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到了那时,定然得拔擢,更有机会获得超迁:毕竟,管三千骑兵,若单看人数,已和比二千石的边郡都尉或郡尉一样了。

李敢自然看出了樊千秋对自己的倚重和栽培,颇激动地行礼应下,虽无多言,但是日后定会用命的。

“卫广,擢为边郡总督右司马,统辖两部骑兵,品秩四百石,受中骑都尉节制。”

“王温舒,擢为边郡总督左司马,统辖两部骑兵,品秩四百石,受中骑都尉节制。”

他们二人之前在滎阳任职时,品秩是二百石,如今升为了四百石,自然也很喜悦,当即便抱拳领命。

“杨仆,擢为边郡总督庭,负责府城守御,军纪监督,品秩四百石。”

“卫布,擢为边郡总督寺门下缉盗,负责寺中治安巡视,品秩二百石。”

樊千秋念完卫氏兄弟的任命,顿了顿,笑著看向他们二人,说道:“卫布,本官今次未升你的品秩,你不会有意见吧?”

“使君多虑了,我年纪还轻,不急於这一时。”卫布有些地笑答道。

“好,来到了边郡,立功的机会很多。”樊千秋点头笑道。

“使君且放心,我定会用心。”卫布拱手道。

“马合,擢为边郡总督仓官,负责寺中兵马属官粮草供应,品秩四百石。”

“诺!”马合在滎阳县寺当了三年的户曹,钱粮赋税都管理得井井有条,此次亦算是获得拔摧了。

“司马迁,擢为边郡总督行人,负责刺探內外消息,品秩为二百石。”樊千秋当然不忘將司马迁这情报官从荣阳调来。

“诺!”司马迁能来看这边塞的风光,便已很满意,自是毫不犹豫地应下。

安排完这些最紧要的属官之后,樊千秋又对著名录和授官文书任命了其他属官,总算把整个总督府的框架搭建了起来。

之后,他又说了一番劝勉的话,便將大部分属官先遣散去做事了,只留下最李敢这些最重要的亲信,商议接下来的事。

“今日,便已经是四月初六了,离车骑將军出兵还有將近十个月,但边郡形势风云突变,说不定匈奴人会先叩边—.”

“所以,我等不能等到那时候,而是要抢先一步,將此事办踏实,七月之前,我等要彻底断绝汉匈间的货殖往来——“

“唯有办妥此事,汉军出征时,才会更顺畅,而我等虽未上沙场,却也相当於杀了匈奴人,才算不负圣恩。”樊千秋道。

“诺!我等自当用命!”坐中的李敢和桑弘羊等人也都是年轻人,很快便被樊千秋的三言两语激励,一同抱拳朗声答道。

“好,三个月不算长,我等便放下其余虚务,儘快开始著手此事。”樊千秋说完,掏出了一卷竹简,是他亲自擬的方略。

“子长,先要你去做一件险事。”樊千秋道。

“使君下令即可。”司马迁答道,他这几年在滎阳的间巷间行走,皮肤黑了不少,看著不像书生了,倒像是上户的僱工。

“你带上霍去病,乔装打扮一番,从明日起,便到东面诸县的关市走一趟,不到万不得已,莫露出官身。”樊千秋说道。

“霍去病?他不过十二而已,县官怕他吃不了苦。”司马迁很老练地笑道。

“你放心,他要见一见风沙,日后,这大漠终究是他的。”樊千秋看似在打趣,实则说的是真心话。

“诺!下官明白,定然办妥。”司马迁再次拱手答道,他腰间的那把剑,此刻看起来倒顺眼许多了。

“还有城中有一个行商,叫做淳于赘,会暗中帮我等刺探问巷间的消息,今日,我带你去寻他。”樊千秋並未说穿。

“诺!”司马迁早就知道自家使君走到哪里便会將万永社的人带到哪里,也不多问,只是默契答下。

“李敢,车骑將军派来的那三千骑兵还有多久能到?”樊千秋转而问道。

“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期限,三日后,便该到达此处。”李敢记得很清楚,倒是让樊千秋省了不少事,不必记住所有的事。

“从何处调来?”樊千秋再次问道。

“从东边的雁门郡调来的。”李敢答道“这三千人是哪路人马?”樊千秋问道。

如今,在大汉北边的边郡上,起码聚集了五六十汉军,其中的四十万是驻守在各处烽燧和障城的成卒,不能隨意调动。

而剩下的二十万人之中,又有一半是各边郡的郡国兵,他们由各处的郡守和都尉率领,守御著边境线,算是守御兵力。

剩下十万人,便是要出塞的“野战军”,主要来自长安城的南军和北军。

在大战之前,南军北军常年驻守在长安,看起来虽然远离边郡,实际上战斗力很强悍:南军和北军都是汉军中的精锐。

从兵源上说,他们是从正卒当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良家子。

每年的正卒,要先挑选优异者充实到南军和北军,之后拣选优者留在当地充作郡国兵,最后剩下的人才是役卒和隧卒。

一层层挑选,不管是品平,还是身形,南北军兵卒都是当之无愧的依依者,兵源素质自是最高的。

从训练来看,南军和北军秋试时的標准最为严苛,而且时不时就要调到边塞来“备胡”,出塞迎敌的机会其实並不少。

和那些原地成守、半兵半民的隧卒相比,南军和北军在大兵团移动作战之时更有优势。

从体制来看,南军北军的募兵比例更高,训练时间更长,弓马骑射的技能也会更嫻熟。

隧卒主要是画治天田、看守烽火、候望敌情、传递公文;郡国兵主要是守城御敌、小范围移动作战,作战技能不及南军北军。

不管是南军北军,还是郡国兵,又或是隧卒,都是为大汉流血建功的好儿郎—但是,分到手下的是精锐,自然更好。

“这三千人是雁门郡的郡国兵。”李敢说道。

“只是郡国兵啊—”樊千秋不免便有一些失落,但是很快便把自己的表情整理好了。

“...”李敢看出了樊千秋的失落,毫无掩饰地笑了笑。

“李敢,你笑什么?”樊千秋皱了皱眉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寧刀覆雪

大果粒

八零养崽,二嫁退伍糙汉夜夜归家

叫我富贵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