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苏录三人从书童和田总管手中接过了考篮,跟老板娘和小田田挥手作别,便转身穿过栅栏,汇入了赶考的人群。

虽然送考的一干人等都被隔在身后,但眼前依然乌泱泱都是人。

“以为州试人不多呢,没想到还这么多。”李奇宇惊叹道:“怕得有上千人了。”

“差不多吧。”马斋长道:“今年通过县试的有两百人,还有州试不中者,人数是今年的四倍,加起来正好一千之数。”

“这一千人里没一个比你差的。”程万范幽幽对‘孙山’道。

“别说了,再说我就要哭了。”李奇宇郁闷道。

“知足吧。”这时,张先生笑道:“好歹咱们只有一州三县,换成江南那些十多个县的府,府试得有四五千人呢,员额却不比咱们多太多。”

“那么说,咱还占便宜了?”李奇宇道。

“当然了,所以好好考吧。”张先生鼓励众弟子道:“一共一百个院试名额,每人都要占一个!”

“是,先生!”众弟子齐声应道。

说话间,众人来到学宫门外的广场上,寻找写着‘合江’二字的灯笼……州试是要先以县为单位点名的,点完一个县入场一个县。

好在县不多,泸州之外只有纳溪、江安、合江三县。考生们没费多少功夫就找到了写着合江二字的大灯笼,还有立在灯笼下的海教谕。

海瀚是两天前到泸州的,专门就为了送考来的。他一手持笔,一手拿着本县赴州试的童生名册,来一个考生就勾一个名字。

“教谕大人。”苏录也排队走到海教谕面前,客气道:“学生苏录,前来报到。”

“小苏先生来了。”海教谕更客气,一边在他的名字后面打勾,一边笑道:“你们县前十可以不用在这排队,直接到学宫门口候着吧。”

说着小声道:“咱们县人最多,足足三百一十七,还不知道要点名到什么时候。”

一州三县都一样各五十个名额。合江考生最多,只能说明他们通过州试的人最少,全都攒在这一关了。

“好嘞,那我们先过去了。”苏录便招呼林之鸿、乔枫和程万舟,在众同乡艳羡的目光中,来到了学宫门前。

“站住!”官差在栅门前拦住他们。

“这位大哥,我们是提坐堂号的考生。”苏录等人便出示了各自的浮票,上头盖着‘堂’字印戳。

那官差便就着灯笼,仔细检查了四人浮票,又跟名册对了号,甚至还就着浮票上的信息,比照四人的体貌特征,全都确认无误才放行。

进去栅门后,穿着九品官袍的州典史,命四人将考篮中的物品全都取出摆在桌子上,一样不落仔细检查起来,甚至连带的点心都给掰成两半……

那典史命四人脱掉鞋袜,摘下帽子,解下腰带,接受‘搜子’搜身。

那滋味说实在的并不好受,比机场安检严格十倍,对高自尊的人更是折磨。苏录终于理解了,刚山先生为什么宁肯一辈子不中举,也不受这份折辱。

苏录三人还好,程万舟却受不了这份折辱,嘤嘤嘤抽泣起来,幸亏边上还有苏录三人在,他才没崩溃。

重新穿衣服的时候,他带着哭腔道:“早知道提坐堂号这么惨,打死也不考前十名。”

这一制度源于宋代‘别头试’的防弊传统,简单说就是将县试中成绩优异的考生,提至明伦堂中,在知州大人眼皮子底下作考。

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会对他们搜检如此严格了。下面官吏怎么可能让他们,有机会在知州面前公然作弊?

当然,提坐堂号也大有好处。他们的卷子会被知州大人重点批阅,还有机会得到额外面试,录取概率显著高于外场考生。

搜捡完毕后,四人重新穿戴整齐,把物品装回考篮,便率先进入学宫。

~~

另一边,苏有才和苏满又足足等了半个时辰,全县考生才终于到齐。

海教谕赶忙高声禀报担任提调的判官大人,但这时泸州和另外两个县的考生早就到齐了,所以只能耐心等他们搜捡完毕了。

结果一直到天放亮,提调官才带着搜子们过来……好处是,搜检自然没那么严格了,只草草翻了翻他们的考篮,随便摸了摸他们身上,就放他们入场了。

但这没什么好庆幸的,因为四十名提坐堂号的考生,至少能占据三十个录取名额。他们这九百六十外行考生,只能去争取剩下的七十个名额。竞争异常残酷!

分开找座位时,苏满沉声对苏有才道:“二叔只管放手一搏,祖宗会保佑我们的!”

“嗯,好运常在!”苏有才重重点头,他心里头其实一点谱儿都没有,但不能影响到大侄子。

他抬头看看天色,只见天公作美,万里无云,倒真是个考试的好日子。

苏有才忽然笑了,能走到这一步,自己已经了无遗憾,剩下的就是享受过程了……

至于成绩,有子侄辈在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