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众生相!丰功伟绩,天下皆知!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98章 众生相!丰功伟绩,天下皆知!
近戌时(十九点)。
东华门。
锦笼高挂,人来人往。
通衢主道,茶摊、食肆、饼店、勾栏瓦舍,一一开市。
刘记茶摊。
五尺木几,上置一壶清茶,两牒小菜。
三五汉子,悠然小坐。
“老刘,这两天生意怎么样?”一人夹了口菜,随口问道。
观其摸样,有些微胖,甚至都有了油肚。
“也就那样吧。”
“行情不好不差,也就混口饭吃。”
就在其对面,坐着一人,蓄着长须,四十来岁的样子。
“嘿!”
“还混口饭吃。”
胖子不信的摇了摇头,一副“我还不知道你”的表情,说道:“近来,长米丰产,听说有不少海商都在以长米充粳米,专门糊弄大食人”
“老刘!”胖子身体前倾,挤眉弄眼的笑着问道:“你敢说你没干?”
长米,也即占城稻。
相较于“占城稻”来说,“长米”这一称呼更容易让人记住,也符合占城稻米粒细长的特性。
也不知是何人起的外号,反正慢慢的就成了市井百姓公认的称呼。
至于大食人,也就是中亚地区的阿拉伯帝国。
相较于东亚文化圈的占城、三佛齐、真腊、大理等政权来说,大食人相距中原较远,并不特别了解中原文化。
当然,也就更好骗。
“我可是老实人,赚的都是良心钱。”老刘是典型的国字脸,四十来岁的年纪,看上去颇为忠厚可靠。
“老刘是老实人,你们信吗?”胖子被逗得一笑,不禁望向了其余几人。
三五大汉,相视一眼,尽皆哈哈大笑,一时尽是快活的气氛。
“真没干!”老刘红着脸,竭力辩解道:“我就是二道贩子,都从未去过大食,更何况是赚大食人的黑心钱?”
“老陈在污蔑我!他在污蔑我!”
“嘿!”
“你就认了吧”胖子就要说什么。
“卖报,卖报!”
就在这时,卖报郎兜着一筐报纸,高喊道:
“大一统,千古伟绩!”
“燕云十六州,终是重归故土!”
“官家丰赏天下,连封几十位伯爷!”
“耶律洪基长哭不已,究竟为何至此?”
“三十文一张,手快有,手慢无喽!”
连着几声大呼,引得几人连连注目。
“哎哟!”
胖子一下子来了兴致,招手道:“来一张。”
“不对,来五张,一人一张!”
“够阔气!”一人笑道。
不一会儿,五张报纸送了过来。
报纸上,记载的内容并不繁杂,无非就是一些关于北伐大捷的事情,可供人闲谈,但并不特别详细。
毕竟,真要涉及机密,肯定是不可能刊印出来。
反之,既然刊印出来,肯定也不会太过重要。
即便如此,却也引得几人连连相视,心头暗生激动。
“曾何几时,谁敢想辽国竟然也会大败呢!”
老刘拾着报纸,望了两眼,不禁为之慨叹。
“以往,真是做梦都不敢想。”老陈摇了摇头。
“大周,强盛了啊!”
一人喃喃道:“我们,强盛起来了!”
“卖报,卖报!”
“卖报嘞!”
高呼之声,不绝于耳。
一份份报纸,一一卖出。
一时间,感怀之声,遍布京中。
……
越国公府。
祠堂。
左昭右穆,祀位有定。
上下左右,约莫有三五十道祖先神位,尽是通体莹洁,无垢无污。
“呼!”
顾廷烨拾起一炷香,严肃庄重,插于香炉正中。
轻烟袅袅,或散或聚,自有一股独特的香火味。
自上而下,目光平和,顾廷烨垂手正立,一一注视着几道较为特殊的牌位。
准确的说,有五道。
故宁远侯追封陈国公顾公讳闳中之神位。
故宁远侯追封荣国公顾公讳偃开之神位。
故顾氏宗子廷煜之神位。
故宁远侯继夫人追封荣国夫人白氏之神位。
故宁远侯续夫人顾母秦氏之神位。
顾闳中、顾偃开、顾廷煜、白氏、小秦氏!
顾闳中,也即顾氏一门的始祖,其牌位居于正中。
自诞生并传承至今,顾氏一门有过三位贡献突出者。
其一,就是始祖顾闳中。
此人颇有胆识,区区一介江湖草莽,却趁着五代乱世,毅然决然的效忠于太祖皇帝,暮年官至武勇都知兵马使,受封宁远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其二
顾廷烨目光微抬,注目于老父亲顾偃开的牌位。
老实说,父亲顾偃开不差!
甚至于,堪称优异!
实际上,顾氏一门的兴盛,就是始于老父亲顾偃开。
自始祖以下,连着几代宁远侯,都并不成器。
连着几代人,都是典型的二代子弟,无一例外,都在享受始祖顾闳中的余晖。
甚至于,一度欠了户部几十万两银子,让尚未继承爵位的宗子顾偃开都不得不“骗婚”白氏大娘子。
区别就在于,几代宁远侯都并不特别糟糕,有一定的掌权意识,偶尔会试着维护军中根基。
这也就使得,宁远侯一脉在衰落,但并未衰败到类似于齐国公一脉一样,衰败到连国公爷都得讨好妻子,作“妻管严”的程度。
宁远侯一脉的兴衰转机,其实就是落在了顾偃开的头上。
不足三十岁,就已在军中颇有名声。
其后,稳打稳扎,一步一步掌权,入枢理政。
顾氏一门,也就自此由衰转兴,一跃为京中有名有姓的实权门第。
其实,这也是绝大多数将门勋贵的兴衰史。
一代人成器,足以支撑几代人躺平!
几代人连着躺平,就必然衰落下来。
然后,无非是仗着世袭门第“吃低保”,继续享受祖宗余晖,亦或是出一位兴盛者,继续兴旺几代。
至于,贡献突出的第三人.自然就是他,顾廷烨!
“呼!”
顾廷烨拾起一炷香,拭手插进香炉。
上香,一向讲究祭祀天、地、人,也就是通常说的上三柱香。
注目着老父亲的牌位,顾廷烨无声一叹。
半响,徐徐道:
“二郎,远比你想的更成器!”
越是执掌大权,关乎一门兴衰,他就越是理解老父亲。
顾氏一门衰败已久,难得有了兴盛的迹象。
唯一值得其担心的,无非就是“继承人”的问题。
一旦继承人不合适,兴盛的宁远侯一脉,立刻就有可能被打回原形。
偏生越担心什么,就越来什么。
长子天资不俗,却生来病弱,次子顽劣不堪,不学无术,三子性子软弱,年纪太幼。
任谁也得心头发慌!
顾廷煜、白氏、小秦氏!
三道牌位,顾廷烨一一注视过去。
目光,越来越复杂。
特别是望着小秦氏的牌位,目光不免平白滞留了些许。
对于小秦氏,顾廷烨的心中很是复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