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472章 摄政王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摄政之怒,万佛升天!
泰昌元年的冬天,南京城格外寒冷。秦淮河结了薄冰,雪落在乌衣巷的青瓦白墙上,久久不化。
今年的雪季,仿佛特别漫长。
突如其来的灭佛风暴,从南京为中心,迅速波及江南,乃至于整个南国!甚至波及到江北,造成不久之后的郑国望灭佛!
逍遥很久的寺院大地主,都来不及转移金银、毁灭罪证,就被来势汹汹的灭佛风暴卷入。
随着诏令下达的,摄政王殿下还有一句宣言般的偈语: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
已经兼任锦衣卫指挥同知的范忆安,披着大氅,立在南京锦衣卫衙门的庭院中,看着手中密令。
薄薄的纸张上,老师熟悉的字迹朱批淋漓:
“…江南佛寺,藏污纳垢,大报恩寺之案…触目惊心,国法不容,名为佛刹,实为魔窟…着虎牙诸局、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并各地州县,彻查南国诸寺,清田亩,正法度,严戒律…还百姓之公道,复三宝之清净…”
范忆安身后是一群虎牙特务,以及大群肃立的锦衣卫缇骑,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庭院中的老槐树枝桠上积了雪,偶尔簌簌落下。
“老师终于开始了。”范忆安望着天上的大雪,自言自语轻声道,他将谕令收起,目光烁烁的扫过那些年轻而坚毅的面孔。
此时的范忆安,眸子亮的有点吓人,心中充满了一种快感。他很喜欢这种事,因为很多人又要倒霉,又要被审讯了。
“先从栖霞寺开始。”
“出发。”
同时接到命令的远不止范忆安一人。南方虎牙各地机构,都将接到命令!
……
南京,栖霞寺。
方丈室内,暖如春日。铜兽炉中燃着上好的银炭,墙上挂着前朝名家的山水真迹。鼎鼐瓶炉、珍玩器物每件都有来历,即便是案几桌椅,也无一件不是名贵木器。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是豪门大户的精舍画堂。
住持慧明法师正与两位富商模样的居士对坐饮茶,身旁的小沙弥端着一个锦盒,里面是刚刚签好的地契一份:将寺外三百亩水田“布施”给寺庙,而寺庙则以三分利借贷一千两白银。
但主持和客人谈的却是生意。
“法师放心,这批丝绸不日即可出海。”富商笑道,“有寺里的本金,又有申家的船队,稳赚不赔。”
宝相庄严的慧明微笑颔首,一副得道高僧的恬淡气度。可他手指轻轻拨动的那串沉香木的念珠,每一颗都价值百金。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一个跌跌撞撞的知客僧跑进来,惊慌失措的说道:
“主持大师!官兵清寺了!”
“什么!”慧明神色骤变,“谁敢?”
他正要派人查看,忽然佛殿大门被猛地推开,寒风裹着雪卷入。
范忆安带着虎牙特务当先而入,大氅上落满了雪。他身后,锦衣卫们鱼贯而入,冰冷的铁锈气息瞬间充斥了温暖的房间。
“慧明法师?”范忆安的目光扫过桌上的地契和银票,“奉旨查抄栖霞寺。”
慧明的脸色瞬间惨白,手中的念珠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这位施主,此乃何意?”他强自镇定,“我栖霞寺乃江南名刹,历来遵守国法.”
“好个遵守国法。”范忆安温和的笑道,“是不是遵守国法的好和尚,当然查过以后才知道。贵寺,经得起查吗?”
大特务从怀中取出一本账册,轻轻放在桌上:“大报恩寺地牢里找到的。记录着你与他们的往来。私放印子钱,逼得农户投井、上吊、卖身为奴…侵吞田亩,涉嫌海外走私…”
他顿了顿,声音忽冷:“还有,十七名少女被你们以‘佛前侍女’之名诱入寺中,供你们淫乐。其中三人不堪受辱,自尽身亡。她们的尸骨,今晨已在后山挖出。”
“你们…你们…”慧明浑身颤抖,两腿一软就跌坐在蒲团上。
“佛门清净地?”范忆安环顾这奢华的方丈室,语气讽刺,“我看是藏污纳垢之所。”
“带走。我倒要看看,满天神佛会不会保佑你们这些作奸犯科的假和尚。”
慧明被两名锦衣卫架起带走时,突然疯狂大笑:
“你们以为抄了寺庙就能充盈国库?江南的世家大族,哪个与寺庙没有牵连?你们这是与整个江南为敌!与天下为敌!老衲要见摄政王!老衲要见摄政王!”
