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45章 旧日重现
泰山主峰玉皇顶,旧名太平顶,即秦皇以来,历代帝王封禅之地。因本朝崇道,玉皇崇拜兴起,山上修有玉皇殿,因此更名玉皇顶。
沿着蜿蜒山道,登上巍峨高峰,朱温与田珺望着眼底云海翻腾,群峰遥拜。抬头则是碧天如洗,霞光万丈,满目光明。
登山之时,云雾遮目。到得高峰之上,横亘山腰的云雾,却尽在脚下。
大唐四帅,威震天下,被世人目为不可战胜。但朱温自投黄巢后,与同袍们舍身奋战,已击败了其中的雪帅与焰帅。
“看似无敌的四帅,也不过是任由后来人超越的半山云雾罢了。”朱温在泰山之巅,发出这般感叹。
才击败的明教王百羞,虽是强敌,又怎能与四帅相比?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而朱温,此刻真正感受到了孔夫子昔日登临的心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他扬首望天,睁大双眼,以目光与烈阳对视。
灼灼的日芒,令他眼中刺痛,胸中野心却在熊熊燃烧。
泪水缓缓从他眼中流淌出来。
这种感觉很好,因为朱温已经很久没流过泪了。
这泪,正能反映出他心中的激荡!
田珺不知道朱温为何要以目光与太阳对视。
这本是笨蛋也不会做出的行径。
但朱温痛快的神情,让她突然有了情绪上的共鸣。
这才是朱温在吊儿郎当外表下的本质,雄心万丈,野心勃勃,甚至敢与太阳针锋相对。
这种桀骜,或许看上去狂妄且愚蠢。
可历史上建立不朽功业之人,谁早年没有这股拼劲?
大唐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在太原起兵时,也不过是一个狂妄桀骜的少年罢了。
“咱们要不要在这里亲热?”田珺贴了过来,揽住朱温臂弯:“人家的初吻还在呢,这是个尝亲嘴滋味的好地方。”
率性大胆的言语,让朱温不由为之心动。
“且不说历代帝王都在此处封禅。当年王盟主在玉皇顶上,击斩魔君乔北溟,咱们若在此卿卿我我,未免是对盟主英灵无礼。”
田珺扁了扁嘴:“王盟主就义可不是在这里,死的是那个魔君。咱们在这里亲热,等于在魔君坟头踏歌起舞。魔君泉下若有知,一定气得胡子都歪了。”
朱温大笑起来:“珺妹你说得倒也有理。”
正在这时,负在背后的大夏龙雀宝刀,却发出一声高昂的锐鸣。
朱温陡然感应到了什么,将目光投向道旁的一块巨石。
巨石上有一片漆黑的血迹,竟已渗入石内,哪怕多年来风吹雨淋,血迹依然鲜明如初。
“不要说话。”朱温捏了捏田珺玉手,而后闭上了双目。
巨石上的血迹却在眼前越发清晰,竟化作一片殷红。
一幅幅画面顷刻从黑暗里涌出。
一位二十岁上下的少年人昂然而立,却遍身伤痕,衣袖已经破碎得只剩一道道的碎布。
对面的魔君年过六十,须发皆白,眼神凶煞,身后竟有淡淡的黑色魔气翻滚。
大夏龙雀凶刀在魔君掌上焕发出接天的血芒。
“小子,你还是坚持只用一双肉掌,与老夫对战?”魔君乔北溟衣袖鼓荡,眼中精光闪烁,如要化为实质。
“覆水难收,弃剑如遗。在下已于两年前弃剑,便再无重拾之理。”少年时代的王仙芝遍体鳞伤,但已有了绝代高手的傲气。
朱温本以为四十年前,王仙芝与魔君乔北溟的那一战,该是一直占着上风才对。
但自血迹中感应到的画面看来,王仙芝竟一直被魔君压着打。
想来也是,王仙芝纵是百年不遇的旷世武学奇才,但昔年的魔君,却比他多了四十年以上的修行。
这道天堑究竟是如何被填平的?
当年只有二十岁的王仙芝,又是怎样在绝境中创造奇迹?
朱温静静看下去,等待着答案。
乔北溟的身法诡异万分,分出漫天残影,让朱温陡觉一阵熟悉。
王仙芝的章法却一直未乱,镇静的双眸,始终能从漫天的虚幻中,判断出乔北溟的真实来路,予以招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