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61章 求仁
在燕里的示意之下,燕寻点了三炷灵香,他与吴朵二人躬身三拜,將灵香插在碑前。
宋宴虽然不是燕家人,但也遵循燕氏礼法,手中燃了灵香,按照规矩好生祭奠了。
看著碑上的名字,恍惚之间,宋宴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那一道决然走入山巔火池,消散於火焰之中的身影。
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思绪。
也许燕伯前辈的炼器水平,当年便已经达到了以筑基境界锻造法宝的要求,否则在两仪界中,求仁也不会问世。
只是炼器材料、锻造工具.种种限制,叫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真正完成愿望。
而无尽藏蕴藏的某些玄妙,补足了这一点,让他能够得偿所愿。
没过多久,燕寻得了族中的传讯,似乎是有什么事务要处置,於是他向爷爷燕里和宋宴告罪了一声,便带著吴朵匆匆离开了。
宋宴也准备告辞离去,但燕里却留住了他。
“宋小友,我不知道先祖与你,有什么渊源,不过老夫观你上香祭奠,崇敬感恩,想来此间种种,应当是好事。“
他边往另个向,边说道:“隨我来。”
“不知友对先祖的事了解多少。”
“此前听燕恆说过一些,燕伯前辈想要以筑基境的修为,炼製出一件法宝。”宋宴如实答道。
“呵呵,不错。”
燕说道:“那——友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宋宴思索了刻,说道:“前辈宏愿远阔,在下虽然对炼器一道一窍不通,但只是听闻此事,便知晓其中艰难。”
“听起来似乎並非正途——”
燕里闻言,神色微微一黯。
的確,先祖的思想有些难以理解,寻常人听来,只会觉得不可理喻。
然而宋宴却又话锋一转。
“不过,晚辈倒並不觉得,这是条歧路。”他说道。
燕里一愣,看向宋宴。
宋宴继续说道:“修仙界繁衍至今,不知有多少功体道诀、丹方阵法,是在前人一步一步的脚印之中诞生出来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读小说就上 101 看书网,??????????????????.??????超顺畅 】
“也许在千年万年之前,每一个迈出第一步的前辈们,都被当时的人们视作异类,认为他们走上了歧路。”
甚至於再往前追溯,若是没有第一步“歧路”,这个人间根本就不会出现修仙界,也说不定呢。
宋宴正色道:“如果千年,万年之后,真的会出现达不到金丹便能够铸造法宝的炼器法门,或者其他一些能够大幅提高炼器品阶的特殊手段。“
“这些法门之中,会有燕伯前辈的思想,甚至於说这一切的启迪,就来自於他老人家。”
“到了那时,燕伯前辈就是一位先驱了,对吗?“
道统正藏之中说过,在不知多少万年之前,修仙界中的一切都才刚刚开始生长的时候,有著许许多多看似没有意义的探索。
但那些东西一点一滴,一砖一瓦,最终造就了如今的修仙界。
宋宴是打心底里敬佩这样的人。
燕里听完,苍老的面容上浮现了些许惊异。
这些大宗门的弟子,眼界果真是非比寻常。
隨即深深地嘆了一口气。
“以筑基境界,铸造法宝,即便是千年之后的今日,听来也是匪夷所思。”
“更遑论当年。”
燕里说道:“我曾经看过外祖从前的一些手稿和记录,有关於他的传闻,族中亦有许多流传。”
“从一位声名在外的炼器大家,到离经叛道的不可理喻之人,也就是短短的十数年。”
“在世眼中看来,他是寿元將近无望丹,慌不择路了。”
“到现在都还有许多燕家自己人,认为他的设想是一条歧路,是痴人说梦。“
“小友能够这么想,实在是难得。“
下山的路径愈发曲折隱僻,逐渐远离了堂皇飞檐,最终二人停在一处山坳的末尾,一片低矮的老旧石屋面前。
推开古旧的门板,令宋宴感到意外的是,没有什么陈腐气息,屋內也没有多少灰尘。
似乎常有人来此打扫。
不过屋內有些幽暗逼仄,仅有一石榻,一石架,角落堆放些早已辨不出本来面目的材料。
石架上,整整齐齐,叠放著许多玉简和纸质书籍。
“这些,都是先祖生前所留的一些记录,燕恆回来之后,把这些都归还家族了。”
燕里手一抬,示意宋宴隨意观看。
“那些炼器手段,自然是不能隨意给外人观看的,已经收录进家族的藏书阁。留在此处的这些,都是先祖的一些手札。“
“你可自观看,只是不要带就是了。”
燕里看向这个年轻,眼中满是欣赏。
燕氏非常欢迎与这样的青年才俊交好,更何况对方似乎真的与自家先祖有些渊源,对先祖的事也十分感兴趣。
他如今虽然已经不再管顾族中诸多事务,但为对方稍稍行些便宜之事,还是做得到的。
“多谢前辈。”
宋宴隨意翻了翻,大部分都是他为铸造法宝而记录的思绪和进行过的尝试。
“灵物秉性,天地之赐,何必以金丹之火为尊?异火熔融,灵煞轮转,未必不能引动灵韵—”
“草木荣枯一岁而落,地蕴灵石千万载始成,生灵有寿尽之时,灵蕴怎不可於朝夕之间成就——”
“如若不以修士之神念驱使,而借锻材自身灵韵相激发,似可跳脱修为桎梏。”
“此路近乎豢灵造物,器成之,如生灵诞生之初耶——歧途?歧途!”
这其中大多数,宋宴都看得云里雾里,毕竟没有怎么接触过炼器。
但能看得出,这位燕伯也並不是真的一直都对自己的钻研有信心,也有迷茫。
毕竟这一条前路完全是未知,很有可能是一条死路。
隨后,宋宴翻到了一枚特殊的玉简,大致翻阅了一番。
这一枚玉简,似平是燕伯前辈在临终前留下的。
“听说了吗?”
“怎么?”
“宗家的那位少主燕归,为了一个散修女子,收敛了性子,开始好生习练铸剑之道了。”
“燕归少爷?”
“是啊,燕归少爷从前不学无术,近来改了性子,刻苦钻研,听闻炼器水平突飞猛进哩。”
燕氏分家,议论纷纷。
“现在开始也还不算晚,假以时日,也许依然能够扛起燕氏的名號吧。,这一件事,近来在整个燕氏,都传的沸沸扬扬,大家都在议论此事。
可在燕伯耳中听来,却有些刺耳。
他不太喜欢这种浪子回头的戏码。
就好像一个好人做了一件坏事,叫做原形毕露。
可坏人做了一件好事,便可称之为浪子回头。
当然,这件事倒没有那么严重,这位燕氏少主平日里除了不学无术之外,並不做什么恶事。
这些跟他这个分家弟子,也都没有什么关係。
他痴迷於炼器之道,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有所成就,许多族老都很关注他。
而且在燕伯的心中,早就已经种下了一颗种子。
他想要成为一位金丹境的修士,铸造一件真正的法宝。
对於楚国的绝大部分修士来说,能够成就金丹,那已经可以称之为终极追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