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26章 涨俸禄

从汉王府出来后,罗启元可谓是愁眉不展,心头如同压了一块巨石。

先前他见着冶铁司、织布坊的同僚们因功受赏,得到汉王青睐,心里还曾羡慕不已。

可如今这机会轮到自己头上时,他才真切体会到,想得到王上的青睐并没那么容易。

他浸淫造纸一行已有十余年,自认为技艺纯熟,堪称大匠。

可今天王上描述的几种防伪之法,对他来说根本是天方夜谭。

夹在纸里的“防伪线”尚可以想象一二,但要让特定图案从纸张内部生成,不露半分笔墨雕刻痕迹,简直太难了。

然而,王命如山,更是他这等边缘匠人难得一见的机遇。

回到造纸坊,罗启元立刻找来了手下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关起门仔细研究了起来。

他先是将汉王的要求,原封不动的转述了一遍。

果不其然,当听到要在造纸过程中,让纸张自行“长出”图案时,在场的老师傅们都皱紧了眉头,面面相觑。

场面一时陷入沉寂。

当罗启元提起“宣纸分层”的裱画绝技时,他们才渐渐有一丝明悟。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众人一致决定,先从最根本的材料上下功夫。

常用于书画的宣纸,其实并不适合用来制作钞纸。

这东西太娇贵,容易破损,经不起频繁流通损耗。

相比之下,桑皮纸的韧性好,结实耐造,更符合要求。

大致方向定下了,但具体如何实现,仍是个不小的难题。

一群匠人围着纸浆池,开始了各种尝试。

有老师傅提议,可以趁着纸浆尚未完全凝固,用最柔软的毛笔,在上面轻轻勾画图案。

然而,经过多次尝试,众人才发现这方法极其考验匠人的手艺和耐心。

湿润的纸浆薄如蝉翼,力道稍重,笔尖就会划破纸面;

力道稍轻,又难以形成有效的厚度差异。

眼看这法子行不通,有匠人便提出,先做出厚纸,然后再用小刀在纸上微雕出图案。

他费了好几天的功夫,精心雕刻了一张钞纸,兴奋地拿到罗启元面前邀功。

可罗启元只是看了两眼,便直接否定了这个法子。

他指着纸上的痕迹,对那匠人说道:

“你自己好好看看,这种刻出来的图案边缘生硬,人工痕迹实在太过明显。”

“别忘了,王上要求的,是如同天生地长一般的图案,要做到浑然一体。”

“你现在这版,太过刻意。”

罗启元放下纸钞,神情严肃:

“利字当头,必有亡命之徒。”

“你这法子虽然普通人看不出来,但稍微懂行的,一眼便能识破,毫无机密可言。”

那匠人有些急了,争辩道:

“这……这或许是我技术不够精湛!”

“要是能请来精通錾刻的老师傅,肯定看不出破绽!”

罗启元闻言,气得差点笑出来,呵斥道:

“糊涂!你还想请精通錾刻的老师傅?”

“你是不是嫌弃咱们耗时太短,钱太少?”

“咱们造的,是要流通天下的纸钞,不是让人赏玩的工艺品!”

“虽然王上说了,纸钞会先在内部使用,但长远来看,肯定是要全面铺开的!”

“就凭你这样一笔一划、精雕细琢,什么时候才能满足全川百姓的需要?”

“这种纯粹依赖人工、效率低下的法子,以后不要再提了!”

那匠人被斥得面红耳赤,但他也明白罗启元所言非虚,只是屡次尝试失败带来的挫败感,让他一时难以接受罢了。

罗启元见状,长叹了口气:

“唉……听说隔壁冶铁司已经造出了新钱,咱们却连第一步都迈不出去。”

“丢人呐……”

数次尝试屡遭失败,一群人对着满池纸浆,愁眉不展。

罗启元更是几乎不眠不休,终日守在池边,仔细观察着纤维在水中的悬浮与沉降。

“造纸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凸起或者凹陷部分……”

“这是由于纸浆排列不均匀产生的……这种厚薄差异,就是形成图案的关键。”

罗启元反复观察着竹帘上的纸浆,脑海中不断地回想着江瀚的原话。

突然间,他脑子里灵光一闪:

“错了!咱们都想错了!”

