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她抬起小手,指着小黑,“小黑这种状态,可能会超过它本来的寿元。”
朱寅仔细一看,果然发现小黑和上一世十岁时,状态更好,似乎更年轻。
难道宁清尘说的是真的?朱寅很是高兴,他真的希望小黑多活几年。
“好了。”宁采薇笑道,“我同意封小黑为护国神犬,这样我们家连狗狗都是神,齐活了。我更愿意相信小黑能延长寿命。不过现在,我要说正事。嘻,摄政王——”
朱寅接过女儿长乐郡主,“别叫我摄政王。”
宁采薇取出一个账本,“国库有六千万两,我们自己有两千多万两银子,我觉得可以设立中央银行,进行币制改革了。”
“这种金融创新阻力不大,宜早不宜迟。唉——别走神!”
朱寅亲了奶香奶香的女儿一口,说道:“你继续说你的,我听着呢。”
宁采薇道:“国库现在很宽裕,干脆拿出一千万两,我们私人再拿出一千万两,这两千万就是中央银行的资本金,设立铸币厂,铸造银币。技术上,完全没问题了,工匠直接从岱山调。”
“用九银一铜的金属比率,铸造精美的大明银币,每枚含纯银七钱,当值一两银子,这银币就是大明的国家法币。两千万两银子,能造出两千八百枚法币,刨出铸造成本,一下子就赚了七百万!”
“这七百万枚就是铸造的纯利润,国库和我们对半分。然后,用银币支付俸禄、军饷、朝廷采购、赈济。同时,鼓励用银币交纳赋税。宁银商社也一律用银币结算。”
“再逐步用银币、金币收兑银子、金子,限期兑换。过期之后,规定违背钱法用银子交易,收取‘钱法税’一半,用高成本逼的非法币退出市场,逼的他们和朝廷兑换法币。”
朱寅摇头道:“你以为这事阻力小?你想多了。老百姓银子很少,其实是收益者。可是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呢?大量白银被他们窖藏了。我们铸造银币,一枚七钱银,却当一两银子用。这是在稀释他们的金山银海,阻力会小?”
“那么他们一定会自己仿造银币,私铸。”
宁采薇也摇头:“你对金融真是不太在行。你以为铸币技术很简单?岱山技术铸造出来的银圆,他们要想做出高仿,起码需要摸索几年,而且成本会很高,根本不赚钱,为何要干?他们若是铸造出高仿的精美银币,还能有利润空间,那除非是整体性的技术突破。或者我们培养的铸造工匠规模性叛逃,技术恶性扩散。”
“可是虎牙是干什么的?只要加强情报管理,并且制定严刑重典,严禁私自铸造银币,他们也不敢轻易冒险。”
“退一万步,就算他们能短期内技术能突破,也有胆量私自铸币,能做到难以辨认的高仿地步,那也是好事,就当是帮助朝廷铸币。只要银币精美,人们看不出,大可流通,还能加速银币化改革…”
朱寅皱眉道:“你说的有道理,可是富户大量窖藏白银,白银流通比例低。我们这么干,白银难以再窖藏,他们就只能大量储藏法币。到时,朝廷铸造的银圆法币,又难以流通了。”
宁采薇笑道:“银行是干什么的?吸储啊!给存款利息,同时凡是有存款业务的,可以享受远程汇兑业务,这样就可以异地存取了,省了多少事?朝廷有了信誉,不怕他们不把银币存到银行。”
朱寅想了想,“给存款利息,那收益呢?靠放贷?就大明这种经济水平和生产力,能有多大贷款规模?贷款利息能和存款能打平?肯定是亏。”
“开始肯定是亏损的。”宁采薇点头,“可是这种亏损就是购买信用值的代价,而且是可控、可逆转的。贷款规模会逐年扩大。”
“而且你别忘了,铸造权在我们手里,超过百分之二十的铸币利润啊,当然要吐出一部分反哺市场。小亏大赚,我们总体还是海赚。相当于用金融工具收割富人的羊毛…”
宁采薇越说越兴奋,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朱寅一思索,发现宁采薇的这一套,几乎没有漏洞。
他当即赞同道:“好!可以干!朝廷通过金融改革,割了大量羊毛,再通过赈济、福利的方式,补贴给穷苦百姓,或者改善基建惠及全民,或者投资工厂提供就业岗位,这就是劫富济贫了。”
宁采薇笑道:“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刀子要够快,兵权要抓的够牢。刚开始,只是设立中央银行,他们还不会反应激烈,所以我说阻力不大,等他们发现不对,也是一年之后。到那时,我们的二十万新军也差不多练好了,还怕什么?”
宁清尘忍不住说道:“本质上这其实就是借助币改之名,狠狠对富人收取一次重税,只是不用收税的名义,的确是个好办法,软刀子杀人。”
宁采薇扬扬账本,“我大概推算过,如果币制改革能成功,朝廷不但拥有金融财政工具,在南方就能获益一亿多圆的收益。等到统一北国,起码又是好几千万的收益。前后差不多两亿银元收益,这就是朝廷币制改革成功的利润!”
“小老虎,两亿银元啊!是大明南北未分裂时,国库总收入的八倍!”
朱寅闻言兴奋的握拳,“两亿!这就是华夏复兴、大明腾飞的原始资金!”
……
ps:今天本来请假的,身体不舒服,挣扎着写了三千多字,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抱歉…睡了,好难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