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和反贼谈判,不等于朝廷承认反贼有什么大义名分。当年招安海盗汪直,高丽抗倭,抗击鞑靼,不也遣使谈判过?朝廷遣使,不意味着叛臣不是叛臣,贼寇不是贼寇。”
郑贵妃听到这里,顿时好受了很多,温声软语的说道:“王先生继续说。”
“是。”王锡爵继续道:“就说本朝成祖皇帝,当年兴义师龙起北京,奉天靖难,不也和南京的建文君,相互遣使谈判过?”
郑贵妃不禁有点意外,“竟有此事?成祖还和建文君相互遣使谈判?”
张位插话道:“娘娘,首辅所言是真。当年成祖靖难,和南京有过三次谈判,虽然因为建文君没有诚意导致谈判破裂,可终归是谈判过。”
郑贵妃心里更好受了些,“原来如此。”
王锡爵道:“皇上才是大明的真龙天子,正统之位稳若泰山,君临天下二十四年,这就是铁打铜铸的大义!是君!是父!朝廷和叛臣、反贼、倭寇谈判,也丝毫不会动摇朝廷的名分和威信。”
“眼下可虑者,就是两大反贼同流合污,共同对付朝廷。若是南贼和西贼相约一起出兵,一个北伐,一个东征,试问朝廷如何抵御?”
“九边精兵被鞑虏牵制,一旦抽调九边精兵太多,蒙古骑兵就能长驱直入,难道再来一次土木堡么?是以,九边精锐不能抽调太多,最多只能抽调五万人,不能再多了。”
“就当能抽调五万吧,我们来算算账。”
“国舅的十万新军还没有练成,眼下绝不可用。家丁编练的屠虎营只有三万人,李如松的西军只剩五万人,再加抽调的五万边军,满打满算也就是十几万兵马,只有这么多了。”
“南贼呢?有了戚继光十几万大军投降,又有土司兵相助。西贼据说也有十几万大军。”
“而朝廷能调用的十几万兵马,却是同时应付西贼和南贼两路。钱粮也需要时日筹措,短期内能应付的过来么?必然是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最后只能是疲于奔命,满盘皆输!”
“朝廷需要缓兵之计,尽量稳住南贼和西贼,起码要为朝廷争取缓兵之计的机会!这遣使谈判,就在所难免,势在必行!”
“是以老臣以为,应该派出使者,去南京和西域谈判,不为感化反贼,也不指望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望能拖延反贼北伐、东征的时日,阻挠他们联手,再刺探一下南京、西域的内情,谈判的目的就达到了。”
王锡爵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会儿,让郑贵妃消化自己的话。等看到郑贵妃神色释然的点头,这才继续解释道:
“这还只是第一个目的,还有第二个目的,就是售其大义、以退为进,给反贼制造一个难题。”
“哦?”郑贵妃精神一震,“什么难题?”
王锡爵却是看向张位,“张阁老,还是你来说吧。”
他很清楚,张位一定知道他的意思。
张位只能接着王锡爵的话说道:“娘娘,元辅的意思是,主动提出和南贼南北分治,割让长江以南。同时,主动提出承认西贼的帝位,承认他们立国西域…”
“什么!”郑贵妃的声音再次高亢,天鹅般修长的脖子伸的更长,“划江而治?!承认帝位?!张位!这就是给反贼制造的难题?荒谬!”
张位感到有点窒息,深吸一口气道:“娘娘息怒,容臣细禀。就算朝廷再不愿意,南北分治也是眼下事实,西贼已经称帝立国好几年了,这是朝廷不承认就能改变的么?”
“干脆朝廷以这个为条件,开启谈判戏码,这只是暂时的虚与委蛇之策,是朝廷下的一盘大棋。”
“一盘大棋?”只有二十八岁的郑贵妃,居然露出一丝少女般的呆萌之色,星眸清澈如水,“怎么说?”
张位很是无奈,只能明言道:“其实就是表现朝廷的大度,也是示弱之意。但一定会引起南贼内部的同情,也浇灭西贼内部一些人的东征之心。起码可以麻痹他们。反贼之中良心未泯的人,一定会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影响反贼的战心…”
张位实属不易,他好一番解释,才让头发长见识不短的郑贵妃,明白了王锡爵的良苦用心。
“好吧。”郑贵妃终于点头,“王先生的确是老成谋国之策。即刻选派使臣,出使南贼和西贼!不过,只能派遣密使!”
