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如此大功,寡人决定为王翦与蒙恬两人擢升爵位三级,随军将士有爵位者擢升一级,无爵位者赏赐金银.”嬴政扫视着下方的群臣,语气中带着一些喜悦,直接给了厚赏。
“大王英明!”
群臣自然也不会自讨没趣说什么反对的话,齐声喊道。
“在外多亏了王翦与蒙恬,在内也多亏了诸位爱卿才得以平定嫪毐。如今寡人亲政,国事初定,诸卿若是有什么建议,可尽情上奏。”嬴政冷漠的神色也缓和了不少,看着群臣缓缓说道。
听到嬴政的话后,下方的群臣神色一怔,不少人都将目光放在了许青身上。
当今秦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不就是嫪毐谋反牵连甚广,导致朝中官员空缺的问题吗?而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相邦之位空悬,朝堂不稳。
所以嬴政这番就是在给许青担任相邦做铺垫,而接下来就该有人站出来举荐许青了。
就在所有人等着会是谁站出来举荐许青的时候,站在许青身边的渭阳君径直走出了队伍,站在了殿宇中央。
“大王,臣有话要说!”渭阳君神色凝重,声音洪亮的说道。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渭阳君,或神色期待,或一副看戏的样子。
熊启依旧神色平静,淡淡的看了一眼渭阳君,如他所料宗室定然不会让六国士人出身的人担任相邦,而接下来就是坐等宗室和六国士人之间开战,而他便可以坐看鹬蚌相争了。
“渭阳君有何话要说?”嬴政眼底闪过一抹微光,开口问道。
“大王,嫪毐谋反同党众多,其逆党全部伏诛,而朝堂多空悬,引出不少遐想流言。昨日臣在市井中听到流言,有传言说大王有意立昭明君为相邦。”
“如今这则流言讹传讹,引得诸臣与百姓心思惶恐,揣度不安。而这一切皆是因为相邦之位空悬引起的,所以臣以为应尽快选拔德才兼备之人担任相邦,从而平息谣言,稳定朝堂与民心!”
渭阳君微微拱手,不卑不亢的说道。
宗室之人看着为了秦国和宗室而站出,直言犯上的渭阳君,心中忍不住的敬佩。
不愧是他们宗室领袖,就这份敢冒着得罪大王的风险,当众直谏,就这份胆子都够他们效仿的了。
除了宗室之外的其余文官则是默默注视着局势发展,他们都预料到宗室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所以并不着急站出来,而是准备先看看嬴政的态度如何。
“寡人的确有意立昭明君为相邦,这有何不可?昭明君自从入秦便为我大秦立下汗马功劳,著医书而养名医,为军中儿郎解决伤病。”
“自身入南阳,劝降白亦非,让我大秦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南阳百里沃土,极大提高了国力。”
“后又为我大秦引众多文人志士相投,极大改变了我大秦文德不兴的局面。而平定嫪毐叛乱之中,昭明君更是居功甚伟,当为头功。”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寡人认为昭明君都是最适合担任相邦的人。”
嬴政看着渭阳君,脸色稍微有些低沉,沉声说道。
就在嬴政话音刚刚落下,站在殿中央的渭阳君便紧跟着说道
“大王想要立昭明君为相邦自无不可,按照昭明君之功的确也配的上相邦之位。但昭明君年少,入朝为官之后,接触政务甚少,自行处理政务更是没有。”
“臣不否认昭明君之才,但相邦之位并非是单单有才可以担任的,必须要对我秦国政务了如指掌。”
“而昭明君缺少经验,我秦国又处于百废待兴之际。若是昭明君贸然担任相邦,恐不能妥善应对国事,与国不利。与私,若昭明君因为粗心大意,导致国事耽误,恐危害大王认识之明!”
“所以臣奏请大王收回成命,断不可立昭明君为相邦,应另选才德兼备之人担任!”
嬴政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低沉了,看向渭阳君的目光也不再如先前那般友善,像是威严被挑衅之后,极力在压制心中愤怒一样。
群臣看着嬴政有些难看的脸色,也没有起疑心。
嬴政刚刚加冠亲政,一举扫除了嫪毐和文信侯吕不韦两人,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大展拳脚,树立威严的时候。
如今第一个命令就被渭阳君当众反对,怎么可能会开心?
“大王,臣以为渭阳君此言在理。您想要重用贤才,强国利民之心臣等心知肚明,昭明君不宜担任相邦,还请您三思!”泾阳君见嬴政脸色不好看,便也紧跟着站出来说道。
渭阳君已经开团便没有退路了,他们宗室上下一心,必须要站出帮渭阳君说话。
“臣也赞成渭阳君的话!”
“臣也认为.”
见渭阳君和泾阳君两个领袖都站出来了,其余宗室之人也纷纷站了出来。
嬴政看着二十多个宗室全部站出来反对,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放在王位扶手上的手瞬间握紧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