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隨即他讲了一下自己的留学经歷:“大学毕业后我就直接留校任教了,80年我们学院有个访问学者的机会,由美国的一个基金出资,选三名老师到旧金山的三个大学做访问学者,为期一年,当时对我来说还有一个机会,是去联合国做同声传译,工资高,待遇好,不过我想著去国外大学拿个正式的文凭,所以选了访问学者。”
“访问学者也能拿学位吗?”
“不能啊,但我不知道,那时候啥也不知道,”单伟健自嘲道,“当时给了三个大学选项,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旧金山大学,我一看,斯坦福没听说过啊,也不是美国大城市,再看伯克利分校,一个分校,那肯定最次,所以我就选了旧金山大学。”
听完两人同时笑了出声,他选了三所学校最次的一个,斯坦福是全球顶尖名校,伯克利號称全美第一公立大学,两所高校旗鼓相当,都是美国顶尖大学,而旧金山大学相比之下就差了不少。
这三所大学也是魏红、魏明和丽智分別上的大学,丽智和单伟健还都是工商管理专业。
单伟健道:“其实现在回想,我还挺庆幸这个选择的,在旧金山大学我遇到了很多善良友好的教授,这才有机会拿到学位並深造博士学位。”
当然这里面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单伟健来了之后就没人管他了,得知自己只能旁听,不能拿学位后,他就自己找教授想办法。
“硕士学位要三年时间,但我只有一年,我就请商学院的莫里教授帮我制定了一个一年半就能拿到学分的mba课程计划,然后我试著一年学完,莫里教授还帮我说服了院长,看第一学期的成绩,然后第一学期过后我拿了班里的第一名,学校允许我正式入学攻读学位。”
魏明鼓掌道:“不过一年学完三年的课程,还是很有难度吧。”
他感觉对自家小红都很难。
“是的,即便算上寒暑假,最后也用了一年三个月,但基金会只提供一年生活开销,而且不提供学费,幸好法学院的卡苏夫人和她丈夫菲尔教授暗中资助了我,他们一开始只说是从学校申请的奖学金,等毕业后我才知道是他们个人为我提供了一年半的学杂费,加上我上了法律课,在一家律所打工,赚取了生活费,这才撑过了剩下的半年。”
“真是感人且励志啊,”魏明又问,“这里面肯定还有很多困难吧。”
“其实最大的困难就是让学校同意我延期一个学期,毕竟最初说好的就是一年,”单伟健笑道,“当时需要带我出来的亚洲基金会负责沟通,他们想要直接询问我们学校的意见,我说千万別————”
说到这,单伟健露出一抹狡猾的笑:“我请亚洲基金会的人给学校发了一封祝贺信,就说我拿到了旧金山大学的奖学金,但需要延期半个学期以获得硕士学位,恭喜恭喜之类的话。”
魏明笑著竖起一个大拇指,这人看著老实巴交人畜无害,可绝不是书呆子,脑子灵活的很。
这时候徵求意见有可能被拒绝,但通知加恭喜,你猜学校会怎么说。
单伟健:“后来我们学校电报回了四个字:非常感谢!”
“你是读完硕士就接著读的博士?”
“倒也没有,我用一年三个月拿到了硕士学位,然后回到外贸学院继续教书,当时也犹豫过,毕竟媳妇儿还在京城,我们那会儿才刚结婚,但又想著,其实努努力也能把她一起带出来,所以我就试著投出了博士申请,如果能拿到奖学金我就来,然后旧金山的三所大学都愿意提供全额奖学金,这次我选了伯克利。”
这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非常可观,基本就能把学费和大部分生活费覆盖了,小红拿的就是斯坦福的全奖。
丽智和魏明都没有,丽智没有是她不够格,魏明没有是因为他没有申请,才几万刀,还是把奖学金留给更有需要的学生吧。
去年八月份单伟健重返旧金山,这期间他老婆给他生了个儿子。
他给魏明看了老婆孩子的照片:“接下来我就想著能把老婆孩子也都带出来“”
。
他坦然地跟魏明说著自己的目標,並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
在这里他兼职工作月薪2000美元,在国內是月薪一百多块人民幣。
在这里他吃肉都快要吃顶了,还有轿车开,虽说旧金山的治安不算多好,但此时燕京的治安也同样令人揪心啊。
他在心里反覆做著对比,以证明自己设立的目標没有错。
但他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云淡风轻的魏明一个问题:“魏老师,那你学完之后还打算回国吗。”
“我肯定是要回的,因为我在国內也能赚叨乐呀。”
