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太子终究是太子,做不了皇帝能做的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此时此刻,暖阁里温暖如春,与室外的冰天雪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薛国观只呆了一会儿,脸上的神情便稍微缓和了一些。
朱慈烺也没有急着询问他前来所为何事,只是让他坐下,然后就静静地坐在一旁,耐心地等待着开场。
很快,薛国观便稳了稳心神,恭敬地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老臣此次前来,是为了安抚南方势力一事。”
他的声音虽然有些低沉,但却透着一种坚定和沉稳。
朱慈烺听到这话,微微点了点头,随后目光紧紧地盯着薛国观继续问道:
“你们想出了什么法子?”
薛国观没有犹豫,直接说道:
“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请陛下南巡,以安抚南方势力。”
“南巡?”
朱慈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消失不见了。
说实话,薛国观提出的这个办法,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因为这种事情在史册上并不少见,每逢地方不靖,或有强藩巨室心怀异志之时,常有天子銮驾出巡,名为抚慰地方,视察民情,实则是展示皇权威仪,震慑不臣。
这既是告诉那些惶惶不安的百姓,天子并未弃他们于不顾,更是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帝王之眼时刻注视,莫要轻举妄动。
比如秦灭六国后,原齐国、楚国等地的贵族势力仍在暗中活动。
秦始皇通过频繁巡游,尤其是前往原六国核心区域展示秦军的威严,震慑潜在的反叛力量。
再比如当年的英宗皇帝朱祁镇,在历经“夺门之变”重登大宝之后,为了安抚南方官绅和勋贵势力,也进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南巡。
经此一行,原本有些浮动的人心迅速安定下来,南方局势得以彻底稳固,此后数十年间,再也未曾掀起过大的波澜。
这一招,可谓是成本极高、但效果也极其显著的帝王心术之一。
就在这时,炭盆里的火苗又窜高了一下,将朱慈烺半边脸庞映得有些明暗不定。
他沉吟着,仿佛在仔细权衡此计的利弊。
暖阁里静得能听到雪扑打在窗棂纸上的簌簌声,以及薛国观因为紧张而略微加重的呼吸声。
片刻之后,朱慈烺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波动。
“薛阁老此议,倒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薛国观低垂的眼睑。
“请父皇御驾亲临南方,凭借父皇之天威,确实足以安抚一波人心,让那些心怀观望者知所趋避,不敢再有什么异心。”
然而他的话锋随即一转,嘴角边竟勾起了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带着几分探究意味说道:
“不过,阁老为何只提父皇?难道由本宫代父皇南巡,就不行吗?”
薛国观听到这话,先是一愣,白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抖动了一下。
他显然没料到太子会如此直接地提出这个问题。
但他毕竟是久经宦海的老臣,深知在储君面前,有些实话说出来或许不中听,但遮遮掩掩、避重就轻,反而可能招致更大的猜疑。
随后他深吸了一口气,最终硬着头皮言辞恳切却又无比直白地回道:
“启禀太子殿下,老臣斗胆直言,还请殿下恕罪,若是殿下以南巡,恐.恐怕根本无法震慑住南方的那些势力。”
他略微停顿,观察了一下朱慈烺的神色,见朱慈烺并无恼怒之意,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便继续说了下去,语气更加沉缓。
“究其原由,只因殿下您终究是东宫储君,而非九五之尊,名分未正,威权便有不及。”
“南方那些督抚、勋贵、乃至盘根错节的士绅豪强,或许会敬畏陛下,因为陛下是天下共主,手握生杀予夺之最终权柄。”
“但对于殿下您.”
薛国观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不得不说,薛国观这番话在这个极度讲究君臣纲常的时代,确实有些近乎“大逆不道”的味道。
因为他直指太子并非皇帝,无法行使皇帝独有的权利。
然而朱慈烺听在耳中,心中却并无半分怒气,反而掠过一丝淡淡的欣赏。
因为他知道,薛国观说的是实话。
尽管他凭借一系列手段早已牢牢掌控了京城以及京城附近的兵马,在事实上形成了强大的力量。
但这一切,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南方各方势力未必清楚底细。
他们或许还认为大明能有今日,完全是因为崇祯的布局。
在他们固有的认知里,太子终究是太子,即便监国,也仍是“代行”,与真正的帝王有着本质的区别。
换句话说,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能够真正从名分和心理上震慑住南方、使其不敢妄动的,只有他的老子崇祯,而不是他这个羽翼虽丰却尚未真正君临天下的太子。
不过坦诚而言,对于“南巡”这个提议本身,朱慈烺内心确实颇有几分意动。
倒不全是出于政治考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个人情绪在其中。
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他绝大部分时间都困在这宫墙之内,每日面对的不是堆积如山的奏章,就是各种错综复杂的朝堂争斗。
要么就是去打仗!
京城虽好,但待久了,难免觉得有些气闷无聊,他也想亲眼去看看这大明真正的财富重地、人文荟萃的江南究竟是什么模样,想去亲身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更重要的,他心中有一张庞大的蓝图,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变革,其试点和根基恰恰都在南方。
毕竟经过这两百多年的相对承平,南方无论是在政治向心力、军事建设还是经济结构上,都与作为帝国头脑的北方产生了一定的疏离,他必须要趁此机会,好好对其审视、整顿一番。
思绪如窗外飞雪般纷扬,朱慈烺端起手边已经微凉的茶轻轻抿了一口,带有温度的茶汤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暖意。
随后他放下茶杯,看向薛国观,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既如此,薛阁老顾虑得也有理,那么不如采取一个折中之策,由本宫陪同父皇一起南巡,如何?”
“啊?这”
薛国观闻言,瞬间就慌了神,一直努力维持的镇定表情出现了一丝裂痕。
因为这个提议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按照大明朝世代相传的祖宗家法,皇帝和太子作为帝国的正副核心,绝不能同时离开京城,必须有一人留守,以镇守中枢。
若是天子与储君一同离京,国本空虚,万一有个闪失,那简直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嗯.
薛国观似乎是年纪大了,所有忘记了之前松锦之战的时候,朱慈烺就是和崇祯一起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