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警觉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534章 警觉
问题又聊到了极关键处。
甚至刘麒麟能聊到这个“症结”,都让许晨感到巨大的惊喜。
同时,也再次为刘博士的超前眼光感到惊异。
许晨甚至有些怀疑,面前的这位刘博士,会不会也是重生或穿越过来的人?
刘麒麟:“‘电动汽车’想要做成目前汽油、柴油车的规模,目前和未来最大的问题,可能便是储能、充电问题。
毕竟不是电动自行车这种小电瓶……”
“类似中石油、中石化的模式,未来是需要电力储能、供能基础设施提供方的。
不过这类基础设施,大概率还是会在电网的手里。
这类基础设施涉及国家安全,寻常的民间企业,也不可能有能力做铺满全国的充电网络。”
“还有一个未来的‘技术黑匣’,也是制约电动汽车行业的关键。
我们还无法预见,接下去十年、二十年,电池技术或者充电技术,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许晨见话题已经如此深入,便开口道:
“刘博士真的是洞悉未来。
其实对于‘晨风科技’来说,未来除了做‘电动汽车’生产方之外,也便还有另一个选项。”
刘麒麟:“什么选项?”
许晨想了想话术,开口接着道:
“燃油车背着油箱就能跑了,电动汽车却是需要背着电池的……
刘博士刚刚说的‘技术黑匣’,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电动汽车都是要背着电池上路的。
至少在几十年时间之内……”
刘麒麟愣了愣,似乎明白了许晨所指:
“而且以目前的电池技术以及未来趋势看,电池成本会是整车造价中非常巨大的一块……”
他顿了顿,皱眉琢磨了下接着道:
“你这么说……”
郭亮已经更加云里雾里了。
感觉刘博士和小许总,已经开始打哑谜了。
许知泉在一旁默不作声,又默默叼上了一根烟,却似乎听出了一点端倪。
许晨接着道:
“目前国内各大汽车主机厂激烈竞争,但像博世这样的集成方案供给方,或者福耀这种玻璃供应商,都几乎是稳赚不赔的。
他们藏在车企后面,但其实奔驰、丰田、凯迪拉克……每台车子里,他们都能赚到钱。”
许知泉抽了口烟:
“你的意思是,未来可能是各大电动车厂激烈竞争,但都需要采购‘晨风科技’的电池?!”
许晨笑了笑,心想老许可真是“一语中的”。
郭亮这才恍然大悟,旋即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真像刚刚刘博士和小许总分析的,电动汽车会侵占汽油柴油车的大把份额,那咱们给汽车厂卖电池,可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了!
我听杨主任提起过,说目前北方两家、南方两家的蓄电池供应商,在定价上可都是很强势的!”
其实这个业务方向,许晨先前就考虑过。
毕竟后世的电动车行业竞争格局,重生回来的许晨是看过的。
在未来的一零年代、二零年代,每隔个一两年,便有所谓“新势力”品牌在残酷竞争中倒下。
即使许晨有重生带来的“信息差”作为辅助,也不敢百分百保证“晨风科技”能在电动汽车行业极端激烈的厮杀下毫无阻滞崛起。
这背后涉及的资本、资源博弈,政策变动、市场竞争等等都太残酷了。
但许晨确定知晓的是,未来无论所谓的新能源、新势力品牌如何此消彼长,背后都有一个始终稳固赚钱的行业,还将有一家典型的公司。
便是被称作“宁王”的电池供应方,“宁德时代”。
纯从行业布局的角度,做各家厂商绕不开的电池采购,自然也是一种合理选项、路径选择。
如果许晨没记错的话,“宁德时代”正式组建也是去到2010年、2011年左右了。
那么07年、08年“晨风科技”提前做行业布局做技术积累,也都还来得及。
毕竟此时特斯拉还未上市,整个行业还处在曙光前夕。
国内目前生产锂电池的几家企业,在技术上也没有太明显的先发优势,都是沉淀多年的电池技术。
而从先前的聊天中便已经知道,面前的这位刘麒麟、刘博士,虽然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电机,但其实对全行业最新的电池技术和全球电池业态,也都非常清楚。
刚刚聊到“晨风冰动力”采购的电池时,刘麒麟对目前南北几家电池供应商的情况也是一本清账。
对目前欧美日的电池前沿探索,也掌握最新的技术信息……
刘麒麟靠在椅子上,两臂抱在胸前,皱着眉头细细琢磨。
他又转头看向许知泉,开口道:
“许总,这其实是个很不错的方向。
除非……”
许知泉:“除非什么?”
刘麒麟:“除非许总,还是对‘造汽车’有所执念。”
许知泉愣了愣,旋即爽朗的笑了笑:
“我对‘造汽车’没有执念,我对咱们一起成就一番事业有执念!
况且,只要‘晨风科技’能做大做强,我们再抽出些精力和资源来单独鼓捣点别的,也都未尝不可。
所以一切的前提,还是先做大做强!”
刘麒麟又面色正了正,认真说道:
“只要迎着大趋势,无论做主机、还是做电池,都是有机会做大做强的。
这是关键的路线选择。”
他稍微顿了顿:
“但我们匆匆几十年光***心干事业的时间,可能也就未来一二十年。
时间、资源,可能都只允许我们选一条路出来。
所以,这条路线选择需要论证清楚。”
许晨盘算了下未来几年的行业光景,尤其是明年特斯拉便会发布,而进入2010年后国内的电动车新势力便陆续登场……
“这个路径选择的论证,可能不会留给我们太多时间了。”
许知泉又给自己叼上根烟,微微点了点头。
……
……
不知不觉间,竟是一直聊到了夜里十点多。
四人窝在小包间里,竟是越聊越兴奋起来。
自然当下没有明确的结论,但那些明确的路线选择、考量因素,都已经摆在了眼前。
还有些行业论证与技术推敲,刘博士回去便会着手去做。
而最终的决策,还是会落到许知泉的头上。
老许抽了快要一整包烟,也把刘博士和“许晨老师”给到的方方面面信息,全数理解消化了下去。
而对技术插不上太多话的郭亮,却也听得是兴奋异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