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所以,开发火星的意义只有在地球遇到毁灭性灾难了才有意义,否则就是白白地扔钱,不会產生任何效益。
而现在江玉又重新拾起这件事,难道江玉不知道曾经发生的故事吗?
其实江玉很了解埃隆马斯的故事,也很清楚开发火星面临的困难,但是时隔六十年,情况已经不同了,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在可以从月球基地起飞飞往火星,比六十年前埃隆马斯从地球起飞的成本可以降低十几倍。
这主要是因为月球的引力小,而且没有大气层,再加上可以用雷射给运载火箭持续地输送能源,从而提高了运载火箭的效率。
江玉设计的火星飞船,需要用一架在月面垂直起降的空天飞机送入月球轨道,然后飞船与空天飞机分离。空天飞机返回月球基地。
飞船在月球轨道调整姿態后,与月球南之极的雷射能源供应站联络,开始由雷射能源供应站用雷射为飞船提供电能。
飞船调整好姿態后,便开始用电能驱动霍尔推进器加速,速度达到要求后,便脱离月球轨道向火星飞行。
向火星飞行的路途中,一直用月球南之极的雷射为飞船供电。
江月还设计了一个慢速的方案,就是中途用太阳帆加速。直径一公里的太阳帆由超轻的纳米材料製成,利用太阳射出的射线的推力加速。
飞船飞到火星引力区后,开始向火星靠近,最终进入火星轨道。待轨道稳定后,將舱內的火星著陆器取出,放入轨道。
火星著陆器启动减速火箭,降低飞行速度,开始朝著预定地点著陆。
飞船返回月球基地,返回的电能依然依靠月球的雷射提供。
第一次著陆,火星著陆器的舱室內携带著发电装置,比如核聚变反应堆发电装置,或者太阳能发电装置。同时携带几名高智慧机器人。由高智慧机器人对著陆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
第二次著陆,火星著陆器的舱室內装载炼铁装置、冶金设备、工具机、雷射挖掘机等设备。机器人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加工铁器、钢筋、钢樑,用於建筑房屋或者地下基地。
第三次著陆,火星著陆器的舱室內装载水泥生產设备,用於生產水泥。
接下来就是通过一次次的运输,让机器人能够在火星上建起人类可以居住的基地。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五十年。估计费用在六百万亿以上。
如果能让在月球居住的机器人或者人类具备能从火星起飞隨意返回月球的能力,至少需要一百五十年。
姜岳升听了妈妈的描述以后说:“妈妈,这么大的开销,我们人类非要去火星有什么意义吗?”
“如果地球不毁灭,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只要地球还能生存,哪怕是满天都是核阴云,其实生存的环境也比火星强。”妈妈笑著回答。
“那妈妈你费这么大的力气製作这个方案的意义何在呢?”
“意义就在於,可能过不了多久,创新者就有可能去占领火星,机器人在火星上生存比人类容易得多,他们不需要氧气和食物。只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所以,他们可能在不远的將来便会开始向火星迁移。”
“妈妈,你的意思是我们也要去与它们爭夺火星?”姜岳升目光灼灼地看著妈妈说。
“不是,我们的地球那么好,为什么非要去火星呢?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创新者机器人去火星,给它们找一个容身之处,可能就会减少机器人与人类的衝突。”
姜岳升听了妈妈的话,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非常有道理,火星上对於人类来说,非常难以生存,但是对於机器人来说,却是非常理想的环境,它们可在火星上开採矿藏、发电、製造配件,即便以后它们有了覬覦地球的想法,由於路途遥远,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姜岳升回到家中,越来越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
现在人类没有能力对机器人赶尽杀绝,机器人也没有能力消灭人类。人类为什么不能给机器人一条出路呢?这样说不定真能化解人类与机器人的矛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