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414章 第三方数据(第一更)

泰晤士报更是直接写了巨大的一千万美元的标题,就是阿拉伯数字10000000美元的巨大标题,还有悬赏两个字。

里面的内容就是李松悬赏一千人寻找杀手的幕后主使。

整个欧洲的报纸媒体都在疯狂报道这件事情。

而且不约而同的,欧洲的报纸在报道的时候,都会带上李松与波音公司的矛盾,还有阿美汽车行业的矛盾。

另外还引用了李松的那一句脑洞大开,翻译成欧洲的其他文字也是五八门的,什么头盖骨飞起来,脑袋上有个洞,甚至有的说是肯尼迪的死法。

欧洲民众议论纷纷。

“天啦,这绝对是那些暴发户做的。”

“是啊,只有那些肮脏野蛮的暴发户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我早就说了,暴发户就是暴发户。”

“是啊,最早去阿美那边的不是小偷就是通缉犯,所以他们的后代干这个事情不奇怪。”

“他们还以为是两百年前,用火枪猎杀那些土著的时代,居然用这种野蛮的方式……。”

“咱们欧洲才是文明的发源地!”

欧洲人对待阿美那边的人,就是这个心理。

欧洲人也明白,阿美能够成长起来,完全就是因为一战,二战时候阿美充当骑墙派。

阿美地理位置特殊,在二战的时候与双方疯狂贸易,最后才出来摘桃子。

二战的胜利,最关键的其实是肥熊,但是后来欧洲还有阿美不断美化自己,根本不承认肥熊在二战时候的功劳。

当然在太平洋,阿美是出了大力的,但是阿美的收获也很多,阿美在太平洋上的基地,几乎都是这个时候拿在手里的。

欧洲人在二战之后,面对暴发户一样的阿美,心理也不好受,没办法从金钱的角度对比,那么只能从文明的角度,所以欧洲人都认为阿美是野蛮人,是暴发户。

阿美也是一样的,一边看不起欧洲的破落,一边跟风欧洲的时尚。

反正互相看不顺眼。

阿美的纽约民众早上上班,就听到卖报的大声喊道:“世界知名作家李松先生遭遇刺杀!”

这些报纸根本不管李松当时是怎么说的,反正标题越响亮,报纸卖的越好。

“世界知名作家李松先生悬赏一千万美元找杀手的幕后黑手。”

“我们被欧洲人骂是野蛮人。”

“贸易争端升级到暗杀!”

纽约的很多报纸标题都是大大的红色。

纽约民众纷纷的抢购报纸,不管是李松遭到了暗杀,还是一千万美金,这都十分吸引眼球。

民众也知道,波音公司,阿美汽车厂家,与李松有很多纠纷。

因为波音的股价起起伏伏的,让不少人赚钱了,但是也让不少人亏钱了。

这个时代的阿美,正在从制造业工业大国慢慢的转为金融大国。

金融与制造业,看起来是相辅相成的,其实也互相矛盾。

当你炒股一天赚了你上班几年的钱,绝大部分人都没办法抵御这种诱惑。

这也是为什么东方某些国家的股市,谁进去都要被割,就是因为一旦金融化之后,制造业基本就完了。

而且当时东方某些国家的货币没办法与阿美的货币比较,一旦金融化,那么巴西就是例子。

巴西在七十年代,制造业十分发达,造船,飞机这些高端的制造业在当时很有实力。

这些都是二战时候,欧洲还有阿美外溢的订单产业。

二战之后,订单萎缩,制造业艰难,所以巴西就跟着阿美搞起了金融化。

当然,在当时的巴西看来,跟着阿美走肯定没问题,摸着阿美过河。

可惜的是,阿美的金融化,是依托它的货币。

巴西什么都没有,而且巴西地理位置注定了是阿美的后园,所以巴西的结果早就注定了。

摸着鹰酱过河,也得有那个实力,没有那个实力的,就被鹰酱直接埋了。

阿美的一部分报纸,报道李松被杀手刺杀未遂,还附带了李松的生平经历,着重描述了与波音公司的矛盾。

其实阿美大部分民众看到这个标题就猜测是波音干的。

没有人比阿美自己人清楚资本家能做出什么事情。

而且还有些报纸引用了李松的话,把自己比喻成脑洞大开的肯尼迪。

肯尼迪被刺杀的事情,在阿美有很多论调,大部分都认为是美联储干的。

而且肯尼迪家族在后面的很多年,整个家族死了不少人,这在很多民众看来,就是资本家做给别人看的。

就是在警告所有人,不要碰不该碰的。

波音公司知道了这个消息,新任总裁心里也嘀咕:“难道是哪个股东这样做?”

新任总裁当然知道波音公司这些股东都是什么人,这些股东在阿美有多大的影响力。

波音公司最近的确被李松折腾的不要不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