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61章 曾经关押之物(13)
并且对于自己师公的判断,吴峰还是相信的。
只不过就算是如此,他也会尽快去看看自己师弟。
现在的情况,尚且还没到他可以当“甩手掌柜”的时候。
这里的许多事情,都要他自己去亲手去做。
并且对于吴峰来说,两位师弟得到了这“傩戏”传承,是否为一件好事,至今也很难说。
毕竟“驱傩”这件事情,始终都是和“灾殃”之气联系在了一起。
正所谓是“善泳者死于水”。
吴峰也不知道自己的师弟们学会了这“傩戏”之后,是“人追事”,还是“事追人”。
原本有些事情,遇见了,走一走躲一躲也就罢了。
但是只要学会了“驱傩之法”。
那就是“心怀利刃,杀心自启”。
况且这“傩戏”确实是为“正法”。
但是这“正法”之中,是否有人在里面塞了“钩子”。
就是未知之术。
就像是“巫盐”手段,用“巫盐”来处置“厉诡”,这也是一种方法。
但是“天九”在其中掺杂了自己的“钩子”,叫这学习了这门法子的人,最后成为了些“工具人”。
在这而言,师弟们学习了此门“傩”,是否还会牵扯到了一些麻烦事情,吴峰也需要仔细的斟酌一二。
不过对于如何重新谱写了一个新的“傩面体系”。
吴峰早有想法。
他是绝对不会再度使用任何关涉了“佛门”的功法。
他在佛学的造诣之上,比不得“吴观音佑”。
更不要提“吴天王固”了。
他的这位“师祖”,在这传承下来的“傩戏”之上,放置了诸多的钩子。
吴峰找不出来,故而也不打算寻找。
所以面对自己师公的询问,吴峰选择的是,“春神”。
“春神句芒?”
听到了自己徒孙的话,吴观音佑并不感觉到奇怪,只不过重新建立了新的“谱系”,也需要时间。
在这些时间之中,最长的不是选材,雕刻,阴干。
而是在这一切之后的“开光度灵”。
只有有“神灵居住”的“傩面”,方才是最后可以在法会之上施展的“傩面”。
其余的“傩面”,未曾有灵。
所以这样的“傩面”,也只是一种“面具”。
完成不了“请神”的仪式。
最后一场的“开光度灵”。
更是一个没有期限的“温吞事情”。
只有最低期限,大多时候,都未有最高期限。
所以甚至于在很多时候,温养的时间越久,这“傩面”之威能就越高。
故而雕刻“傩面”的时候。
亦分为两种情况。
这两种情况,就是因“灵”而生。
一种情况就是“傩面匠人”知道自己要雕刻的是什么“傩面”。
有了定式。
这个时候,自然有高手匠人按照“定式”,雕刻出来了“傩面”。
随后进行了“请神开光”。
最后将其放在了“神龛”之中,逐日温养。
吴峰以前背着一个巨大的“箱子”,就是如是而做的。
所有“傩面”,都是放在了同样一个“箱子”里面,这个箱子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神龛”,其中有“土主傩面”,从上而下的温养了整个“傩面体系”。
从上而下,孜孜不倦。
还有一种雕刻“傩面”的方式,方法就是“如有神助”。
就是你拿着一张“傩面”,随后“感觉上来了”。
“宛若是神灵附着在了人的身上”。
这样雕刻出来的“傩面”,就是“独属于这尊神的傩面”。
其余的“神”是不能用了这一张“傩面”的。
所以由此可见,“师公”要做的“傩面”,应该就是第一种,继续在“阴阳鬼差”之中的“鬼差”。
但是这一次,原本属于“土主”之下的“阴阳鬼差”,要变成“春神”之下的“阴阳鬼差”了。
自始至终,师公都未曾询问吴峰他会怎么温养了这些“傩面”。
他们在哪里寻找“春神”的“神龛”。
吴峰也未曾回答。
因为他从来没有担忧过这个温养傩面的事情,对于吴峰来说,只要将这“傩面”带在了自己身边,就是最好的“温养”。
既然吴峰已经决定——
“那你和我来罢!”
吴观音佑对着吴峰说道。
只不过吴峰问的清楚,这个“开光度灵”是须得在“神龛”之上,日日温养。
其余的事情,“师公”自己就可以做到。
若是这样的话,吴峰可以等会儿再去。
尽管吴峰知道,“师公”是要将这“傩戏”传承给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