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翻书的时候找到的,你藏的不是很高明的。”
“但我爸妈从来不碰我的书。”魏明走近一些,想看她在看什么。
朱霖指了指正在看的那页:“你觉得我穿成这样怎么样?”
这是一组内衣模特照片,美国的内衣,对于现在的中国女性来说简直离经叛道,布料少就算了,还故意往中间挤,营造一些视觉冲击。
魏明搂着朱霖:“你穿什么样都能把我迷得昏头转向,走,咱们吃饭吧。”
朱霖起身:“刚刚是谁啊?”
“彪子,来给银杏和警长送饭的。”
朱霖一愣:“然后我们吃?”
魏明哈哈一笑:“我已经给它们吃了,咱们出去吃,另外再跟我去一趟友谊商店。”
“买什么啊?”
“买个彩电。”
本来魏明是冲着给团结湖那套房子买彩电的,结果当看到服装区的时候,魏明推了推霖姐:“你可以过去选一套内衣。”
朱霖看着琳琅满目的进口内衣,脸上红霞一闪而过,哼,买就买!
趁着她选衣服的空档,魏明又买了一些吃的用的。
总共了不到两千外汇券,两人回到团结湖,送彩电和安装的随后就到,和安电话的前后脚,就一起弄了。
期间彪子和燕子过来串门。
黄湫燕跟龚樰朱霖都不太熟,但朱霖是燕京人,而且小时候也在什刹海体校学习过,也算是师出同门了,所以显然跟她更亲近一些。
朱霖也积极拉拢魏明兄弟的媳妇儿,想要把她变成朱党。
“我也跟着他们叫你燕子了,”朱霖笑着打开魏明从友谊商店买的国外食品,然后问魏明,“这个孕妇能吃吗?”
“不能,膨化食品不健康。”
燕子刚要笑的脸立即失落起来。
朱霖:“那这个呢。”
魏明:“这叫夏威夷果,可以吃。”
然后她和黄湫燕你一颗我一颗吃了起来,黄湫燕还得知朱霖明天就要去山东拍戏,羡慕不已。
因为肚子里这个孩子的意外到来,她因此错过了好几场重要比赛,服装店的业务自己也不太懂,现在闲得发慌。
本来好不容易能跟同为女性的朱霖聊会儿天,可等彩电和电话装好了,她都没看上进口彩电,就被彪子拉走了。
“家里还炖着排骨汤呢,走啦走啦。”
不怪彪子这么有眼力见,刚刚魏明拼命给他使眼色。
魏明倒不是嫌他们两口子聒噪,主要是今天情况特殊,他迫不及待想看看霖姐买的新衣服了。
再不看明天人一走就真的只能看新衣服了,没有真人模特的内衣是没有灵魂的。
而且魏明要亲自帮她穿上,最后又帮她脱掉。
因为这一环节,两人情绪氛围都很到位,不过这次朱霖非常坚决,明天就要走了,今天说什么也要在家里住。
魏明也没坚持,天黑之前把人送了回去,明天就不送她了。
跟朱霖分开后,魏明立即投入到了《垂帘听政》的剧本工作中,想想过去三天这十来次,女人果然只会影响自己码字的速度。
写累了就去四合院喂喂银杏和警长,几天下来魏明和这一对猫狗关系越处越好,要不是这里冬天有点冷,上厕所也不方便,魏明都想搬过来跟它们一起住了。
孤独的创作过程中,小动物也算是不错的调剂。
魏明拦着银杏,看着警长吃完最后一口小虾米,这才放开了狗子,让它舔了舔盘子。
“行了,今天就到这吧,狗子好好看门,咪咪乖乖守着咱家的古董,别让老鼠靠近,走啦。”
当他回到华侨公寓,门卫老孙头先告诉他:“有人找你,我看人斯斯文文的,就让他进去等你了。”
“多大岁数啊?”
“得有个六十来岁吧?但看着比我年轻。”
魏明点点头,但想不出是谁,上了楼,看到那位访客,仍觉得陌生。
“是魏明同志吧,我是韦韬。”
“哦,韦韬同志你好。”魏明跟这位茅盾先生的儿子握了握手,他算是部队里的文人,有军衔的,现在已经退休了,主要帮着父亲整理回忆录。
韦韬是他的笔名,也是为了故意不让人知道他和沈雁冰的关系。
魏明开门把人请了进去,他这豪阔的大客厅并没有引来对方多大的惊奇,作为在世文坛第一人,官方身份也高,人家住的四合院也不赖。
韦韬脸上始终保持着歉意,一进屋他就先道歉:“魏明同志真的对不住,有个事儿本来一直想告诉你,取得你的同意,但电话一直没打通,今天正好路过这里,我就想着亲自碰碰运气,跟你解释。”
“哦,什么事啊?难道是原稿弄丢了?”魏明首先把最坏的可能说出来,并平淡道,“就算丢了也没什么大事啊,我有备份稿的。”
“哦,那倒没有,”韦韬解释道,“本来前些天父亲已经看完了,但当时在过年,没来得及还回来,恰好文化部的夏衍同志来探望老爷子,巧了,他刚刚看完《收获》的上部,见这里有后续故事,心痒难耐,就想借过去看一看,东西不是我的,本该经过你的同意,可我看夏老也是80多岁的人了,联系不上你的情况下,又不忍拒绝,就借给他了。”
这件事于理不合,于情可悯,魏明摆摆手,表示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夏老也是我非常敬重的文坛前辈,我小时候还学过他的文章呢,别说看了,就算看完不给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韦韬尴尬道:“夏老确实有这个想法。”
“嗯?”
“我今天其实是先拜访了夏老,想问问他看完了没有,然而他只看完了一半,还问我能不能把前面的部分借给别人,有人知道了他手上有原稿,盯上他了。”
能跟文化部副部长来往的人,肯定也不是一般人,说不定还是小说里面提到的原型人物,作为原著作者,这种被盯上的感觉既忐忑又骄傲。
虽然夏老还没有把稿子借出去,不过也是不堪其扰,魏明干脆对韦韬授权:“您让夏老不用有太多顾忌,只要是他认可的人,随便借阅,后面哪位前辈想看也尽管看就是了,这是我魏明的荣幸。”
听到魏明如此大度,而这大度也不像是装的,韦韬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如此自己对病中的父亲也算有个交代了。
有些作家对自己的原稿还是很重视的,如果这名作家将来还有一定历史地位,比如他的父亲,那么这些原稿甚至都可以称为历史文物,是有着极高价值的。
以《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作品的质量,韦韬也相信这份原稿的价值不会低。
他起身对魏明再三感谢,魏明还留他吃个便饭呢。
“不了不了,晚上还要去医院。”
想到茅盾先生已经到了人生了最后的时光,魏明真诚道:“替我向先生问个好,祝他早日康复,重拾笔墨。”
是真诚,但也无奈。
韦韬表示一定把话带到。
等他到了医院,告诉父亲已经见了魏明,以及魏明的应答,茅盾先生嘟囔着“重拾笔墨”四个字。
良久,他对儿子道:“拿笔和纸来,我想写一篇序。”
……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