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麻美则是早就见识过一次,感受过了一次衝击,而且她不是气劲武者,因此眼下感受到的震惊並没有葵子那般大。
但也不妨碍她心中对少主的崇敬在原先的顶点上,又多出许多。
眼下看著少主,眼眸带润,呢著双腿,儼然是快要满溢出来了。
关赫晓却不知两女的想法,正望著林子里消失不见的弩箭,扶著下巴自顾自思付著,
“威力比我想的要小一些,大概是使用者自身的问题。』
刚才他引导二人用机弩成功施展了布拉德·柯尔特枪斗术。
乍看都轻易击碎了石柱,但其实葵子施展的威力要比麻美高不少。
而葵子施展的,比起他自己之前用未优化版的测试,威力又要小不少。
看来,
即便是全然依靠机关武装,气感的高低,也还是会导致效能有所差异。
又或者是自身气血浓度的问题。
想要达到抗衡先天武者的程度,还是得想办法让使用者接受一些武道上的修行。
最好是速成的那种。
关赫晓一边思考,一边让两位女忍者进一步测试,使用简易的短铁棒,测试近身攻击的强度。
其实用什么武器都不重要,反正是要依靠气血武技加持的威能,
隨著带有血芒的短棒挥下,石柱木桩等都如玻璃一般脆弱,沾到就碎。
打在人身上只会更为惨烈。
每一击都堪比气劲武士的心魄斩。
要知道,
寻常的气劲武士,只能做到特定流派的绝学斩击,挥出心魄斩。
能做到每一击的,已是最顶尖的那类。
但即便最顶尖的那类,也不可能像机关武装一样,能够硬抗別人的心魄斩。
他们大部分连81式步枪的子弹都扛不住。
高功弱防是普遍情况。
因此战力层次上,机关武装是能对气劲武者形成完全碾压的。
念及至此,
正在测试的麻美忽地停了下来。
是她的武装停止了运作。
她原本砸石柱砸得正欢,忽然一棒子敲下去,反震得自已虎口发麻。
此时不由得一脸懵逼,怀疑自己是不是用力过猛,把武装给弄坏了。
但看一边的葵子,砸得更猛,却一点事没有。
她担心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被骂,回过头正想卖个萌求饶,却发现武装又恢復了运行。
关赫晓摆了摆手,示意她继续,
麻美搞不懂发生了什么,但见此也放下心来,重新开始测试。
事实上,
確实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就是腰带里的精气用光了。
关赫晓为了测试续航,专门没在腰带上装配精气墨晶。
而只在刚开始测试时输入了一缕精气。
外部的一缕精气,便足以支撑五六分钟的全力活动,
对於葵子这种气劲武者,甚至不需要外部的输入,便能一直续航下去。
直到她自身的精气用低到一定限度。
武装有精气监测功能,会像麻美刚才那样,自动断开连接。
避免过载运行,抽乾了使用者。
测试下来,
关赫晓也发现,
完全的普通人,还是太勉强了。
麻美已经是训练有素的忍者了,血液里的精气要比常人高一点。
可按照刚才的消耗速率,一枚充满精气的墨晶,也只够她全力战斗三天三夜。
还是得想办法提高一些她的气感,或者提高她血液对精气的容纳度。
尤其是后者,只要稍微高一点,续航都能增长不少。
能够发挥出机关武装的效能,也会高不少。
速成的提高气血的功法关赫晓在脑中思索,看著两位女忍者矫健的身姿,很快眼睛一亮,
还真被他想到了一个。
当初统一忍者军团时,他也顺便集齐了服部半藏的忍法密传,三三捲轴。
那三三捲轴的下三卷,乃是血藏体法,体脏破限之术。
其正是一种围绕气血的速成练体功法。
只是小七告诉他,这种功法在大明也有类似的,是专门供新入伍的底层军士修行的速成炼体术。
修行简单,短时间內即可有所成效,凭藉磨练气血,大幅提升体能。
代价是透支潜能,损耗寿元。
这种练体法给到普通人,提升还算大,
但对於关赫晓来说,就十分的不够看了。
哪怕磨练到理论极限,也达不到他现下的气血强度,体魄强度。
这也是他自己为什么一直没去练。
但若是用来给机关武装的使用者,当做前置锻炼的基础。
效果应当不错。
就是这个代价,不好確认到底有多大。
透支会透到什么程度。
要是练完都活不过三十岁,那属实夸张了点。
就算关赫晓和大明官军一样,不在乎底层军士的性命,这性价比也太低了。
好生生的青壮劳力,实在浪费。
何况他还是有良心的。
得要確认一下具体的效果。
关赫晓想了想,此事也不好隨便找个人实验,时间,而且太麻烦。
倒不如直接找个內行人问一问。
恰好,
这横滨就有內行人,他还认识。
关赫晓带著两位女忍者回到军工厂內,让两人脱下武装后,检查了一番武装的运行状况,也检查了两人的身体状態。
都没有太大问题。
充满两枚精气墨晶,分別按上腰带,便將两套武装给了她们使用。
安排麻美回去东京,监视伊藤博文和海军部的动向。
葵子则继续负责管控新横滨的忍者们,监视各方的情况。
他自己则带上小七,前往了大明中华街。
来到了此前见过一次的,那家牌匾上书“戚家刀”三个字的武馆。
五开间硬山顶门楼,清水红砖错缝砌到檐口,砖缝以白灰勾“灯草线”,在阳光下像一排排拉紧的弓弦。
门媚上嵌一块黑岗石横额关赫晓这次离得近了,才赫然发觉,那戚家刀的三字,是人用刀所刻,填金漆略微剥落,却更显苍劲。
推开包铁皮的厚木门,一方青石铺地的院子展开,四角各植一株白皮松,上方则是盏盏黄铜灯罩。
正前的正厅,门廊两侧是高耸的水泥砌柱,上有一副对联—
“拳开天地阔,剑扫古今愁”。
莫名给人一种恰到好处的中西合璧之感此时刚过午后,关赫晓来得还挺凑巧,
不比上次的冷清,演武场里人影错落,热闹非凡。
不知是弟子还是看热闹的民眾分立四周,皆是眼神热切,灼灼盯著正中,
中央的空地是两道刀剑往来的身影。
关赫晓一眼认出,其中一人正是当日给四將星收尸的卫领事,戚家军將官后裔,卫靖川。
身穿宽鬆的练功道服,与初见时彪纹青袍,正装的气势有很大不同,多了几分亲和感。
而与他交手的是一鬍子白的老者。
关赫晓不曾见过,但他手里刀剑的架势,周身澎湃的真气宣告了其身份一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大师范,日本十二剑圣之一,
家原一羽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