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南田的建议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73章 南田的建议
“和知大佐,”南田缓缓说道:“我非常赞同你的做法,现在的运输部就是一个堡垒,想要突破,只能从他们内部下手!”
“而且,我听说,这一次影佐被调集离梅机关,其中就有陆军后勤部的影子。”
“这些不重要,”和知鹰二不屑道:“影佐的才能更多体现在政治方面,他任职梅机关机关长根本就是不称职的。”
“这一次前往金陵,不仅给了他机会,也给了我们机会。”
南田沉声道:“和知大佐,我不知道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对付梅机关跟运输部,但我有一个提议,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听?”
和知鹰二看了南田一眼:“南田课长,我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你有什么建议但说无妨。”
南田思忖道:“其实,我一直都在怀疑,吉田大佐的死因并不像报告中说的那么简单!”
和知鹰二食指重重按住翻动的账页,缓缓抬起头,目光直直的盯着南田洋子。
“吉田…大佐?”和知的声音像是生锈的齿轮碾过沙砾。
跪坐在旁的中村正雄少将眼瞳中浮现出一抹深沉的疑虑。
他记得这个人,满铁运输官,前几个月担任运输部副部长,报告上说他在帝国陆军医院遭遇“军统暴徒”刺杀而殉职。
他沉默片刻,发出沉闷的质疑:“南田课长,吉田一案,陆军省参谋本部下发的报告和军部的讣告都确认无误,是一起典型的军统渗透刺杀事件。有什么…新的看法?”
南田洋子没有立刻回答,她的身体微微前倾,将所有的压迫感和质疑聚焦在腰腹紧绷的力量上。
纸灯笼的光映出她下颌绷紧的线条,使她此刻的表情如生铁般冷硬:“新的看法?报告是死的,中村阁下!吉田死后,整个华北后勤系统的变化堪称诡异!”
“我们追踪的几条重要走私线,效率却像上了润滑油的活塞,前所未有的‘顺滑’!”
“一个本该制造混乱的刺杀,却换来了更高的效率?和知君,这像不像一把锈死的旧锁被打坏后,反而换成了一把运转更顺畅的新锁?还是说,那把坏掉的旧锁,本来就是…用来挡住某些人视线的?”
“和知大佐,你应该清楚,最锋利的刀,往往是出自我们自己人之手!”
“吉田死前的一个月,各种物资补给已经达到超负荷运转的极限,很多物资都是在这个时候莫名的消失,所有审计小组所发现的大宗物资交易也都是在这个时间段进行的,紧接着,他就死在了陆军医院最安全的特护病房里!”
“特护病房?”中村正雄眉峰紧锁成一个“川”字。
以他所知,帝国的陆军医院,内部等级森严,特护病房更是戒备森严之地。“怎么可能有军统的人渗透到那种地方?”
“就是因为不可能?”南田扯出一个毫无温度的笑,“所以才令人费解!吉田是近距离遇刺!凶手几乎是在医生护士眼皮底下动的手,用的是最好的剧毒!”
“和知大佐!那份吉田大佐的死亡报告,所有证据都指向军统的所谓‘锄奸’留言,您觉得,这事情是不是太完美也太专业了?专业得像是特意为我们打造的剧本?”
“够了。”和知鹰二的声音终于响起,打断了南田如同连珠炮般的诘问。那“够了”二字并不响亮,甚至带着一丝奇异的疲惫。
和知鹰二伸出手,指关节因为长期用力显得粗大,小心翼翼地解开了皮包上那枚磨得光亮的黄铜搭扣。轻微的“咔哒”声在寂静中被异常放大。
接着,他像在对待一件易碎的文物,从皮包侧袋深处,抽出一个更薄也更窄的文件袋。
文件袋是普通的陆军牛皮纸材质,密封处交叉贴着两道狭窄的封条,一道印着陆军省本部调查课的徽记,另一道则是更不常见的、带着毒蝎图案的机构封条。
两根封条都已陈旧发黄,其中一道似乎被揭开过,又被勉强重新粘回去,留下了一道难以抚平的褶皱痕迹!
南田洋子的眼神死死黏在那份文件袋上,中村正雄则将双手交叉按在膝盖上,表情显得有些说不出的凝重,
和知鹰二没有立刻撕开封条,仔细检查着封条的断裂处和粘痕,确定没有任何问题,这才将文件,推到两人面前。
“南田课长,你说的问题我来之前就向军部申请了调令,这是从本土参谋本部支那课送来的意见书,在内部调查课的报告基础上,加了一份新的复核意见。结论……”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选择更准确的词汇,“结论是,一切行动符合以往军统最资深行动小组的手法。所以,结案。”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指甲极其小心地沿着旧有断裂痕迹刮开封条胶层,避免留下新的明显痕迹。
当封条被彻底掀起,他从中抽出了一份同样边缘卷曲泛黄的档案册。册子扉页上,印着醒目的红字:
【绝密:吉田阳弘(运输部副部长)遇刺事件调查卷宗(编号:t-kuzsh-039)—陆军省内部调查课(副本)/毒刺特别复核附件】
他径直翻到卷宗的中间部分,忽略了那些冗长的背景信息,案发现场照片,医院平面图。
最后停在了一份几页纸的文件上。
文件的抬头是,“陆军东京中央医院”出具并加盖了陆军省军医局专用钢印的尸检报告和毒理检验结论。
尸检结论(摘录)
死者:吉田阳弘,陆军运输部副部长(大佐军衔)
死亡时间:昭和十六年七月三日,上午九时四十七分至五十一分之间。
死亡地点:沪市日侨区陆军中央医院,西翼,三号特护病房!
