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言罢,叔孙通將原本准备好的麵条放入锅中煮著,又道:“知道你在咸阳当值,要到深夜才回来,老朽年纪大了吃不完这么多面,留著一些给你吃。”
章邯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又接过叔孙通递来的一碗热水。
热水入口还能感觉到热水流过自己的肠胃,至少不觉得这么冷了,章邯又道:“过些天,天就暖了。”
叔孙通將煮好的面捞出来,又拿出筷子端给章邯。
章邯大口吃著面,又往口中添了几口萝下。
见人吃著,叔孙通再一次抱起小狗,又坐了下来,这一次坐得距离章邯远一些。
因章邯这人吃东西还是老样子,食物入口时,汤水横飞,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这样,从河西走廊回来也没有改过。
“今天公子与老朽说了一件事。”
章邯咽下口中的面,疑惑道:“公子说什么了?”
“以前公子一直在寻找治国之法,但公子说这个世上根本没有一劳永逸之法,一劳永逸的治国之法是不存在的,唯有面对治国之困难,年年修补年年改正。“
章邯道:“很多年前,皇帝也说过这种话,但不是说治国,而是说修渠。”
叔孙通道:“小公子亦聪慧,好学且谦逊,他是太信任老朽,换作別人——他不会將想法告知他人,而是留在心底。”
章邯已吃完了一碗麵,將碗筷放在一旁,见还有一些茶叶蛋,也拿起一颗,虽说已放凉了,但吃著一样很香。
叔孙通道:“其实小公子说的不尽然对,人与人之间,谁也不会成为谁所设想的样子,这天下所有官吏都不会成为小公子所设想的那样,人——不是一尘不变的,所以呀——
少不了爭斗,少不了叛乱。“
老夫子又说了一句很悲观的话。
“这话要是被小公子听到,小公子会不高兴的,毕竟是这孩子追寻这么久才找到的答案,老朽依旧只说给你听了。”
章邯板著脸没有多言。
叔孙通拿给章邯个小陶壶,又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章邯困惑道:“这什么?”
“这是酱油。”
言至此处,见章邯还是一脸的不解,叔孙通又道:“前些天宫里有人送来了一道菜,那道菜叫做红烧肉,他们说其秘方就是这个酱油,老朽吃不完这东西,太咸了。”
章邯打开小壶尝了一口,道:“是有些咸。”
叔孙通接著道:“你可知,此物有何用处?”
章邯道:“喝的?”
叔孙通摇头道:“有了此物可用来烹煮食物,这些年渭北的豆子接连丰收,关中的粮仓堆满了豆子,这些豆子就是用来酿造酱油的,只要有人酿造酱油就有作坊。“
章邯蹙眉道:“河西走廊也该多种一些豆子。”
“河西廊能种多少豆子?”
“很多,河西走廊夏季能种豆子,在秋季之前就能收,那里的白昼比关中更久。”
叔孙通平日里不喜章邯的礼数,但对章邯的见解还是肯定的,这个將军什么都会,除了礼数差了一些。
叔孙通暗示得很明显了,章邯道:“我可以帮著建设酿造酱油的作坊。”
说了这么久,终於听到了自己想听的话,叔孙通舒坦地长出了一口气。
翌日,章邯早早就睡醒了,今天没有去咸阳当值,正值他轮休,就留在了县里帮著一起建设作坊。
当初在西北戍边多年,如今又在咸阳任职,回来之后章邯在县里的声望依旧很大。
章邯大將军振臂一呼,县里的人们就纷纷聚集了起来。
稂不喜穿太学府的黑袍衣裳,而是穿著打著补丁的粗布衣裳,他看著人们建设作坊的场景,面带笑意,又对身边的夫子隹,道:“不去太学府,我也不懂你们太学府的那些事。”
夫子隹道:“我能教你。”
稂咀嚼著肉乾道:“这肉乾好吃。”
“北送来的肉乾,多到边军能当粮食吃。”
稂之所以觉得好吃,是因当初在长城与匈奴人打仗时,就常吃这种肉乾。
夫子隹不耐道:“你究竟去不去太学府?”
“不去。”
稂回答的十分果断,“这么好的衣裳我就不穿了,我习惯了这身破衣裳。”
夫子隹如今鬚髮整齐,一身黑袍,整个人十分精神。
而稂,长发有些乱,身上的衣裳像是穿了很多年没有换了。
夫子道:“你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可不会再有了。”
稂慵懒地躺著道:“我习惯了平时鬆散的生活。”
“我给你安排个书舍,你以后接著教书。”
“多谢。”稂依旧看著眼前热闹的景象,带笑意。
有孩子跑来道:“夫子,大將军说等作坊上了梁,就给我们做羊肉包子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