“不一定要在纸上下功夫,还可以在抄纸的竹帘上下功夫!”

“不在纸上刻,而在帘上附!”

他猛地站起身,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罗启元立刻命人,请来了工坊里手艺最好的女工,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在用于抄纸的细密竹帘上,用极细的丝线,提前绣出预设的图案和文字轮廓。

丝线造成的凸起和凹陷,必须在毫厘之间,过渡要自然,看不出突兀痕迹。

造纸大致需经沤料、煮浆、捣料、打槽等多道工序,而“抄纸”则是其中的核心步骤。

在抄纸时,匠人会手持以细竹丝编成的、类似筛子的帘床,两端有可活动的帘尺。

将竹帘平稳地浸入纸浆池中,然后轻轻晃动帘床,使纸浆纤维均匀漂浮其上,同时滤去大部分水分。

当一层纸浆均匀覆盖后,匠人便将帘床抬出水面,这便是纸张的雏形。

随后,匠人会把这层湿纸取下,经过压榨脱水、烘墙焙干,才能形成真正的纸张。

罗启元的构想极具巧思,只要提前在帘床上绣好图案,抄纸时就能不通过人工,让附着在上面的纸浆产生变化。

凸起的丝线,会阻挡部分纸浆纤维,使得该区域的浆料比其他地方薄;

而凹陷的区域,浆料的流动稍缓,会造成积聚,自然就比其他地方更厚。

这便是王上之前提过的,以纸浆厚薄差异,形成自然水印。

女工们耐心至极,将一厘左右的银丝,依照预先描好的图样,巧妙地缝缀在帘床的丝线之间。

银丝起伏错落,微微凸起和凹陷,形成了难以用手感知,却真实存在的图案。

特制的竹帘做好后,关键的考验来临了。

罗启元火急火燎捧着这面竹帘,跑到纸浆池旁,亲自上手操作。

当帘床缓缓从浆池中抬起,水流哗啦作响,他心头狂跳。

附着图案的区域,在抄纸过程中,成功阻挡了纸浆的均匀覆盖,使得该区域的浆料变得更薄了一些。

他强压住激动,小心翼翼地将这张湿纸揭下,焙于火墙上。

待纸张干透取下,他踉跄着冲到空地上,将其对着日光高高举起。

成了!

日光穿透纸背,清晰地映照出一个略显朦胧、却无比真实的“汉”字水印!

它没有笔墨痕迹,没有后期雕刻,只是浑然天成地“长”在纸内,触之平滑无比,唯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才能令其显影。

“神乎其技……真乃神乎其技!”

罗启元热泪盈眶,捧着这张纸如同捧着绝世珍宝。

他这法子,相较于先前的设想,都更贴近王上的要求,而且一旦竹帘批量制成,便可稳定产出钞纸!

水印这一难关被攻克,那防伪线便简单了许多。

罗启元按照之前的思路,又在抄纸竹帘上动起了心思。

他在两端的帘尺上开了两个小孔,并让女工用银丝,在帘床上绣了一道极浅的凹痕。

凹痕的两端,对准了提前刻好的小孔。

随后,他找来朱砂和靛蓝两种染料,分别将细线的上下部分染色,制成了双色防伪线。

在抄纸开始前,他将这根防伪线从两端的小孔穿过,提前固定在帘床的凹痕上。

湿润的纸浆自有其黏性,能进一步将线包裹、固定。

等到后续的压榨、焙干工序完成,这条线便如同植物的根系,与纸张纤维牢牢结合,完全融为一体。

最后一步,便是合三为一,制成最终的钞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末世战锤:永世神选为我暴兵

理工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