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小老虎兄弟,东西对了就好。”舒尔哈齐看到朱寅肯定,心中也是一块石头落下。

为了从蒙古人的喇嘛寺抢回这个东西,建州帮助乐正远潜入蒙古行动,死了好几个勇士。

“小老虎兄弟,大哥说这玉玺是中原至宝,只有真命天子才能拥有。小老虎兄弟,一定就是大明的真命天子啊。”

朱寅在南京另立朝廷已经半年了,消息早就被传到辽东,加上虎牙特务的刻意宣扬,整个女真部落,都知道朱寅的身份了。

努尔哈赤等人得知朱寅居然是建文帝的后裔,而且已经成为南朝摄政,当真是又惊又喜。

他巴不得朱寅是大明的天潢贵胄,最好小老虎兄弟能当大明皇帝,那么建州人就有最大的靠山。家族的荣华富贵,也有了保障。

于是,他积极配合乐正远,帮助夺取传国玉玺。

“老师。”乐正远说道,“老师的猜测果然没错,这传国玉玺是被蒙古汗廷魇镇在呼图壁寺的,为的是镇压汉人国运。但因为年头太久,加上是蒙古汗廷的秘密,就是寺庙里的喇嘛们,也不知道是传国玉玺。”

“好个魇镇。”朱寅冷笑道,“我倒要看看,日落西山的蒙古骑兵,还能不能再围一次北京城!”

“关于我们得到传国玉玺的消息,暂时要保密,不可泄露。眼下,还不是公布这个喜讯的时候。”

“是!”乐正远领命。

朱寅又道:“你们找到了传国玉玺,成功完成任务,不负使命,记大功一次!”

“谢老师!”乐正远等人一起拜谢。立大功一次,意味着少不了一个爵位!

说来也是真巧了,舒尔哈齐等人刚来不久,靳云娘就又笑盈盈的前来禀报道:

“主公!商阳先生从靖州省卸任回来了,就在仪门外呢。”

“哈哈!”朱寅得知商阳回来,忍不住朗然大笑,“老伙计赶回来过年了!”

他亲自迎到仪门,一眼就看见熟悉的老伙计。商阳年已六旬,却仍然精神健旺,老貌堂堂。接替徐谓当了几年封疆大吏,他的气度今非昔比,早就不复之前落魄老儒的模样,而是变得清贵雍容起来。

“主公!”商阳看到朱寅喜出望外。他和朱寅分别时,朱寅还是个半大少年。如今朱寅完全长大,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在看到朱寅的刹那间,这个在靖州被土著称为“大明鬼佬”的狠人,忍不住眼睛湿润了。

终于见到主公了啊。那年,主公还是北京兵部侍郎,如今主公已是摄政吴王、太傅,执掌南朝大权!

“昼明兄!”朱寅看到商阳也是眼眶发热,“老伙计,你可是回来了!”

宁采薇笑道:“明天就是除夕过年了,你来的正是时候,刚好可以团聚过年!”

商阳拱手道:“臣商阳,拜见主公…”

“嗳!”朱寅拉住老伙计的胳膊,“不要见礼,外面冷,进暖阁喝茶!给你接风!”

……

泰昌元年的除夕,对很多人来说注定是个难过的节日。可吴王府却喜气洋洋,上下同乐,张灯结彩的好不热闹。

一大早,朱寅就亲自去靖海军、京营、新军大营,看望、慰问将士,赏赐年礼。

又去宗军大营,以宗军统帅的身份慰问宗军的族人,亲自赏赐他们金银、酒肉等物。

也没忘记去宣社,看望宣社骨干,赏赐他们。

虎牙特务们就更不必说了。

夜幕降临之日,南京处处华灯照雪。吴王府邸更似一座不夜金城。宫墙内千灯竞燃,檐下的琉璃宫灯连缀如星河倒悬,将朱红宫门映照得恍若天阙。

临时改建的银安殿前,香案高设,青铜鼎中青烟直上九霄。吴王朱寅身着玄青织金蟠龙袍,头戴梁冠,携王妃宁采薇肃立丹墀之上。

宁采薇穿的也很拉风,翟衣上的金翠孔雀在灯火间展翅欲飞,金步摇在寒风中微微摇曳。

朱寅在宗庙祭祀了祖宗,就和宁采薇率领所有人,行“望阙朝拜”之礼。

这是大明礼制。

整个王府以及宾客,一千余人向皇宫的方向遥遥下拜。

唯有摄政皇叔朱寅,因为身份超然,皇帝许以亲长之尊礼,可以不用下拜。

“咚咚…”忽然钟鸣九响,声震全城。王府除夕家宴正式开始。

“鸣赞!”

众人并非随意就座,而是在典仪官高亢的“鸣赞”声中,依序入席。无忧郡主,以及淑宁郡主、朱卫明、赵靖忠、代善、储英等晚辈,都一一对朱寅和宁采薇行礼。

就是最年幼的郡主婴宁,亦在乳母的引导下,一丝不苟地完成礼节。

整个过程中,唯有衣料的窸窣声与环佩的轻响,无人喧哗。

如今的吴王府,排场规矩越发大了,竟是不能再随意对付。否则传出去,就是“非礼”。

这可是王府!

朱寅十分体贴周到,还没有忘记在西院设置了临时的堂子,供奉撮哈战爷和佛朵妈妈,树立了索罗杆子。然后以我喜欢贝勒的身份,率领舒尔哈齐、费扬古等女真人,祭祀堂子。

此举,令舒尔哈齐等人十分感动。

随着典仪官唱喏“进馔”,殿外廊下的王府典乐司奏响了《朝天子》的雅乐。

庄重舒缓的雅乐中,两队身着青缎比甲、手捧朱漆锦盒的侍女,踏着乐节的碎步鱼贯而入。

水陆八珍,佳肴罗列。

所有器皿,皆为特供的甜白釉瓷器,素雅莹润,唯在盏底、盘心暗刻“吴府佳器”篆书款,这是景德镇孝敬吴王殿下的贡品,于低调中彰显非凡身份。

酒初巡,朱寅举起身前的白玉螭龙杯,第一爵先遥敬天地君亲师。

然后,众人才正式举杯,行祝酒词。

女真客人们,更是按照习俗,在庭前跳起莽势舞。

接着又是堂会大戏,放焰火。然后宁采薇又赏赐压岁钱,哪怕府中职司最低的奴婢,也有二两银子的压岁钱。云娘这等顶级的管家,更是几百两的赏赐。

“铛铛铛……”南京城的除夕钟声之中,猴去鸡来,迎来了泰昌二年。

南朝的摄政吴王,终于二十岁了。

……

泰昌二年,万历二十五年。

正月初一,南朝元旦大朝会。

朱寅率领在京九品以上文武百官三千余人,在奉天殿恭贺泰昌帝。上表祝贺天子、太后新年大吉,福寿安康,皇明国祚永存。

泰昌帝身着天子冠冕,御奉天殿受百官朝贺。

转眼间到了正月初三,兵部正在紧张的准备出征事宜,礼部忽然传来消息:

“北朝使臣方从哲,出使南京!”

“西朝使臣米万钟,出使南京!”

……

ps:今天就到了,求月票!蟹蟹,晚安。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种道飞仙

渔舟送晚

天道图书馆2天命永恆

横扫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