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至于《晋书》?

晋有东晋、西晋,且西晋还是大一统政权,体量实在太大。

自西晋始,政权分立,非但不是大一统政权,且还都较为短命,自然也就没人来得及修晋史。

近来,太上皇退位养老,秦王一脉的人上位掌权,隐隐已经有了关于修订《晋书》、《隋书》的企划。

不过,也仅限于企划,还没来得及执行。

凡涉及修史,准备工作注定是海量一般的存在,就算是准备一二十年,也不稀奇。

既是如此,贞观元年,又何来的《晋书》与《隋书》?

更遑论,《唐书》!

恰在这时,天幕之上.

【“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于玄武门诛之。甲子,立为皇太子,庶政皆断决。”

少年人诵读了几声,一副颇有兴趣的样子:“春秋笔法啊!”】

果然,后世者!

文武百官,齐齐大惊。

天底下,竟是有可通未来之物?

“哈!”

“上下五千年,人臣第一人!”

丹陛之上,李世民罕有的发了话,颇有兴致的望向天幕:“就连周公旦,也尚在其下吗?”

“以臣拙见,未必没有自吹自擂之嫌。”

长孙无忌回过了神,连连摇头:“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旦的功绩,实难逾也。”

作为堪比圣人一样的存在,周公旦走得实在是太高太远,就连茫茫史书,也会对其有一丝滤镜。

长孙无忌并不认为后世者可达到周公旦的高度。

“难矣。”

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却是时年九岁的皇太子李承乾。

“太子,有何见解啊?”李世民抚着须发,笑呵呵的问道。

贞观元年,太宗、承乾父子二人,合和非常,却是一点也没有阋墙的迹象。

李承乾小脸稚嫩,摇着头道:“启奏父皇,孩儿观天幕上描述,少年名为江昭。彼时君王仁慈,治政平稳,并无可立下莫大功绩的机会。”

“论起功绩,恐怕都未必及得上右仆射、房相、杜相,以及朝中诸位大人。”

小孩子,到底还是太过稚嫩。

不难窥见,李承乾却是意欲借机“捧”其他开国功臣,拉拢人心。

不少大臣受捧,却是不时含笑,连连点头。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啊!”

“治政平稳,的确是难有莫大功绩。”

“盖过周公,还是太难了吧?”

附和之声,一时四起。

李世民沉吟着,不置可否。

不过,太子说的也不乏道理。

真正的大功勋,都是集中在开国时期,定鼎天下,功绩注定非同一般。

其余的时代,莫说是越过周公,就算是走出千古一相,怕也是千难万难。

【建隆元年,次陈桥驿,太祖黄袍披身,建立大周,即皇帝位,终五代乱世。】

天幕之上,却见场景一转。

五代乱世,战火连绵,山河破碎,百姓流离。

“这是.”

李世民心有预感,了然道:“前因后果吗?”

【开宝九年,十月十九。烛影斧声,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

【景德元年,真宗成檀渊之盟,约以淮州为界,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一幅幅画面,就像是“连续剧”一样,一一浮现。

洪武三十年,奉天殿。

文武百官,有序肃立。

丹陛之上,时年六十九岁的明太祖朱元璋,脸色黑沉,不怒自威。

天幕之上,“连续剧”已然播了三日有余。

终于

【庆历三年,以内阁大学士范仲淹核心,吏部尚书富弼、礼部尚书韩章为佐,推行新政,变法革新。】

【庆历五年,韩、富晋内阁。半年,范、韩、富皆贬。韩章至淮左,任知州。】

“嘭!”

“连着三日天幕,终于要说到江公了!”

“上下五千年,人臣第一人!”

“这说的是妥帖啊!”

丹陛之上,朱元璋黑着的脸略有缓和,眼中尽是认可。

俨然,就在朱元璋看来,这样的评价并不过分。

甚至于,可以说是非常合适。

区区周公,弗如江公,远甚!

“哼!”

一声冷哼,一拍木案,朱元璋重重叱道:“都给咱好好学学!”

“何种臣子,可称五千年来第一臣,可为万古人臣之表?”

“六次入阁、五度拜相、四扶龙庭、三摄国政,相不过江,此何人哉?”

“嘭!”

又是一声重拍,朱元璋怒道:“都给朕,好好学!”

“是!”

“诺!”

“陛下息怒!”

文武百官,齐齐骇然,连忙下拜。

朱元璋心头很怒。

无它,就在上半年,朝中爆发了赫赫有名的“南北榜案”。

却说洪武三十年,科举会试帖榜,凡取士五十一人,皆为南方人。

北方考生,竟无一人上榜!

堂堂洪武皇帝,励精图治三十载,竟是将北方治理得没有了一位进士?

可笑!

这是在干什么?

这是在试探他朱元璋!

这是在试探他,试探他是否还拿得动刀!

而事实证明,洪武皇帝的刀,很利!

以翰林学士、王府纪善为首,侍读、试讲、赞善等百余人,夷族的夷族,凌迟的凌迟,处死的处死,贬官的贬官。

上上下下,文武百官,终是又老实了起来,不敢有半分造次。

不过,这件事终究还是成为了朱元璋心头的刺。

恰好天幕异动,竟是以传奇宰相江昭为“主角”,朱元璋自是有意借机敲打百官。

当然,他也是真的希望有人能效仿江大相公。

这是真正的五千年第一臣!

四扶龙庭,三摄国政,连着教导几代帝王,可谓是权势滔天,无人可制。

但,就是这样的人,却从未有过半分逾规矩,还政于君,毫无篡权之意。

万古人臣之表,舍他其谁?

后世者,哪怕只有其三分本事,怕也能为大明江山延寿百载!

“都好好学!”

“即日起,文武百官,必读大周史书,一日上呈一篇读史体悟。”

朱元璋大手一挥,叱声道:

“不合格者,直接贬了!”

“是!”

文武百官,心头肃然,连忙一礼。

崇祯十六年,皇极殿。

“江太公啊!”

崇祯皇帝一脸的悲意,眼中尽是渴求:“朕,为何没有太公昭一样的人辅佐呢?”

“不然,区区李自成,岂能起势?”

大太监王承恩立于一侧,亦是连连叹息。

“辽东长城”袁崇焕被凌迟死了。

辽东重臣熊廷弼被冤杀了。

几次镇压农民起义、,擒杀“闯王”高迎祥、大败李自成的孙传庭被认为是诈死潜逃,也被杀了。

听说,李自成已经向着顺天府来了!

这.还能有救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