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泰拉的物资储备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苏武现在一天足以获得23万点以上的灵性。
如此海量的灵性,完全有资格推动所有科研任务齐头并进。
一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
或许即将能够在这片地底深处的世界展开。
生存点和灵性之下。
是被列为战略级的资源。
黄金,白银,以及核燃料。
其中,黄金和白银因为是末世前的天然货币,以及重要工业原材料。
官方和民间的持有量都非常巨大。
在苏武搜刮了大半个东洲的避难所,还有通过全球运输网络,与全世界贸易之后。
其库存总量分别达到了1.2万吨和17万吨。
核燃料则因为其主要持有方,联邦官方和各个大洲级势力的惜售。
还有苏武自己对相关矿场开采时间过短的缘故。
库存只积累下来了4500吨。
这些资源。
就目前而言。
主要用于核电站发电。
其能够产出的电力总量,大约可以供应整个泰拉持续运转六七十年。
战略资源之后,是常规的生产资源。
涵盖了普通和稀有金属,快速水泥,石油等等诸多价值较高的工业原材料。
总库存量约有3.5亿吨。
主要是地震前,依靠陆地运输舰,从东洲其他避难所和矿场基地运输而来。
相对于泰拉的庞大体量。
这部分的物资库存不算太多。
不过考虑到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大规模地制造各种运输舰和供应全球的工业产品。
在仅供避难所内部使用的情况下,已经足够用来做许多事。
最后,是基础生活资源。
淡水,空气和食物。
其中淡水经过沉没前,最后阶段的紧急运输,整体储量较为充足。
日常生活用水,加上分布在公园,水族馆等等地方的观赏用储备水,达到了2亿吨。
基本能满足所有的生产生活需求。
空气则不多不少。
体积约等于避难所内部的可用空间。
在空气循环系统,以及规模惊人的种植园调节下。
这部分的空气,虽说足以长期维持避难所内15亿人口的生存所需。
但想要再像以前那样,把它当做一种无穷无尽的资源。
用于生产化肥及其它工业原料。
基本不太可能。
至于食物。
库存的来自于末世前的冷冻肉类,罐头,粮食等等,总量高达上亿吨。
足以满足整个避难所15亿人口,接近一年的最低生存需求。
而再考虑到在避难所内普及的种植园。
已经有能力提供足够的主食。
这些食物,或许直到半个世纪以后,都未必能用完。
“整体上来说。”
“避难所内部不缺资源。”
“足够安心地待在地下很长一段时间。”
充足的物资储备,让苏武对未来变得更加有信心。
过去一段时间。
苏武一直与灾难抢跑。
试图在灾难抵达之前,挽救更多的人口。
这种粗暴的收纳方式。
分走了他太多的精力和资源。
以至于整个泰拉。
除了急速膨胀的人口规模以外,其他方面的发展都停滞,甚至是倒退了不少。
现在,没有了灾难的桎梏。
是时候开始专心致志地发展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