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414章 动员
凌晨4点17分,超常规应对小组报告提交30分钟后,应急管理部正式下达命令。
命令要求,所有可能受概率云影响的区域以市为单位进入紧急状態,並宣布全国进入自然灾害一级响应状態。
命令通过覆盖全球的通讯网络瞬间传达,而从这一刻开始,整个国家机器的齿轮,也开始了全面咬合。
轰然巨响之下,磅礴的动力渗透到这台史无前例的巨大机器的每一个角落。
而首先动起来的,就是最关键的、如同血管一样支撑起这具身体的运输网络。
全国铁路调动中心內,巨大的运行图在ai辅助下开始动態重绘。
无数客运列车被智能引导至备用线或车站暂避,一条条“绿色通道”被瞬间打通。
一列列平时罕见、涂装为“中国应急”的专列,拉著满载的平板车厢,从分布在全国的七大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呼啸而出,驶向预警区域。
站台上,现场指挥员手持对讲机观察著列车出战情况,而在他的身边,巨大的货柜里装载的是一系列模块化的组件。
从野战医院,到大功率发电方舱。
从制式避难所板材,到应急炊事设备。
在这个站台上,他们將要运输的並不是简单的“应急救灾物资”。
准確地说,他们正在搬运的,是一座“小型城市”。
在灾难来临的瞬间,这十多列列车所装载的设备,可以瞬间让一座被夷为平地的小型城镇恢復基本功能。
---而这,还仅仅是这一轮紧急吊运的冰山一角。
当现场指挥员的再次看向调度中心的运行態势图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数以万计的货运列车正在沿著庞大的铁路系统穿行。
如同携带看营养的血液,它们向看灾难最有可能发生的区域奔赴而去。
在一切还未发生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应急准备。
而在各地的铁路站,同样是紧急动员起来的军方运输车队已经第一批抵达,他们將承担从铁路网络运输到公路网络运输的区间责任,负责將堆积在火车站的物资转运到预定的临时存放地。
---在国內46处潜在灾区、以及3处潜在重灾区中,並不是每一座周边城市都有承载和存放物资的能力和场地。
所以,在他们身后,大量工程机械也已经进场。
场地开闢、硬化、顶棚搭建
当第一批物资到达时,这片场地也应该准备就绪。
操作著四足履带式挖掘机的工人挥汗如雨,他的操作台上还架著手机。
那本来是他用来刷短视频打发重复操作时无聊时间的利器,但现在,他却根本顾不上多看一眼。
只有手机里传来的声音,在提醒著他这一次的任务有多紧急。
“各位居民请注意,接国家应急部紧急通知,我市可能於五小时四十五分钟后,发生高强度“重力异常”灾害。
请所有人保持镇定,立即通过手机导航app查看官方推送的疏散路线,前往指定的应急避难场所。
重复,请保持秩序,听从指挥—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撤离?
男人拿起手边的对讲机,语气恼怒地大喊道:
“他妈的2號车滚开啊!”
“给我把作业面留出来!別挡我的路!”
撤离?
撤个屁!
他踩下油门,挖掘机缓缓向前,在2號车撤走之后,终於占据了最合適的作业面。
挖斗上下翻飞,铲齿跟石头碰撞出一簇火,把他嚇了一跳。
他並不是担心这台耗尽了自已继续的挖机损坏----这种项目,就算把挖机干废了,也有人赔一台新的。
他担心的只是因为自已影响了其他作业车,到时候挨骂的,就不止他一个了。
稍稍定了定神,男人放缓了手上的动作。
五小时四十分,完全来得及,倒也不用那么赶..::
他的车轮碾过已经平整的作业面,而负责浇筑的工人则紧隨其后,將速干水泥直接浇筑进已经布置好的铁丝笼中。
操作著泵机的工人隨手拿起一根烟掉在最少,抬头的瞬间,他看到大量无人机正在自己的头顶集结。
“臥槽。”
他一时有些愣神。
这么多的无人机,他以前只在无人机灯光秀表演的时候见过。
但那玩意儿用的也是小型无人机,而现在飞在自己头顶的显然是大型重载无人机。
在其中,还有许多架在他看来大到不可思议、甚至比真正的直升机还要大的多轴无人机。
大部分无人机都没有吊运任何载重,他知道,这些无人机只是过来“踩点”的。
或者更准確地说,是过来绘图加组网的。
在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这批无人机会以惊人的效率运作起来。
不需要人为操作,也不需要引导,它们会像蜂群一样往返於蜂巢和蜜之间,不知疲倦地带回一切需要的物质和养分。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必须儘快把无人机降落所需的场地铺设出来。
速干水泥已经开始凝固,他操作著机器继续向前。
而越过他的肩膀向高空看去,完成绘图的无人机群正在返航。
信號通过看不见的电波传递到了地面之上,地面终端机前,负责编程组网的操作员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天空上原本显得有些混乱的无人机群瞬间有了秩序。
“同步完成,隨时可以启动运输任务!”
操作员大声报告,话音落下,身后指挥员的声音立刻传来。
“马上执行。”
“场地那边预计20分钟內可以开放一区,开放后立刻组织物资落地。”
“明白。”
操作员输入指令,无人机群重新升高高度,向远处的货运中转站前进。
而当这些无人机跨越云层时,在更高的天空之上,巨大的运输机也在呼啸而过。
飞行员的耳机里,塔台调度中心调度员的声音无比清晰。
“鯤鹏807,这里是楚天塔台。你已进入五边,盲降信號已捕获。跑道07,接地带湿滑,注意侧风,风向280,3米/秒。”
机长稳稳把著操纵杆,目光在仪錶盘和窗外模糊的地面参照物之间快速切换。
他的声音通过內置麦克风,沉稳地回覆:
“塔台,鯤鹏807收到。盲降已建立,跑道07。请求检查跑道无障碍物,並確认引导车就位。”
“跑道已清空,引导车已在指定位置待命。地面风280,4米/秒,阵风6。”
“收到。准备接地。”
话音落下,机长轻轻压下操纵杆。
这架沉重的运输机以巨大的攻角向下俯衝,仿佛下一秒就要触地坠落。
但在著陆前的最后一刻,伴隨著操纵杆拉起,机体又轻盈地抬升起来,以优美到令人赏心悦目的姿態落地。
“塔台,鯤鹏807已安全落地,请求脱离跑道,引导至3號物资卸载区。”
“鯤鹏807,同意脱离。沿k3滑行道,跟隨前方黄色引导车。地勤人员已就位,卸载窗口12分钟,辛苦了。”
“收到,跟隨引导车,感谢保障。”
12分钟。
滑行需要至少6分钟,其实也就意味著,这架飞机的卸货时间,只有5分钟不到。
但也已经足够了。
这个机场早就已经进入了全面动员状態,大量无人机械已经就位,甚至连5分钟,都是已经考虑了30%的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