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显然青史留名这几个字,对他而言非常有吸引力。

江瀚也适时勉慰道:

“最近也是辛苦你了,这一大摊子事都要你来打理。”

“等日后人才越来越多,你也就能轻松了。”

赵胜对此倒是乐此不疲,他巴不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些呢,区区两省之地而已。

就算日后入主中原,两京十三省他照样能扛起来。

当然了,前提也得是王上点头,给他这个机会才行。

不过江瀚倒是没想那么远,只是继续追问道:

“州府一级的常平仓有了,那县、镇一级呢?”

“你觉得有必要将储备进一步下沉,建立常平仓吗?”

对此,赵胜则显得有些谨慎:

“这……属下以为,可以逐步规划,但不宜立刻全面铺开。”

“府库里的银钱还是得省着点用,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江瀚倒是没什么意见,饭要一口一口吃,毕竟眼下还是得以军事为主。

说到银钱,江瀚则顺势问了一句:

“对了,现在户部库房里,还有多少存银?”

赵胜闻言,熟练地将手里的册子翻到最后一页,双手呈给江瀚:

“目前库房实存:黄金八万三千四百两,白银三百五十七万两;”

“此外,还有蜀锦三千八百匹,蟒锻五千四百匹,青布土布上万;以及各类古玩字画,珍宝首饰若干。”

“具体账册在户部衙门,这只是粗略统计的数目。”

江瀚接过册子看了一眼,眉头微挑,显得有些诧异:

“金银怎么就剩这么点儿了?”

“我记得之前抄没蜀王府、以及四川各地豪绅之后,库银不是十分充盈吗?”

赵胜闻言,苦笑道:

“王上,三百五十多万两,已经不少了。”

“咱们虽然抢……抄没得多,但销更大啊。”

“原先存银最多时,足足有五百多万两。”

“但后来您称王,大赏三军、广修常平仓、再加上对贵州用兵……”

“这些可都是巨额开销,粮秣、军械、赏赐、抚恤,哪一样不是吞金巨兽?”

“这几项大开支下来,库银就用去了一半。”

“当然了,其中还有些是贷款。”

“比如向贫苦农户发放的无息种子贷、租赁耕牛、农具的款项……这些先期投入,暂时都没能收回来。”

“王上也不必太过忧虑,您这是真正的藏富于民。”

江瀚闻言,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钱虽然得快,但好歹也算是用在了刀刃上。”

他左手不停捋着下巴,若有所思道:

“目前四川境内,有哪些可供开采的金、银、铜矿?”

赵胜也没料到江瀚会有此问,他在脑海里苦思冥想,半晌后才缓缓开口:

“王上,这川内矿产,自古就有。”

“据我所知,在眉州和嘉定州一带的洪雅、嘉定等地,应该是有不少铜矿的。”

“四川行都司的会川卫一带,有银矿和铜矿,虽历经百年开采,但矿脉犹存,只是此地偏僻,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才醒。”

“川东的夔州府、重庆府周边山区,则有不少铁矿、煤炭,但银矿较少,产量极低。”

“咱们之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军政、农桑等事务上,矿产只是收归了官府,并没有大规模开采。”

江瀚点点头,似乎想起了什么:

“我记得,贵州水西一地,矿产资源应该颇为丰富吧?

“上次邵勇的军报里似乎提及过。”

赵胜接过话头:

“王上记得没错,水西一带,确实有铅锡矿,其中还伴生有银。”

“此外,黔东南的铜仁等地,历史上就以产朱砂闻名,还有少量铜矿。”

“邵总兵平定贵州后,便将俘获的夷人士兵,土司部众都编入了苦役营。”

“目前正从事修桥补路、开凿驿道等体力劳役,仅有少部分被调去开采矿产。”

“而且由于时间仓促,开采、冶炼等体系还都没建立起来,目前产出的金银十分有限,可谓是杯水车薪……”

江瀚摆摆手,打断了赵胜:

“无妨,起步总是艰难的。”

“现在咱们已经基本解决了农桑民政问题,下面就该轮到经济了。”

“我的想法,是先铸造一批钱币,用铜也好,用银也罢,先把货币体系搭建起来。”

“以咱们现在的根基和信誉,应该可以考虑发行钱币了。”

“府库里还有些金银,可以挪一部分出来,将其铸造成铜币、银币。”

“主要用于军功赏赐、官员俸禄的发放,以及一些官府采购的支付等。”

“总之,先在官方和小范围之内流通,然后再慢慢普及治下民众。”

江瀚之前一直没提发行钱币的事情,主要还是觉得时机不够成熟。

当初刚打下四川,首要任务还是恢复生产,稳定民心。

如今也快两年了,眼看着军政、农桑都已经走上了正轨,他这才准备开始,逐步搭建属于自己的经济体系了。

而其中最关键的一项,便是铸造发行钱币。

此前在明廷治下时,四川可是有不少的劣质铜钱和私铸钱。

粮税司的李立远不止一次的抱怨,收上来的铜钱中,有很多都是些滥竽充数的破烂。

每次征税时,都要重新定价,非常耗费精力。

要是统一了币制,以后民间交易和税收,可方便多了。

而且铸钱本身,也有不少利润可图,还能补充府库收入。

像是王旗、官印,钱币这些东西,本身就代表着政权的权威和信用,能进一步增强百姓认同,巩固统治。

如果能控制好货币的发行,还能更好地调节物资流通,平抑物价,可谓是好处多多。

赵胜和一旁的李兴怀闻言,眼前一亮,立刻出声附和道:

“王上此议甚好。”

甚至他俩还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除了铸造金属钱币外,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印行一部分纸币?”

“听人说,四川是最早使用交子的地方,想必老百姓对纸币应该不陌生。”

“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汉王宝钞!”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末世战锤:永世神选为我暴兵

理工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