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不是?纪录片也能破纪录?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有观众小声嘀咕:“我原以为贾总就够有气场了,没想到默总一出场这霸总范直接hold住全场,太吸睛了。”
随后在会客室里,贾跃亭挥洒双臂,试图说服陈默投资乐视
“乐视有的,彼岸不仅都有,而且更强。大家业务差不多,乐视样样不如彼岸,那么我凭什么要跟你合作?”
影院内随即爆发出小小的骚动。
“霸气侧漏!默总简直像大反派!”
“这话太扎心了!句句如刀,就像满级大佬看新手秀装备,一句话就把老贾怼死了。”
“我要是老贾,脚下的三室一厅已经扣完了。”
“商业谈判哪有温情脉脉,都是利益至上的残酷现实!”
“我严重怀疑这段是彼岸植入的暗广?”
“我之前见投资人求投资,跟这完全没法比,压力爆表好么”
第二次会面。
“接下来乐视将造车!乐视汽车加上彼岸的流量与资金,万亿级市场的‘生态化反’触手可及!”
“如果要造车,我何不亲自下场?”陈默收回目光,随口问了句,“要不.老贾,不如你跟我造车如何?”
“.”
“如果你能撑过明年,我来助你。”
这句台词一出,玩过《黑神话:悟空》的观众会心一笑,他们严重怀疑陈默在夹带私货。
也有人在感慨陈默的眼光之毒辣,因为乐视确实没撑过那年夏天
最后一次会面。
贾跃亭身陷绝境,陈默仗义出手。
镜头定格在两人签署的《抖音电商独家直播合作协议》上,象征一段新合作关系的开始。
看到这里,有观众感慨:“默总太仗义了,这是给了贾总一条生路啊。”
“话说回来,当时乐视那个情况,人人喊打,肯给机会已经很难得了。”
“没想到在乐视巅峰时看不上贾总的人,竟在他走投无路时伸出援手”
“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光这三次见面的名场面就值回票价了。”
影片后半段,讲述了贾跃亭凭借筹措到的最后一亿资金,从零开始创办乐途、组建团队、招揽人才,打通上下游,开启直播带货的逆袭之旅。
伴随着节奏明快的配乐,首场直播带货一战封神,镇压全网。
直播间上方悬挂的欠债数字异常醒目。
这种现实中真实发生的逆袭,带给观众的冲击是无与伦比的,看得人热血沸腾,燃到极致。
然而到了片尾,当最后一场直播结束,贾跃亭充满复杂情绪的眼神直视镜头,仿佛在与银幕外的观众对话;
当屏幕上方的天价债务数字瞬间归零;
当画面陷入黑暗的留白;
当刘欢的《从头再来》缓缓响起.
仿佛一盆凉水浇下,将观众从感性拉回理性,引人深思。
整个影厅沉寂下来,时间仿佛凝固。
一种复杂的、如同贾跃亭眼神般的情绪在影厅中蔓延,这是其他商业电影无法给予的体验。
4排4座的中年人摘下眼镜,抹了抹眼角。
随后他掏出手机,退了车票。
有的时候他需要的仅仅是一句鼓励,一声加油,一个理由,眼前的影片已经给了。
男人跟着刘欢的歌声轻声唱了起来,眼神逐渐坚定:“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
有人带头,歌声仿佛会传染,越来越多人加入合唱。
其他观众侧目望去,看到这些情绪激动、纵情高歌的人,纷纷感慨:都是有故事的人呐。
就在所有人以为影片结束,准备鼓掌时,银幕上突然出现了彩蛋:
乐途公司电梯口,贾跃亭刚进公司,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贾总,我想直播带货!”
贾跃亭转过身,看着来者有些意外又有些感慨,“我需要一个理由!”
“我也欠了一些债。”
贾跃亭哈哈,双手微张,笑着说道:“欢迎加入《真还传》!”
镜头一转,就看到罗永浩站在那里
“我操,这是还有续集的节奏?《真还传2》”
“穷有穷道,富有富路,欠债也有传承?这算‘债有债门’?”
“我猜下一部就是老罗的还债史了,虽说6亿比不上贾总的251亿,但这哥们嘴臭屁股歪,却没跑路,也算条汉子。”
“不知道接替老罗的会是谁?我都已经开始期待《真还传3》了”
零点场放映结束,随着第一批观众走出影院,经过一夜的发酵,影片口碑彻底爆发。
豆瓣开分8.9,
虽已至暑期档尾声,同档期缺乏强力大片,但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上映首日即斩获2亿票房,瞬间点燃了大众的观影热情。
次日便打破国产纪录片4.8亿的票房纪录,来到5亿。
一周票房突破10亿,眼看直奔守门《疯狂的外星人》20亿的国产电影top10而去
当媒体爆出《真还传》拍摄成本仅一千万时,整个行业为之哗然。
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全片没有所谓的天价明星片酬,那些身价百倍于明星的商业大佬全是零片酬友情出演——人家根本看不上这点“仨瓜俩枣”,收了反而掉价。
场地如旅拍般随意,连乐视大厦都凭借贾跃亭的关系免费使用。
支出大部分花在导演、部分群演的片酬、发布会场馆的租赁费用,再加上首映礼的营销费用,七七八八加起来,刚好一千万左右。
如果《真还传》真的冲进华夏影史前十,那么这部电影的投资回报率将高达百倍。
什么叫一本万利?这就是。
这是一个足以载入影史教科书的商业奇迹。
陈默和贾跃亭背后的彼岸影业和乐途赚得盆满钵满,连墨西哥毒贩看了都要流泪吵着拍纪录片
这一票房表现令无数娱乐圈媒体和业内影评人士震惊不已。
不是,一部人物纪录片,也能破前十纪录?
许多业内人士纷纷剖析其中缘由,甚至还有单位专门开研讨会进行.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