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昭告天下!冠军侯威名传彻!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74章 昭告天下!冠军侯威名传彻!
翌日!
应天城内!
内城与外城的各处闹市热闹非凡。礼部将昭告下发至京兆尹府,这消息一经传出,便迅速在城中蔓延开来。
作为都城,应天自然是率先得知这等大事的地方。
而那宣诏之地,更是早早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百姓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里挤得满满当当,每个人都伸长了脖子,眼中满是期待,他们深知,真正昭告天下的诏谕,必定是关乎天下的大事,谁也不愿错过这见证历史的时刻。
人声鼎沸都不足以形容此刻宣诏之地的人流量。
在无数百姓翘首以盼之中,昭告仪式终于开始。
一位身着官服的官员,手持诏书,神色庄重的走上高台,他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八个字一出口,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更是充满了敬畏之色。
“今,北伐大捷,战果足以振奋我大明子民之心。”
“特令礼部以此昭告天下,鼓舞我大明万民的士气。”
官员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周围回荡。
“数百载以来,北元蒙古铁骑,号称举世无双,无敌于世。”
“昔日,蒙古凭借铁骑之力,强行打开我华夏国门,奴役我华夏子民长达百余年,使我华夏子民遭受无尽的苦难与屈辱。”
说到此处。
官员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更有对昔日的屈辱,而台下的百姓们也纷纷面露悲愤之色,那段黑暗的历史,他们从未忘记。
毕竟大明立国才二十多年。
昔日元庭的暴政仍然历历在目。
纵然如今青年又是一代人,但上一代的人还在,更是叙述过元庭暴政给子孙。
他们深刻知道元庭的残忍。
“如今,我大明以北伐北元为己任,誓要将其消灭。”
“日前,在北元境内,我北伐之军与北元十万铁骑狭路相逢。”
“当时,我大明军队以步卒居多,骑兵数量远不及北元,在兵力上处于劣势,难以与北元铁骑正面抗衡。”
“然!我大明乃华夏正统,人杰辈出。”
“冠军伯兼大宁指挥使朱应,以昔日盛唐专克骑兵的龙门阵,重创北元近半数铁骑,极大地削弱了敌军的力量。”
官员的声音陡然提高,眼中带着敬佩之色。
此话一落。
冠军伯之名一出。
许多百姓们也不禁发出阵阵惊叹,对这位冠军伯的英勇才智深感钦佩。
“阵后,大宁指挥使朱应率领我大明四万骑兵,迎战近六万北元铁骑。”
“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下,朱应将军悍勇无比,身先士卒,为了我华夏大明的荣耀,毅然以弱击强。”
官员的描述让百姓们仿佛看到了战场上那敌强我弱的情形,更可以想象到那激烈的厮杀场面,这位冠军伯,朱应将军冲锋在前的身影在他们心中愈发高大。
“经过一日的鏖战,朱应将军率领我大明四万骑兵,成功以弱胜强,击溃北元六万铁骑,斩杀敌军近两万,俘获无数。”
“北伐,取得了重大胜果!”
“此战,打破了北元蒙古铁骑称霸天下数百载的威名,打破了他们天下无双之神话。”
“自此,北元蒙古铁骑已不复当年之勇,而我大明之骑兵,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之最。”
“昔日我华夏国门被蒙古铁骑所破,百年屈辱,今日终于得以血耻!”
“冠军伯!大宁指挥使朱应,年未满二十,却拥有悍将之勇力,具备卓越的统兵才能,可谓文武双全,实乃我大明的杰出人才。”
“昔日辽东之战,冠军伯朱应就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辽东诸多坚城被攻克,北元太尉纳哈出也死于他手。”
“今日,他又率我大明骑兵正面击溃北元铁骑,实乃护国之功,扬我大明天威。”
昭告之下。
由礼部拟定的昭告书也对朱应的赞扬毫不吝啬。
经过这等渲染。
百姓们也对这位年轻的将军充满了敬意和崇拜。
“昔时,皇上敕封朱应为冠军伯,以昔日冠军侯之名为勉励,振奋人心。”
“时至今日,冠军伯朱应不负皇恩,再次为国建功。”
“经太子殿下上奏,晋封冠军伯朱应爵位为侯,封【冠军侯】,以此作为恩赏,昭告天下,我大明也拥有了昔日强汉时大破胡寇的冠军侯!”
