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章作坊城的新式住宅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言之有理,楼阁造得越高,底部的樑柱所要承受的压力便越是沉重。这百米之高,单是樑柱能否支撑得住,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李世民这几年也忙里偷閒,翻阅了不少观狮山书院的课本。
许多深奥的理论他未必能完全领会,但至少对《大唐日报》或《科学》杂誌上的一些新词,不至於一窍不通。
“正是如此,所以奴婢认为,这百米高楼虽一时引得满城风雨,但很快就会被新的趣闻所取代。”
“听闻燕王殿下近来在作坊城那边兴建了许多新式宅院,其中一批似乎已接近完工,正准备对外发售。”
“哦?想儿何时对盖房子卖钱也起了兴致?这可算不上什么赚钱的行当。”
此时的大唐,房地產业尚未萌芽,人们大多是自建房屋居住。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片等待开垦的蓝海。
想必用不了多久,大唐的权贵与百姓们,就不会再觉得盖房子是不赚钱的买卖了。
……
铁铲掘开冻土的沉闷声响,打破了作坊城东南侧这片不毛之地的寧静。
天色刚亮,建设局的一支工程队便已在此集结,为一个全新的项目拉开序幕。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儘管长安城內各大书院的兴建已让用工市场捉襟见肘,但李想亲自督办的工程,从来不必为人力发愁。
“刘管事,我们连一张正式的图样都未曾见过,现在就破土动工,是否有些仓促?”
刘文显身旁,一位出身观狮山书院算学馆的年轻技工,望著那些挥汗如雨的劳工,眉宇间写满了疑虑。
这些学院里出来的工匠,总有种凡事必依章程的执拗。
但刘文显深知,一旦让他们走上正轨,其价值无可估量。
先前在作坊城营造新式住宅时,他便领教过这些人的厉害。
他们能依照同一份图纸,建起一批毫无二致的房屋,將物料与人力的损耗降至最低。
甚至,他们还將奔驰马车工坊的流水作业方式,巧妙地运用到了建筑工程上。
“图纸的事,你先別操心,最快也得一个月后才能送来。”
“不过,燕王殿下已通过王管事传下话,让我们先往下挖,挖够十米深再说。”
“光是这道工序,就得耗上两个月,所以图纸耽误不了事。”
刘文显当然明白地基的重要性,也清楚一座百米高楼所需的地基必然非同小可。
可一想到要在这平地上硬生生掏出一个十米深的大坑,他还是心里没底。
单是把挖出来的巨量土石运走,就是一项浩大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工程。
“这倒也是,可殿下期望此楼明年便能落成,时间上还是太紧张了。”
“若无难度,殿下何须为此专门开办讲座,动员观狮山书院上下为之筹备?”
“別的不提,光是那个被称作『起重机』的器械就足够我们头疼了,更別说还有『升降机』。”
此刻的刘文显,心情既兴奋又不安。
作为这座高楼的负责人,一旦功成,他的履歷上將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