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这也在朱寅的意料之中。这个弟子一定会亲自出迎的。
玉辂两边,是权摄内阁的武英殿大学士徐渭,魏国公徐小白,司礼监掌印宗钦等人,再就是九卿、侍郎,再是七品以上文武百官,足有千人,浩浩荡荡的过了中和桥,往南迎来。
“走!”朱寅一挥鞭,“主动迎接皇上!”
朱寅当然不会在原地等,而是主动靠近。
盛大的迎接队伍之后,城墙之前,又站着密密麻麻的南京百姓,在钟鼓韶乐声中欢呼。
朱寅回京的消息,让整个南京都沸腾了。此时此刻,奢崇明、安邦彦被擒获、摄政太傅大获全胜、两大土司皆被剿灭的消息,再也隐瞒不住了。
看到囚车中的奢崇明和安邦彦,南京百姓无不是如释重负。之前满城流传太傅在四川大败,甚至兵败身死,搞得人心惶惶。
此时才知道,这根本都是谣言。太傅不但没败,还干净利落的大败奢氏、安氏十万大军,将两家树大根深的千年土司,彻底剿灭!
听说,永宁和水西被杀的血流成河、人头滚滚。安氏、奢氏的亲族、同党,也都被锁拿入京。
等到看到大量的俘虏出现在城外,还有俘获的一群大象,百姓们对朱寅的战绩就更没有怀疑。
而之前倒朱派散播的兵败谣言,也不攻自破了。
阴谋发起政变清君侧的朝臣们,此时忽然惊慌起来。因为他们之前也是被朱寅故意隐瞒消息,塘报捷报都不明发。
虽然他们是故意散布兵败谣言,可因为朱寅刻意隐瞒消息,他们也不知道朱寅在四川大胜,还以为即便没有兵败,战事也很不顺利,原本还打算故意掐断粮草。
谁知,朱寅这么快就回来了。而且是挟大胜之威回京!
威望更高,声誉更隆!
可是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了。事到如今,也只能按照预定谋划,在孝陵发动政变!
这是一个难得的良机。错过这个机会,朱寅的权位越来越稳固,掌控的兵马越来越多,以后就更难了。
户部尚书李廷机、礼部尚书范仑、都御史温纯,这三位九卿级的大佬,就是发动“清君侧”的主谋。
除了三个九卿大臣,还有兵部侍郎衷贞吉、工部侍郎董宪明、鸿胪寺卿徐元春、刑部侍郎徐申、通政使汪应蛟等三品大员,还有吏部郎中顾宪成等七品以上朝臣一百五十余人。
四分之一的文臣,都参与了“清君侧”,准备今日联合发难,以雷霆万钧之势,诛除朱寅!
南直隶和地方各省,上到抚按、三司,下到知府知县,也有不少地方官员暗中参与,意图配合朝中倒朱派大臣,夺取地方大权,清除支持朱寅的官员。
这些参与倒朱的地方官员有两百多人,声势同样不小。四五个月前,他们易帜归附南京,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如今不到半年,他们对朱寅不满之下又参与倒朱,可谓鼠首两端。
此时,李廷机等人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大雪天的冷汗直冒。朱寅离京之后,他们暗中谋划倒朱,似乎朱寅就是砧板上的鱼肉,等着他们宰割。
可是如今朱寅凯旋归京,全城沸腾,他们只是远远的看一眼纵马而来的朱寅,就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压力。
李廷机不禁看向今日的关键人物,魏国公徐小白!
眼下整个南京,魏国公掌控影响的兵马,数量仅次于朱寅。尤其是孝陵卫的五千精兵,更是魏国公的嫡系部曲。
一身国公礼服的徐小白,亦步亦趋的随侍在天子玉辂之侧。他感知到李廷机的目光,不禁转头给了他一个眼色。
意思是:你放心,我靠谱。
李廷机看到徐小白的坚定的眼神,这才放心不少。也是,朱寅如此专横跋扈、大权独揽,魏国公岂能不恨?朱寅若是夺回长房帝位,魏国公还会有那么超然的地位吗?
于情于理,魏国公都应该站在倒朱这边。
好!那就在孝陵一决雌雄!
拨乱反正、匡扶朝纲,就在今日!
李廷机看了范仑、温纯一眼,三位重臣心照不宣的点头示意,随即神色漠然的跟着迎接队伍前进,默默看着皇帝的玉辂。
就让今日的皑皑白雪,掩埋国贼江宁氏的罪孽!
