给到他便是。

至於八位剑圣,能在御前比试里,光明正大的输给关赫卿,大日本帝国的总大將,歷史最强剑圣,又有何丟脸的?

能与他一同在史书上留名,莫不是荣幸之事?”

明治天皇话里话外,无不透出对关赫晓的欣赏。

这位天皇看似人在神宫,不问世事,实则每一期,每一天的报纸都不落下。

他很清楚当下日本的政治局势如何。

能够在任上坚持十几年,並取得相当的政绩,直到最近才被架空,明治天皇从来不似他许多的兄弟姐妹那般,是一个蠢货。

相反,他相当的聪明。

伊藤博文这些藩阀大佬,政变之后,为什么突然又尊重他,让他重新参与到议政中。

明治天皇再清楚不过。

便是因为有一个他们对抗不了的外敌,需要他来吸引火力,在他们做出一些极端的对策时,由他来担当无可置疑的旗帜和名义。

事实上,眼下的他,正如倒幕战爭时期,他所处的境况类似。

萨长两藩需要对付幕府,对付德川家,借用他的名號。

现下则是需要对付关赫晓。

某种意义上,他此刻的权力,便是来源於关赫晓,来自新横滨的威胁。

一旦关赫晓倒下,新横滨倒下,政局重新回到这些藩阀大臣们的掌控,不消几日,他这天皇便又会成为一个吉祥物。

其所造就的一种十分微妙和古怪的情况,政治意识稍微敏锐一些的人便能发觉,即,明治天皇此时与关赫晓,在权力角逐的圆桌上,其实坐在同一侧。

维持关赫晓的威胁,便能確保他在新政府的权力地位。

只要在不引得大臣们一眾反对和反感的情况下,明治天皇当前的最佳政治策略便是支持关赫晓势力的发展壮大。

此举还有可能博得来自关赫晓的好感,若是助力其完成了开疆拓土的伟业,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助力,他这一天皇明君的名头,也会隨之流芳百世。

因此,新政府的权力中心,诞生了一种很诡异但又很合理的政治形势,不管是站在关赫晓对面的,反对他的,还是与关赫晓站在一边,支持他的,此时都能站在同一个立场,期待关赫晓去做同一件事,且他们都能够从中受益。

只有谁的利益被牺牲了呢?

自然是將被侵略的那些国家的人民,以及將被捲入无止境战爭浪潮中的本国平民。

不过对於本国平民的死活,根本没人在乎,就连绝大多数的平民自己,在右翼思想的洗脑下,对此也不会在乎,甚至还会大力支持,甘愿奉献。

至於少数的反对声音,很快会被狂热的右翼浪潮衝垮,销声匿跡。

而这些,都是在某一个世界的同一时代,完完整整发生过的事。

不过在这个世界,此后的走向或许会完全不同。

因为那位被內阁大臣,藩阀大名,天皇陛下同时寄予厚望的人,尚且还没表態。

天皇御所內,热火朝天的议政,一份份对大日本帝国未来充满希望的野心规划,在这之前,也都没法真正的落地实施。

一天,两天,三天,时间一天天过去,天皇御所內的议政会议每天都在举行,但別说见到关赫晓的人,既是发给新横滨,传到其实自治厅的敕令,直到现在也都没有收到答覆。

此时不光是天皇本人有些急了,伊藤博文等一眾自觉运筹帷的大臣们,比他还要著急。

要知道,沙皇俄国可是已经宣战了,军舰从库页岛开拨北海道,最多就是这么几天半个月的事。

可他们预想的对俄战爭总大將,到现在都还没上任。

御前试合晚一些也无妨,但战机可没法貽误。

若是任由俄军登陆上岸,不以海战交锋,而把战场拖到他们的本土上进行,战爭將会造成的损失可是成倍增长的。

“关赫卿这是何意啊?他若是不来上任,我们派谁去和俄军交战?”

紧急召开的新一轮御前会议,明治天皇跳过了繁杂的传令步骤,直截了当的向眾大臣问道,“总不能放弃北海道,让俄国人占了去吧?”

此前在战后规划,政策条例,战略部署上热情出谋划策的眾大臣,此时却是大眼瞪小眼,陷入沉默。

只有在权力分赃相关的话题上,这些人方才能展示出自身的出眾才华。

除此之外,尤其在需要担责的风险事宜上,这些人便会谨言慎行起来,展露出作为政客最大的本领一一不粘锅。

最后,还是由在场地位最高,不得不粘锅的內阁首相,伊藤博文站出来,思付著给出对策道,“我们可以先重新任命黑田清隆阁下,担任海军大臣。

再任命他的好搭档,具有相当海上作战经验的模本武扬阁下,担任海军参谋长,由他们在最短时间內组织起海军部,先做好北海道的防岸部署,与俄军对峙。

关赫阁下那边,或许是之前与內阁在商业上的不愉快,场面上不好下台。

那便由我这位总理大臣,亲自组建一支委任使团,从东京去到新横滨,直接將『大剑圣”的名头,与“对俄战爭总大將』,公开委任於他。想必关赫阁下一定不会拒绝了。”

“那便赶紧按伊藤卿说的做,先让黑田卿与模本卿组织海军,前往对敌。

但是由你们前往新横滨,直接委任关赫卿,合规矩吗——”

明治天皇对於后者稍显犹豫。

原因其实並不是规不规矩,而是没了御前试合这一仪式,他便无法接触到关赫晓,没能彰显天皇的权力,也失去了与对方亲近关係的机会。

“陛下,战时紧急,可以略过一些繁杂的仪式。等到战爭结束,再补上也不迟。”

伊藤博文自是知晓天皇陛下的思虑,微微躬身,给了补充条件,同时也算给了对方台阶。

战时也確实紧急,明治天皇也就不好再做坚持,对此只能点头同意。

不多时,伊藤博文便確定了委任使团的名单,又召集来了財政大臣,大日本银行的行长,以及三井等一眾东京財团的理事长,討论拿出了一系列经济上对新横滨放宽的优越条件。

隨后他为了確保万无一失,能打动关赫晓,又去见了美国大使,向其传达了当前的处境和所需,继而以进一步的借贷和军需订单条件,换取了美国向三井物產开放航运市场的条件。

要来这海外市场,自然不是给三並的,其目前的船只所有量,船队规模,根本还不足以外溢,自供都很勉强。

而是之后谈条件时,如果本土的还不够,便用这一条市场开放的条件,转让给三菱集团。

虽然说,美国人之所以能答应开放航运市场,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知道三井物產暂且没有抢占他们本土市场的实力,知道了他们的做法后,或许会抗议反对,但此要后续转让做的足够隱蔽,对方也此会当成这是一次商业上的误判。

至此,手握一堆底牌的伊藤博文,便在得到天皇准许的当天,正式带著一眾幕僚亲信,自信满满的乘坐火车丞往了新横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罗:当霍雨浩穿越现代后回来

佚名

今天该选哪种灭世方式?

佚名

从锦衣卫到仙武大帝

佚名

导演:从蹭无极开始

佚名

打造恐怖游戏?上神秘复苏

佚名

从收集龙气开始建立长生世家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