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635章 火船自走陆上行舟

大明北面的疆域着实太大了。

奴儿干都司那就是方圆上万里。

如果再彻底荡平瓦剌部并拿下瓦剌部北面一直到西伯利亚汗国的地盘,那就是两三万里方圆。

这么大的疆域,那不可能光靠着水师舰船绕着海岸线转圈来镇守,中间那肯定也要修筑卫城镇守。

他们也不可能放着中间两三万里的资源不要,到时候他们肯定要是要派人去开采矿藏乃至木材等资源的。

问题,这中间动不动就是上万里的距离,怎么转运人马和粮草辎重呢?

这会儿陆上转运用的大多是马车,马车一天最多也就能跑一百多里,一万多里就得跑一百余天,两万多里就要跑两百多天,打个来回就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这么转运明显不行。

可以说,超过万里的距离用马车转运就不大现实了。

那么,怎么办呢?

小朱常洵的问题让万历猛然间想起一个东西,那就是火车和铁路。

如果能把火车研制出来,然后利用铁路纵贯北面硕大的疆域,那转运人马和粮草辎重就方便了。

大明北面硕大的疆域的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那也相当的丰富,如果能把铁路修通,转运矿产乃至木材也方便了。

火车和铁路可以说至关重要,对于陆上疆域越来越辽阔的大明来说,其重要性那就跟蒸汽轮船差不多。

这么重要的东西,得赶紧研制出来才行。

宋应星正好还有空,交给这小家伙来研制应该没什么问题。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长庚,蒸汽轮船的原理你完全明白了吧?”

那个其实很简单,还没织布机复杂呢。

这等于是在考校,他也不用谦虚。

宋应星很是干脆的点头道:“微臣都弄明白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提点道:“你想想,水中的火船能自走,陆上能不能行舟呢?”

陆上行舟?

宋应星闻言,不由双眼放光。

如果把飞梭船开陆上来会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因为按以往的惯性思维,船那就是在水里走的,谁会想着把船开陆上来。

他细细想了想,又有些无奈的叹息道:“万岁爷,陆上行舟怕是不行。

因为锅炉加上蒸汽机最少上千斤,锅炉里面再加上水那就是几千斤了,如果再算上煤和船体本身的重量,那就是上万斤了,如果再带上人马和粮草辎重,那最少是几万斤。

这么重,那轮子肯定得全换成百炼钢的才能承受得住,问题,轮子承受得住这么重的东西,地面承受不住这么重的东西啊。

马车拉几千斤的东西那轮子都会陷进地里动不了,更何况飞梭船本身就带有几千斤重的蒸汽机和锅炉。

百炼钢的轮子一上路那就会陷进地里,除非我们修筑铁板路,也就是把路上都铺满厚铁板。

万岁爷,如果要承重数万斤以上,那铁板最少得两寸厚啊,那一块丈许方圆的估计就有几千斤上万斤。

而一里是一百五十丈,我们要修这种铁板路那最少也得修个十丈宽,这么算起来,一里就得上千万斤的铁。

万岁爷,我们不可能拿这么多的铁来修路吧?

而且,我们现在一火熟铁的产量一天也修不了几里。”

你真是个天才。

铁板路你都能想到!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继续提点道:“长庚,我们不用把地上铺满两寸的铁板。

我们只需把铁轮子下面铺上铁轨道就行了,铁轨道你知道吧?

避暑山庄那边锻造五百斤和一千斤炮管的作坊你还记得吗,那钢梁就相当于铁轨道,只不过上面的小车是用人力拉动的。”

哦,我明白了!

宋应星闻言,那又忍不住双眼放光道:“万岁爷英明,那钢梁一丈长也就千来斤,一里长也就需要十五万斤,两根也只需三十万斤。

如果用一火熟铁铸造那种铁轨,我们一天产的一火熟铁那最少能铺上百里的铁路,这办法的确可行。”

其实,铁轨没那么粗。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解释道:“你看到的钢梁是悬空的,下面没有东西垫着,所以得铸那么粗,要不然就会被压弯。

我们铺铁轨是铺在地上的,下面有东西垫着,根本就不用铸那么粗,一半粗都不用。”

有道理啊!

宋应星闻言,不由得兴奋道:“万岁爷,您的意思,我们一里路大致铺上十万斤重的铁轨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