徐渭看着越来越近的朱寅,不禁露出发自肺腑的笑容。
主公啊,你终于酣畅淋漓的大破叛军,这场大雪可是好兆头啊。
徐渭的神色意味深长,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李廷机。
很快,天子的玉辂就稳稳停下,头戴通天冠的泰昌帝亲自下了玉辂,一脸欢喜的快步迎向年轻的摄政太傅。
“先生!”
朱寅将马鞭往后一扔,脱下貂皮大氅,跃下马背快步迎向少年天子,笑道:“陛下!”
在很多人眼里,此时两人见面,与其说是君臣,不如说是师徒。看上去情真意切。
可是在李廷机等人眼中,皇帝表现的越是热情孺慕,他们就越是放心。
因为,这是他们之前教皇帝这么做的,为的是麻痹朱寅。
起码在他们看来,这是皇帝伪装的很好。
“风雪如磐,陛下何必亲自出迎,臣惭愧——”朱寅拱手行礼。
“先生免礼!”泰昌帝拱手回礼,“先生劳苦功高,朕依为山阿,今日先生冒雪凯旋,献俘孝陵,朕安敢不亲自出迎?”
皇帝话刚落音,徐渭等大臣也一起下拜行礼,齐声说道:“恭迎摄政太傅凯旋回京!”
朱寅道:“诸位免礼!今日大雪,皇上又亲自御驾出城,本来应该先奉陛下回銮,只是孝陵在侧,按制王师凯旋,应该陵前献俘。所以,我等先去孝陵吧。陛下以为如何?”
泰昌帝道:“自当如此,理应先祭孝陵。”
随即,奢崇明、安邦彦的囚车也出现在众人面前。看到明朝君臣,被塞住嘴巴的奢崇明、安邦彦都是怒目而视,却引来一阵评头论足。
接着,三万猓猡战俘,被大军看押在大教场。然后朱寅只带着奢、安二贼首,以及一百多个猓猡贵族,往钟山而去。
因为去祭陵,朱寅等人不能带着大军上山,身边只剩下五百亲卫。看起来是防卫最薄弱的时候。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朱寅这五百亲卫有多强悍。尤其是兰察,更是百人敌的存在。丁红缨也能一人可挡数十人。就这五百亲卫,哪怕面对一万敌军,也能护着朱寅杀出重围逃离。
李廷机等人指望五千孝陵卫就能擒杀朱寅,实在是不知敌情的想当然了。
队伍过了上方桥,经过山川坛、大祀坛,小半个时辰后到了紫金山下的孝陵卫,但见周围都是孝陵卫的士卒,刀枪如雪,旗帜鲜明。
这是孝陵卫的职责。每当南京祭祀孝陵,孝陵卫就会全军出动,充当警戒、仪仗。所以这一幕,毫无奇怪之处。
李廷机等人看到孝陵卫戒备森严的控制了整个陵区,不禁都是松了口气。
妥了!
朱寅身边只有几百亲卫,哪里是五千孝陵卫的对手?漫说还有皇帝宣布他四大罪状,诏令驻军捉拿。
皇帝虽然是朱寅的傀儡,可毕竟有天子的大义。有时候,大义恰恰是最要命的。
“铛——铛——”忽然,钟山上的云谷寺,传来悠长的钟声,动人心弦。
李廷机等人听到钟声,不约而同的微微一笑。
这钟声来的正好,不就是江宁氏的丧钟么?
该动手了。就在这里吧。
眼见到了神道之前,李廷机忽然站在玉辂之前,厉声喝道:“陛下有旨!讨伐国贼朱寅!”
礼部尚书范仑也大呼道:“魏国公!勤王锄奸就在今日!讨伐贼臣朱寅!动手!”
徐小白猛然一挥手,高声厉喝:“保护天子!就地戒严!”
“遵命!”周围早就准备就绪的孝陵卫将士,顿时密密麻麻的围拢,将皇帝的玉辂护的水泄不通。
与此同时,数千孝陵卫兵马,刀出鞘、弓上弦,杀气腾腾的将神道附近封锁的严严实实!
很多不明真相的官员都是愣住了。
就连奢崇明、安邦彦等俘虏,此时也愣住了。随即,奢崇明等人就露出幸灾乐祸的狂笑!
哈哈哈!朱寅拿我等孝陵献俘,结果怎么样?居然被人反水制住!
报应啊,报应!
紧接着,一百多个人朝臣呼啦啦的站出来,一起怒视朱寅,纷纷斥骂道:
“乱臣贼子!窃国之蠹!你也有今日!”
