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494章 权力之爭
朱元璋对李善长是越来越嫌弃了,只不过现阶段还没到无法忍受的程度。
马寻也没必要急著针对李善长,有些事情顺其自然,先將胡惟庸的事情给解决了,或许以后才会考虑李善长。
继续安心在家带娃,儿子其实还很好不认生,女儿这边经过不断的努力勉强不认生了自认为休息好了的马寻再次进宫了,只不过不是去上朝,而是直奔文华殿。
“参见太子殿下。”
朱標笑意盈盈,“舅舅免礼,快些给舅舅看座。”
马寻起身,衝著邓愈和李文忠拱手,“卫国公、保儿。”
这也是马寻的特点之一,他自然知道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只是有些时候习惯成自然。
如果是在奉天殿、谨身殿和华盖殿这样的三大殿,他肯定是称官爵。要是武英殿和文华殿有不太熟悉的大臣,他也是称官爵等。
但是如果是他认为的自己人、熟悉人,几乎就是私下的称谓了。
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这人久不上朝、交际圈子也窄。
要是哪天下朝时候遇著个文武官员滔滔不绝的在说著政事或者拍马屁,马寻很有可能问出您哪位』!
朱標笑著开口,“舅舅,您来的正好,我也正在和卫国公、二哥商量著船只的事情。”'
马寻关心问道,“是海船吗?”
朱標將一份奏疏递给马寻,“德庆侯先前送回来的,他估摸著银山得有数百万之巨。”
百万两白银,这听著就是让人心旷神怡。
更让朱元璋、朱標心神摇曳的,那还是廖永忠等人言之凿凿,这只是粗略的估算,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马寻觉得一点都不需要奇怪,百万之巨听著多,其实也就是不到四十吨,差不多是一百万贯的数量。
这个数字怎么样呢,大约也就是石见银矿巔峰时期的年產量而已。
这个数字根本就不值一提,毕竟石见银矿的產量曾经一度占全世界的白银总產量的三分之一。
邓愈也由衷的佩服,“以前总有人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还是国舅厉害,不只是天下之事都知道,海外之事也瞭然於胸。“
李文忠也跟著说道,“陛下此前令我抓紧督造海船,咱们不只是要派工匠、要派兵,也要输送粮草輜重。”
马寻则关心问道,“这么大一座矿,得有心腹之人去守著才行。再者就是东瀛那边虽然战乱,不过也是有些战力。“
(请记住 閒时看书选 101 看书网,101???????????.??????超愜意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廖永忠坐镇肯定不太让人放心,就算是加上吴禎也不够。
朱標笑著开口说道,“舅舅,我倒是觉得卫国公適合过去,他本就是能攻善守,又有威望、德,您觉得呢?”
邓愈满眼期待的看著马寻,说道,“国舅,我也休整了两年,实在是閒的厉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邓愈可是被马寻看出病来了在休息,要不然打乌斯藏的事情也落不到汤和、傅友德等人身上。
马寻斟酌著说道,“我就是一郎中,这事情还是陛下和太子定夺。”
听到马寻这么说,在场的人都是喜笑顏开。
因为这基本上是意味著马寻觉得身体没有太大的问题了,可以去坐镇要地了。
反正马寻是不可能去坐镇的,徐达和常遇春也不用想。李文忠得留在京城,算起来也就是邓癒合適了。
能力、德行、忠诚等都没问题,去抢银山、抓矿工、做好一系列的事情,邓愈確实更擅长。
至於以后会不会派宗室过去,那其实都很难说。
毕竟年產百万两白银的银山交给宗室镇守,那不是徒增一些风险么。
马寻笑著说道,“先前我在泉州之时要战船,我说怎么这么顺利。本以为是我面子大,得的都是新船。”
邓愈开著玩笑说道,“谁不知道你想要出海打倭寇,那自然得调拨最精锐的水师、派遣最好的战舰。”
这么说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平倭大將军想要打倭寇,怎么也得配些战船啊。
马寻隨即有些感谢的说道,“还是卫国公厉害,我本想著回京后厚著脸皮求个恩典。
到时候再筹措物资,想著明年能出海就算是快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