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经过这次与土著渔民的衝突,姜岳升意识到,目前他的保安力量实在差得太多,必须立刻扩编,而且需要上装备。
难怪曹总在之前反覆对他强调:“斗爭为主、研发为辅”。
看来打打杀杀,才是他到这里来真正的主旋律。
他立刻给曹总写了一个报告,把这次衝突的情况详细地匯报了一下,並申请扩编保安队伍、增加装备。
同时,为了与土著渔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关係,他计划与土著渔民联合起来,搞几个网箱水產养殖项目,紧紧地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曹总看了姜岳升的报告后,很快回復了。
他肯定了姜岳升处理危机的方法和思路,並同意了姜岳升的扩编请求。也同意了姜岳升的要与当地人联合搞网箱养殖的申请,还补充了一句:“扩编的幅度,可以再大一些!”
有了曹总的支持,姜岳升决定,这一次来个一步到位,一次性把保安队伍扩大到一百人,並且每个人都配上匕首、电击器、盾牌和雷射手枪。
另外配备十只雷射步枪,和两挺电磁轻机枪。
其实,姜岳升在招聘第一批退伍军人作为保安团队的成员时,就考虑到了將来扩编的问题。他当时招聘的退伍军人,至少在部队时都当过班长,各个都有带队伍的能力。
姜岳升已经意识到了,对於他一个搞技术出身的人来说,管理保安队伍带来的挑战,远大於管理研发人员。
儘管以前他从来也没有做过管理者,但是毕竟他在洪志远研究院和藏北基地研究院工作过,对研发人员和程式设计师的工作方式,还是比较熟悉的。
所以,他在与研发人员沟通和交流时,都还比较顺畅。
但是管理保安队伍就完全不同了,他从一开始招聘保安人员的时候,就经常有一种无力感,总是有一种抓不住重点的感觉。
来到力亚尔之后,千斤重担一下子就压过来了。
他必须要从一个普通员工,立刻蜕变成能独当一面的一把手,那种挑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特別是管理保安团队和那些研究院的附属部门,他都必须从头学起、边学边干,摸著石头过河。
经过前一阶段磕磕绊绊的磨炼,他意识到,要管理好一百人,相当於一个连的保安团队,必须要有专业的职业军人操刀。像他这样半路出家的人,抓一抓大方向还行,亲自带队伍肯定不行。
因为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文化、习惯和传承,只有在行业里长期深耕的人,才能熟知这些东西。
当外行要领导內行时,只能比內行站得更高,而不能把自己往下拉。
出於上述这些考虑,他便高薪聘请了一位当过特种兵连长的退伍军人,叫程满江,来担任保安总队长。
为了落实与当地人一起联合搞网箱养殖,姜岳升特意从呷哺请来了一位海產养殖专家,与人工浮岛设计师一起,设计了一个浮岛,专门用於搞网箱养殖。
这个浮岛面积不算大,只有二十万平方米,上面设计的鱼类养殖区、贝壳类养殖区、海带养殖区、生活娱乐区。
附属设施有太阳能发电板、蓄电池、海水淡化装置等,还有一个小区域用於对海產品的初加工。
整个平台不用当地人掏一分钱,却给他们分三成的利润,並且百分之八十的工人都雇当地人。
这天,姜岳升正在办公室里看一份文件,突然发现窗外远处的海面上,停著一艘船,他定睛一看,心里立刻一紧。
因为那可不是一艘普通的船,竟然是一艘军舰。
舰岛上的雷达,和甲板上的电磁炮,赫然醒目。
这艘军舰看起来虽然显得很破旧,吨位也不大,看来不到两千吨。但是那尖尖翘起的船头,和甲板上的速射电磁炮的炮口,还是能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的。
“军舰到这里干什么?”
“这是哪国的军舰?”
姜岳升拿起办公桌上的望远镜,把那破军舰拉近了看了看,旗杆上没有看到国旗,也看不清驾驶室內的人的面孔。
他立刻打电话给程队长,让程队长密切监视这艘军舰,有情况隨时向他匯报。
第二天早上,姜岳升看到军舰依然停在那个位置,好像已经在那里拋锚了。
他感到有些不对劲,就把情况向曹总进行了匯报。
曹总说他也不知道那艘军舰的来头,便让姜岳升先把浮岛上的安防等级提高一级,让相关人员隨时做好战斗准备。
五天后,那艘军舰终於离开了。
但是一周后,那艘军舰又来了。
这一次,在整个研究院內部开始引起了一些情绪骚动。各种议论、揣测和谣言开始疯传。
有人说,当地人想要赶我们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