单伟健羡慕地笑了,是啊,一名作家,他的身体可以在任何地方,只要文字能传到美国,他就能赚美元,享受富足的生活。
至於自己,还是等赚够了叨乐再说吧。
“单老师————”
“哎呀,不敢当。”
“怎么不敢当,你是真当过大学老师,我就是个校工,”魏明笑问,“单老师,你明天要搬家,车子装得下吗,需不需要我帮忙。”
“这怎么好意思呢。”不过他的车子確实装不下,他是想著跑两趟的。
“没事,反正我也要去学校,没住上伯克利的国际屋,去看看也好,你还能给我当个嚮导,到时候我去皇家大道找你,你给我留个地址。”
两人吃了一个多小时,仍觉意犹未尽,魏明的姿態没有高高在上,单伟健说话也叫人如沐春风。
最后这个单还是单伟健买的:“今天你帮我修车,明天还要帮我搬家,所以无论如何也得让我请这顿,以后全都你请总可以吧。
16
好在也不太贵,相对於单伟健的工资来说。
两人在餐馆外分道扬鑣,单伟健想的是果然闻名不如见面,魏明其人颇有人格魅力,难怪媳妇儿说他跟大明星龚雪有事儿。
而魏明想的是人才难得,他回忆著网上看的单伟健的履歷,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韩国財政面临破產边缘,他带领团队收购了韩国第一银行,之后卖给渣打银行,赚取了近十倍利润。
后来他定居香港,成立太盟资本,手握五百亿美元,四处出击,有著跟外表不符的狠辣果决,以擅长抄底著称,不仅拿下了万达,入股了深发展,还是阿里独立董事。
人才难得啊,就是不知能否为我所用。
回到家,魏明打开新装好的电脑,不过想了好久都没有动笔,他已经写好了下本,下下本鸡皮疙瘩系列,累积用英文创作了八本中短篇英文小说,是不是该写点文学性的东西了,自己可是跟阿瑟有约的。
他那个文青的心有些按捺不住了,只是在美国的生活阅歷还是太少了些,希望入读大学后能获取一些有趣的素材吧。
次日一早,魏明开车来到单伟健居住的公寓,他的房东太太见到魏明表现出了难得的热情。
她叫吉恩,是个大提琴手,也是中年单身妇女,可以说是风韵犹存了,她还是第一次见这么高大帅气的亚裔男性,比单有吸引力多了。
然后单伟健告诉她:“这位就是《rightherewaiting》等歌曲的创作者mr.why,你可是经常弹奏他的作品。”
房东太太立即惊讶地捂住嘴巴,並表示他可以给单伟健房租减半,希望他能继续住在这里,然后时不时邀请他的朋友来家里做客。
魏明没想到来美国后第一个吸引到的异性是一个中年文艺女,他谈笑风生地跟房东太太聊了聊对音乐的见解,然后该搬家还是得搬家。
单伟健早就把行李打包好了,穷家富路,他是啥都不捨得扔,再加上自己做饭,锅碗瓢盆不少东西。
隨后房东太太借著跟单伟健拥抱告別的由头还跟魏明抱了一下。
大概也就不到十分钟,他们来到了伯克利的南门。
牌匾上用英文写著“进入这里,人类精神的永恆团结。”
伯克利有四个校门,南门是主校门,也叫萨瑟门,因为进去不远就是伯克利的標誌性建筑萨瑟塔,学生们普遍称之为钟楼。
大学都喜欢建个高塔,斯坦福也有一个胡佛塔。
魏明则想起了他们北大的博雅塔,不过博雅塔没有这个高。
博雅塔37米,其实最初是作为水塔存在的,而萨瑟塔高93米,建成时是世界第三高的钟楼,进学校前开车就能看到。
到了国际屋外的时候,停车费了一些功夫。
到了研究生博士生,生活不再局限於校內,基本都是开车上学,本科生也有很大比例是开车来的。
可学校面积虽大,但伯克利的学生数量眾多,车位总是很紧张,更何况现在是开学季。
搬行李的单伟健对魏明笑道:“如果能拿到诺贝尔奖,在伯克利就可以拥有一个永久的专属车位,魏老师你努努力应该有希望的。”
他指的自然是诺贝尔文学奖,伯克利是全球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几所大学之一,在美国除了哈佛估计就要数伯克利了,不过诺贝尔文学奖在伯克利也是个稀缺货。
“你不是说你的老师曾提名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吗,你加加油也不是没希望。”
两人玩笑著搬运行李,停车的地方距离国际屋宿舍公寓已经有些远了,得走一段路。
中间他们路过了一个校园书店,然后看到了书店上方的横幅,上面写的是英文,魏明稍一驻足就翻译了出来。
中文是: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这,这是教员的语录啊!
见魏明驻足发呆,单伟健笑道:“不用意外,伯克利可是號称伯克利人民共和国,左的很呢。”
(昨日保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