王锡爵点头道:“那是自然。起码在朝廷这一方,要秘密出使。”
几人一合计,谈判的方案很快就达成了。
……
西苑。
不说郑贵妃和内阁、司礼监商议大事,单说西苑这边,此时忽然燃放了鞭炮。
高淮手持一道“塘报”,兴高采烈的来到西苑,对西苑的宫人们笑道:
“快快张灯结彩!南边的捷报到了!让爷爷好好高兴高兴,爷爷龙心一悦,大家都有赏赐!”
当下,宫人们手忙脚乱的张灯结彩,鞭炮声更是响亮了。燃放的鞭炮碎屑,洒满了洁白的雪地,让人有种提前过年的错觉。
今日的西苑,喜庆啊。
嘉靖爷爷住过的玉熙宫中,万历皇帝正在暖阁中看戏喝酒,日子过的十分惬意。
此时听到外面的鞭炮声,问道:“怎么这么喜庆?”
高寀赶紧笑道:“奴婢出去看看!”
高寀跑出去,立刻就遇到了前来“报喜”的高淮。
高淮小声道:“出了大事了,戚继光那个老杂鱼,居然率领南征大军投敌附逆了…”
“什么?”高寀如遭雷击,随即低声咬牙道:“此事万不可让爷爷知道,否则爷爷一旦…”
高淮晃晃手中的“喜报”,叹息一声道:
“所以,娘娘无奈之下,只能继续瞒着爷爷。可是爷爷总来催促战报,只能报喜不报忧。”
高寀看看伪造的喜报,快要哭了,小声道:“这哪里是报喜不报忧?这是丧事喜办呐。”
“你千万不要露出破绽!”高淮警告道,“一定要高兴,发自肺腑的高兴,哄着爷爷整日价享乐即可…”
高寀露出喜悦的笑容,“好!俺高兴的很,这是喜事啊!”
随即转身高声道:“戚大将军打了胜仗了!爷爷!喜事啊!”
高淮也捧着“喜报”一团喜气的趋步入殿,笑眯眯的跪下道:“爷爷!南征大捷啊!”
“哦?”万历哈哈一笑,挥手让戏班子退下,酒意微醺的说道:
“朕道有什么喜事,原来是戚继光打了胜仗!好!朕果然有识人之明!戚继光虽然忠心不够,将才却是鲜有能及!”
他拿起奏报一看,顿时笑容更甚。
“不错,大破江防叛军五万,斩杀万余,成功渡过长江了。朱寅丧胆,只能率领残兵退守南京,哈哈哈!”
“此处当浮一大白!”
说到这里,拜金帝立刻干了一杯,都没有吃菜!
接着读下去,“嗯,戚继光已经清理南京外围据点,彻底围困了南京城,朱寅和逆子已经是瓮中之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南直隶官员,都来戚继光大营争先恐后输送粮草…”
“好!此处当浮以大白!”
拜金帝再次狠狠干喝了一杯,醉意更浓的哈哈大笑道:
“朱寅!你这乱臣贼子,朕看你还能苟延残喘几时!等你被擒送北京,朕会亲自召见你。哈哈哈!”
有了酒意的拜金帝,畅快无比的纵声大笑。
高淮喜气洋洋的说道:“爷爷,虽然是喜事,可也要悠着点,这酒有点烈…”
“朕高兴!”拜金帝红光满面,又抽起福寿膏,“酒不醉人人自醉!”
随即吐出一口烟雾,醉眼朦胧的唱起《太祖三战鄱阳》的戏文:
“火鸦儿飞彻九重霄,把万里长江都烧红了!哎呀呀!看那贼船如落叶漂,焦臭弥漫透云涛…!”
还真别说,他唱的很不错,没跑调。
但他忽然忘词了,笑道:“剩下的戏文怎么唱?”
高淮心中泪如雨下,脸上却笑嘻嘻的翘起兰指接着唱道:
“轰隆隆!大将军炮震得周天摇,哗啦啦!火箭似金蛇破浪蛟。三十六营烟烬了,陈汉王旗沉水底蛟!哎呀呀!圣天子洪福齐天高!”
高寀也重复最后一句戏文:“哎呀呀!圣天子洪福齐天高!”
“哈哈哈!”拜金帝听了,忍不住再次纵声大笑,十分快活。
“朕今日高兴!西苑所有内臣宫女,赏赐白银二两!”
……
ps:今天有点晚,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满意,蟹蟹支持!晚安!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