“曹操董卓!”
“江宁氏!你欺君罔上,蓄意谋反,大权独揽,你知罪么!”
“独夫民贼!专权跋扈!人人得而诛之!”
“今在孝陵之前,借太祖之神力,扑杀此獠!”
一百多朝臣一起义正辞严的怒斥喝骂,声势浩大,威不可当。
其余大臣面面相觑,都是不知所措。
李廷机眼见局势彻底在自己等人掌控之中,这才放心大胆的对着被陵卫护住的玉辂高声道:
“请陛下圣谕!”
温纯也大声道:“请陛下圣谕!”
按计划,这就是皇帝出面,宣布朱寅四大罪状!
泰昌帝下了玉辂,环视周围,目光依次扫过朱寅、徐小白等人,声音略带清稚的高声道:
“李廷机、范仑、温纯等人,蓄意谋反,祸乱朝纲,犯上作乱罪不容诛!”
什么?李廷机等人如遭雷击。
皇帝居然反水了?这怎么可能?难道他心甘情愿的想当傀儡?
一百多个人参与倒朱的朝臣,霎时间集体失声,如坠冰窖!
这是怎么回事?其他朝廷也是一脸懵然,很多人都露出喜色。
温纯忽然喝道:“皇上这是被贼臣胁迫!皇上是担心太后安危!这不是皇上本意!魏国公,快下令擒杀朱寅!”
李廷机如梦初醒,厉声喝道:“请魏国公下令诛杀国贼!”
此时此刻,朱寅和徐渭都是神色淡然的看着这一切,恍如置身之外一般。两人已经安排了几步后手,可谓万无一失,眼下不过是看戏耍猴罢了。
“哈哈哈!”徐小白忽然按剑大笑三声,对皇帝行礼道:“陛下,臣请旨意!”
泰昌帝冷笑不已,神色清冷的一指李廷机等人,“拿下李廷机等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全部锁拿,交由太傅发落!”
“遵旨!”徐小白领命,狞笑着一挥手,“来呀!统统拿下!”
“得令!”大群孝陵卫士扑上,将李廷机等人全部拿下。可也不知为何,偏偏没有拿顾宪成,倒像是忘记了此人一般。
这一幕,看的奢崇明等人再次愣住了。刚刚升起的幸灾乐祸,顿时化为辛辣的讥讽,恶心的他们想吐!
然而就在此时,忽然东边传来雷鸣般的轰响。
“轰隆隆—”万马奔腾般的声音传来,似乎连钟山都在颤抖。
众人悚然往东一看,只见大队铁骑在大雪中轰然而来,铺天盖地一般。
一面旗帜迎风飘扬,赫然是个“戚”字。
这是?很多人都是神色惊骇。
李廷机忽然纵声大笑,“哈哈哈!是戚大将军!是戚继光的大军到了!大军一到,玉石俱焚!”
范仑和哈哈笑道:“魏国公!你没想到吧,戚继光的大军到了!你悬崖勒马还来得及!放了我们,拿下朱寅!再给你一次机会!”
奢崇明等人,再次露出幸灾乐祸的喜色。
朱寅完了!这次真的完了!哈哈哈!
徐小白惶然道:“是吗?戚大将军的大军到了?”忽然又露出一丝诡异神情,和朱寅相视一笑。
温纯怒道:“你们快快束手就擒,认罪伏法,还有机会活命!戚大将军一到,匪类夷陵!”
说话间,大队北地骑兵就到了眼前,当先一身华丽盔甲的老将,正是戚继光。
只见戚继光纵马而来,随即身姿矫健的跃下马背,在不远处跪下,大声道:
“臣戚继光救驾来迟,陛下受惊了!”
泰昌帝笑道:“大将军免礼。大将军易帜归朝,朕心甚慰。”
戚继光道:“谢陛下!老臣十几万大军,愿为朝廷效力疆场。”
又对朱寅抱拳道:“老将见过摄政太傅!”
朱寅看到义父,心中十分亲切,笑呵呵的拱手道:“朱寅见过大将军,大将军远来辛苦!”
李廷机、范仑等一群人呆呆看着这一幕,全部呆若木鸡,面如土色。
戚继光,是朱寅的人?
刚刚高兴起来的奢崇明、安邦彦等俘虏,也再次目瞪口呆!
……
ps:近万字的大章节!我真是傻啊!我真傻!真的!受不了!我要休息了,头昏脑涨…哭死!求月票!蟹蟹,晚安!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