“今,以此昭告,振奋天下子民之心,共鉴之!”
随着官员宣读完毕,应天城内顿时沸腾起来,台下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甚至是整个应天城内。
围观的百姓们听到这一消息,无不动容万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泪纵横,仰天长叹:“苍天有眼啊!我大明竟能取得如此大胜!”
旁边一位中年男子握紧了拳头,激动地说:“蒙古铁骑昔日何等嚣张,破我华夏国门,奴役我们百载,让无数族人受尽屈辱,今日,我们终于雪耻了!”
“没错!”另一位年轻人附和道:“昔日蒙古铁骑号称天下无敌,如今却被我大明铁骑击溃,真是扬眉吐气!”
“冠军伯朱应,我早就听闻过他的名字。”
“当年的辽东之战,他可是大放异彩,听说他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从一个普通兵卒升到了大宁指挥使的高位,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战功换来的。”
“我有个远方表亲就在大宁边军,听他说,在北疆那些异族眼中,冠军伯就如同杀神一般,夜里小孩听到他的名字都不敢哭。”
“而且据说每次大战,冠军伯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将士们都深受鼓舞。”
“是啊,我大明能有冠军伯这样的人才,实乃我大明之福。这也证明了我大明以军功为先,皇上与太子圣明,只要有战功就能加官进爵,如此公平公正,何愁我大明不兴!”
“你们还在叫冠军伯?如今朱应将军可是我大明的冠军侯了!”
“昔日霍去病大破匈奴,扬我汉家之威,如今我大明的冠军侯也毫不逊色,同样不到二十岁,就率领骑兵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真是壮哉!”
“的确壮哉!冠军侯威武!”
“吾大明骑兵,天下无双!”
“吾大明天威,天下无敌!”
“冠军侯,冠军侯……”
随着讨论声越发热烈,百姓们的更是呼喊声此起彼伏,如汹涌的浪潮般传遍整个应天城。
冠军侯三个字,响彻整个应天城内外。
这欢呼声如同层层音浪,一波接着一波,向着整个城池扩散。
哪怕是身处皇宫之中,也能清晰的听到这激昂的呼喊。
文渊阁内!
朱元璋原本正专注地批阅着奏折,手中的毛笔在纸上来回舞动。
突然。
一阵隐隐约约的呼喊声传入他的耳中,他微微一怔,手中的动作停了下来,缓缓抬起头,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随着那呼喊声越来越清晰,他的老脸上渐渐露出动容之色。
“朱应啊!”
朱元璋喃喃自语道,眼中神色复杂:“咱儿子可是为你求了一个天大的殊荣啊。”
“二代冠军侯之名以后将伴随你身,青史永存。”
“希望,你不要辜负咱儿子对你的期望,否则,咱是真的不会客气的。”
显然。
对于此等涨臣子威望,天下宣诏之事,朱元璋始终还是有些担忧的。
而在东宫大殿内,朱标也听到了这阵阵热烈的呐喊。
他同样也在批阅奏折,闻声,他轻轻放下手中的奏折,脸上露出温和而欣慰的笑容。
“冠军侯!”
朱标轻声说道,感慨道:“吾大明也有冠军侯了。”
“以此战果为激励,今日是应天,他日便是我大明天下。”
“昔日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战功卓著,却遭天妒。”
“孤的冠军侯朱应,定会在大明长存,拱卫吾大明天下。”
“孤相信,孤的选择不会错的。”
朱标的眼中充满了自信与坚定,对于这一昭告,他不后悔。
甚至于。
他可以预想到为何朱应继续为大明立下更多战功的场景。
此刻!
朱府内,同样也是一片沸腾的景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