范忆安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被拖走,转身对副手道:
“查封所有财产,登记造册。所有僧侣,一律押回衙门审讯。”
“是!”
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已经控制了整个寺庙。僧侣们被驱赶到雪地里跪着,哭喊声、呵斥声不绝于耳。
来寺庙烧香的香客、住在客院的居士,也被隔离开来,但没有对他们采取措施,把他们当成了看客。
香客和居士们都是惊愕万分,不知道栖霞寺这种堂皇大寺,究竟犯了何事。
寺院的各处库房、账房被打开,里面堆满了金银、地契、借据,甚至还有海外来的奇珍异宝。
更讽刺的是,有的佛像肚中,装脏之物不是佛经、法器,而是金银珠宝。
“哈哈哈!”范忆安忽然忍不住大笑,指着一座大佛像,“佛像肚中,装不是万卷经书,三千法门,而是黄金白银、珠光宝气!”
“难道你们拜佛,拜的就是金银?可笑啊可笑!”
“来啊!所有佛像全部推翻检查!这种佛像,哪里是什么真佛!”
……
接下来的几天,南京城内外风声鹤唳。每天都有寺庙被查抄,每天都有僧侣被押解入城。雪越下越大,但抄寺的行动丝毫没有停止。
鸡鸣寺的僧侣试图抵抗,关闭寺门,从墙头投下石块。五城兵马司调来了撞木,硬生生撞开了寺门。兵马司指挥同知、虎牙特务张浚亲自带队冲入,在混乱中肩头中了一棍,却仍率先攻入大雄宝殿。
“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张浚怒吼,挥舞唐刀连杀两个僧兵,溅出的鲜血染红了盔甲。
抵抗很快被镇压,数十名武装僧兵被斩杀。
控制全寺之后,找到鸡鸣寺的地下室,官兵发现了更令人发指的场景:二十多个被囚禁的年轻女子,她们衣衫褴褛,眼神空洞。而在寺后的菜地里,挖出了十余具白骨。
“这些都是不肯屈从的良家女子。”属下汇报时都愤怒了,“有些已经被囚禁了三年…那场面实在是…”
张浚过去一看,忍不住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即使是他这样见惯了黑暗的人,也感到一阵恶心。
藏污纳垢四字,都不足以形容那些假和尚的罪行!
“全部带回。”张浚最终只说了四个字。
那天,鸡鸣寺的钟声最后一次响起,不是为晨昏定省,而是为这座百年古刹的终结。
寺中数百僧侣被当场锁拿,哭嚎声在风雪中传得很远。
看到这一幕的香客和百姓,第一次知道大师们一旦犯事被抓,竟然和普通百姓一样恐惧的哭泣,并没有什么两样。
短短数日之间,南京及其周围的寺院都被清查,并迅速蔓延。被封闭的寺院越来越多,被锁拿的僧侣成千上万。
在虎牙特务的严密清点和监督下,一车车的金银财宝被贴上封条送入国库,一册册的寺院账本被收缴,一迭迭的田契、店契、房契、借据、奴契被抄没,一仓仓的粮食、布料被入官。
被查封的寺庙,罪证罪行全部公布,铁证如山,不知道引起了多少百姓的愤怒。很多人都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但也有不少被洗脑太深的善男信女,不但不理解,反而同情寺院大地主,仇恨起灭佛的摄政王。
很多大寺都在摄政王的灭佛令下不复存在,烟消云散的成为历史。它们百年积累的庄园、金银,全部成为朝廷的官田、国帑。
每一日,被抄没的大量寺产,都呈报到朱寅面前,刷新朝廷官田和国库存银的数据,让摄政王殿下心情愉悦,王妃娘娘满面春风。
就是年仅十岁的清尘圣母,也天天如逢喜事一般。
因为她自称是道教出身,所以寺院成为她的信仰之敌。很多寺院为了打压她的信众和香火,暗中阻止信徒来医学院治病,甚至秘密污蔑她是妖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