致死原因:急性山埃(氰化钾/kcn)中毒,引发呼吸中枢麻痹及全身细胞缺氧窒息。
毒物经注射方式,经心脏部位直接进入血管,
毒物作用迅速,由毒发至死亡时间极短,估计在30秒至120秒内。
相关体貌特征:乳下位置发现一处极为细小的新鲜针孔创口(孔径约0.3毫米),周围无皮下瘀血或组织撕裂痕迹,符合尖锐针管类器械近距离垂直刺入特征。
创口边缘及皮下组织及心脏部位血管壁提取物均检出高浓度氰化钾残留。
体内毒物检出及定量分析(毒理学报告):
样本来源:心脏残存血液(a类样本)氰化钾浓度—>200mg/l!
创口周围皮肤组织(b类样本):氰化钾浓度—极高量级!
死者胃内容物及呼吸道擦拭物(c/d类样本):未检出相关毒物成分。
综合分析:毒物为高纯度氰化钾制品,针管类器械直接刺入心脏,作用路径直接,剂量巨大致死,非口服或吸入等其他途径。
死亡性质:他杀,凶手下毒手法极其精准且专业。
他将这致命的几页报告向对面推过去几寸,正好让煤油灯跳跃的火苗清晰地投射在那些冰冷的铅字上。
和知的声音再次响起,像是机械地读出事实,“护士站到三号特护病房门口的最短直线距离为十点二米。”
“病房为独立单间,外侧门关闭时无法看清内部全貌,有一扇观察窗可看到病人上半身轮廓。”
“行动时间是白天,除病房内,均有警卫守护。”
“根据报告,死亡时段内,九点四十分左右,有护士报告瞥见一名身着医师白袍,戴标准医用口罩及圆框眼镜,未戴军帽的人影,在病房门外短暂停留数秒后,与警卫交谈,进入房内。”
“目击护士陈述:身高身形符合男性,步态沉稳,但因注意力主要在护理台上,印象模糊。”
“经反复筛查当时执勤的所有医生和卫生员,无人承认或被发现在此时间段出现在该病区。”
“目前最终确定该神秘人物被医院内部调查初步定性为凶手伪装身份所使用的‘幽灵’形象。”
南田洋子的目光早已死死钉在“注射方式”,“静脉刺入”,“极高浓度山埃”以及那个“十点二米”和“幽灵医师”上。
一场完美的谋杀案?很像是军统渗透杀人的手法?
但南田却没有被报告说服,谁能渗透到陆军中央医院的核心特护病区?
接近一个正在接受保护性治疗的实权派运输部大佐?
还要精准地在一名经受过审查的护士眼角余光下,完成一次需要极近距离操作的致命刺杀?
“距离,”这两个字像无形的冰针,扎穿了“军统渗透”这块看似天衣无缝的幕布,露出了其后一个令人窒息的可能性,有内奸!
这场刺杀是精心安排好的……
“那‘锄奸字迹’呢?”南田洋子开口了,她的声音竟出乎意料地平静,“那份报告里吹嘘的,军统惯用的血书招牌?”
和知鹰二沉默地再次翻动手中的卷宗档案,这一次,他直接翻到了几页粘附在报告末尾,单独放置的照片复印件。
图像有些模糊,但足以辨认。
第一张是病房内部的照片,聚焦点是特护病房雪白的墙壁。
位置大约在人平躺时头部侧上方,靠近床头电源插座的地方。
墙面上赫然刻画着两个汉字!
“锄奸”
落款是一个在无数秘密战线血案现场令人闻风丧胆的标记…
这确实是军统行动组最常用的风格,嚣张,挑衅,带着强烈的仪式感。是他们的“名片”!
南田洋子却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那醒目的血书,视线转向下一页照片,这是一张技术处理过的痕迹微距照片。
拍摄对象是染血白墙上那几个触目惊心汉字旁边的墙壁。
在那两个大字的下方,侧面那些本该毫无瑕疵的白色墙皮上,清晰可见几个淡淡的指印轮!
照片旁边附着现场鉴识人员的文字说明……
墙面粉尘指印提取点:
位于字体斜下方约8厘米处墙表面,不显眼位置。
经硝酸银/粉末法显影,摄影固定及提取模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