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现在已经十万户移民了,那保守估计就是三四十万人口。

这样发展下去,澎湖人口很快就能突破百万。

那这样澎湖很快就要设府了。

就在这个时候,胖鸽子又飞进了书房。

苏泽为了方便胖鸽子进出,专门在书房的窗户上设置了一个供它进出的单向窗,现在这胖鸽子已经不敲窗户,直接飞进书房了。

飞进来之后,胖鸽子落在苏泽的笔架上,一双斗鸡眼看著苏泽。

苏泽无奈苦笑,这鸽子是越来越挑了,似乎是米吃腻了,又开始吃上杂粮了。

苏泽摊开装有杂粮的布袋子,胖鸽子这才伸出腿。

打开信笼,原来是山西学政林秉正的来信。

这位前房山县令,现任山西学政,是苏泽奏疏推荐才得以升迁的,这之后他和苏泽就常有书信往来。

山西作为最早开徵商税的省份,也是最早一批开始学政改革,开设小学的省份。

大明山西一共有四府二十州七十七县,林秉正的工作成效显著,已经在所有的府城都设置了小学,在二十个州设置了卫所小学,七十七个县中,也有三个县设置小学。

按照苏泽的《蒙学教育议》,每个县设置小学,招募十岁的孩童读书开蒙识字。

小学十四岁毕业,毕业生可以尝试升入国子监、武监和水师学堂的预科,或者继续在本地求学参加科举。

山西最早的一批小学生,现在已经十二岁了,已经完成了过半的学业了。

林秉正在信中说了小学的成绩,但是也说了小学的问题。

那就是最初招募的寒门子弟,失学輟学的比例还是太高了。

原因还是很简单,对於贫寒人家的子弟来说,十岁已经算是大半个劳动力了,即使朝廷提供了小学的伙食,不需要这些家庭供养,但是失去这大半个劳动,对於很多家庭还是难以接受的。

而且小学和考秀才不同,小学之后还有预科,然后才有机会进入国子监武监。

光是小学毕业的文凭,没有任何的特权。

很多家庭都是在上学半年或者一年后,开始反对让孩子继续读书的。

林秉正在信中也很忧虑。

他知道苏泽设立小学的初衷,就是为了利用蒙学来打破阶层的固化,让寒门也能有一个机会。

可现在仅仅是小学,就有这么多的寒门子弟輟学失学,这其中还有不少林秉正亲自见过,认为是不错的读书苗子的,也因为各种原因失学了。

林秉正还提到另外一个问题,山西很多地方僱佣童工现象严重,不少失学的学童被迫成为童工。

特別是一些煤矿,由於矿井挖掘越大越容易坍塌,所以很多煤矿僱佣孩童下井挖矿。

这种矿童的际遇可以说是相当的悲惨了,可和房山矿山奴工的问题不同,这些矿童並非是被贩卖过来强行劳动的,很多都是被父母亲手交给矿场的。

这种童工在山西被视作家庭內部的事务,就不是官府可以介入管理的了,一旦官府要管理,矿场都能拿出全套的僱佣协议,地方官府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苏泽嘆气,在工业发展的时期,童工都是无法迴避的一个问题。

苏泽也清楚,这些家庭自然也有自己的难处,而且很多家里並不认为让十岁的孩子去工厂干活是不对的事情。

在农业时代,十岁的孩子下地干活,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很多时候,十岁孩子已经可以承担大半个劳动力的农活了。

童农才是农业时代的常態,而童工是进入工业时代才出现的新事物。

甚至別说是童农了,就是童妓也是古代社会的常態。

杜牧不就写过,“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十三岁被父母送出去当歌妓,诗人都是习以为常的,甚至还要写诗称讚年轻貌美。

但是苏泽却知道,农业和工业是不同的。

所以问题不在於“童”,而在於“工”。

农活虽然也辛苦,但是和工厂做工的危险性是不能比的。

煤矿对於成年人来说都是很危险的,更不要说是孩子了。

这个年代的各种机器也都是的,很多机器操作不当就会出事故,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就是非死即残。

而且以往给家里干农活,毕竟还是自己的孩子,也不会过渡的压榨。

但是在工厂就不一样了,工厂主是不养閒人的,当然是拼尽全力压榨。

苏泽从林秉正的信中知道,有些煤矿每天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时辰,有些童工六个时辰都要在矿井下作业,劳动强度非常的大。

苏泽放下来信,他刚刚抽出一本空白奏疏,最后又放下。

童工问题不是一条法令可以解决的。

还是观念问题。

还是那句话,在工业时代之前,儿童都是要干活的,所以很多家庭不觉得將孩子送到工厂是错的,甚至孩子本人也都是这么想的。

贫苦的百姓本身就生活在温饱线上,缺乏劳动可能就会饿死,让孩子当童工也许是无奈之举。

工厂主也不觉得僱佣童工是什么可耻的事情,甚至有的工厂主还觉得,自己给了这些孩童工作,让他们得以餬口,反倒是一件善行。

苏泽拿起林秉正的信,找到了报馆的罗万化。

罗万化看完之后,首先也是义愤,他问道:

“子霖兄要我做什么?”

苏泽说道:

“童工问题首先是经济问题,是百姓难以餬口,所以才要让孩子干活。”

罗万化点头。

苏泽又说道:

“其次是观念问题,世人不觉得輟学去当童工是什么不对的事情,甚至童工本人都是这么想的,还有人將比十岁更小孩子也送入工厂。”

“所以要正本清源,还是要先解决观念问题。”

“所以我想请一甫兄將这些问题刊登到报纸,先引起社会討论,再想办法引导舆论重视童工问题。”

罗万化明白了苏泽的意思,他立刻说道:

“子霖兄!义不容辞!”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同时穿越从尊者大帝开始

我就要玩亚索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江东一枝花

猎魔人:基里曼大师拒绝女术士

羊鼎天

县令起步,我在仙朝当天官

老吴仙长

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

普通的红豆

开门啊老乡,自己人

以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