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90章 烽火江东

广明元年,长安朝廷得浙江西道奏报,黄巢兵势复振,聚兵至二十万,扫荡饶、信、杭、宣、歙等十五州。

好嘛,比起此前荆南节度使王铎得到的敌兵五十万消息,到底缩水不少。

倒不全是地方夸大敌情。

江淮是唐朝赋税重地,赋敛沉重,民不堪命,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加上此前蝗旱之灾大作,越发激化了民众对朝廷的仇恨。因此黄巢此番转战至江东,江淮之地,一时豪杰蜂起。

这些被官府称作“群盗”的势力,固然多有亡命之徒,但大部分只是地方自治武装,占住自己家乡一片地,杀戮或驱逐朝廷任命的官员,拒绝往上缴纳赋税。

这些响应黄巢的人马,数量实难统计。

之前襄阳节帅刘巨容上奏,说黄巢被他打得大败而逃,已经不足为患。朝廷也把主要精力,用在镇压在代北造反的风帅李国昌上面。

中枢当然不可能全信刘巨容的自吹自擂,但两头起火实在难捱,终要分个主次。眼见着李国昌快被镇压下去了,谁想到东南局势,一下近乎彻底糜烂?

在浙西响应草军的,甚至有雷帅高骈的旧部。

乾符六年,也就是去年年底,高骈由镇海军节度使调任淮南节度使,加检校司徒衔。

按照规矩,节度使移镇,只能带亲卫之兵,高骈原先的部曲,大部分都留在了浙西。

此前高骈从西川调任镇海救火,由于镇压袁昌、王郢以及阻截黄巢的需要,朝廷特许高骈带了大批旧部上任。黄巢进了岭南,马上让高骈移镇,其实颇有明升暗降,夺其兵权的味道。

朝廷的制衡之术,大抵如此。制衡来制衡去,防住了自己人,事情却搞得一团糟。

时任镇海军节度使赏罚不明,军人不服,不仅面对草军横行,无能为力,有些军官干脆占据驻地,响应草军。

有道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朝廷任命的节度使,大多是酒囊饭袋,如此不足为怪。

宰相里边最有能耐的郑畋此前定计借南诏兵救广州,结果行动失败,已经失势坐了冷板凳。天子李儇和另一位宰相卢携商议,做出补救措施。

一是拜高骈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赋予其“传檄征天下兵”的权力,又调昭义、感化、义武等方镇兵马驰援淮南。

二是调泾原节度使周宝为镇海军节度使,去浙西整顿残局。武宗皇帝在位时,周宝和高骈都隶属于右神策军,由于周宝年长于高骈,高骈曾“以兄事之”。朝廷希望两人能再次通力合作,处理好东南的危局。

周宝担任泾原节度使时,以擅长屯田著称,曾经积攒粮食达二十万斛,因此号称良将。

但浙西蜂起的群盗并不太买这位“良将”的帐,如柳超据常熟,王敖据昆山,王腾据华亭,宋可复据无锡,这些都是膏腴之地,却被群盗占据,相当影响方镇的财赋收入。

群盗并不见得一定会和草军直接配合,但他们无疑有着共同的心声——咱们不想给上边交税,已经很久了!

江东之地,一般被认为民风软弱。但百姓为了不交税,照样敢和官府玩命。

周宝派去征讨的丘八们,往往看见黑压压一片本地人,男女老幼全排在城墙上,男人披甲持矛,女人小孩则抱着石块,从八岁娃娃到八十岁的老头儿,人人眼里都是杀气。

看到这架势,士兵心里就得掂量掂量,上头一年才发几吊钱啊?值得和这帮人拼命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明神探1546

兴霸天

大圣座命

竹上猪猪

韦小宝玩转三国

蓬莱贝二

菇真人

菇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