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第175章 宇野臣服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嘉吉元年(1441年),身兼播磨、备前和美作三国守护的赤松满佑暗杀室町幕府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并在播磨国举兵叛乱,是为“嘉吉之变”。
幕府征召各地大名讨伐,于同年九月攻下坂本城,迫使赤松满祐逃亡城山城,九月十一日,城山城失守,赤松满祐率赤松一族六十九人放火自尽。赤松氏的领地就此转给了讨伐有功的山名氏,使得后者势力逐渐扩大,山名氏与细川氏的矛盾最终引发了“应仁之乱”。此后近百年,城山城一直处于荒废状态,直到天文七年(1538年),尼子诠久东征至播磨,重新修缮此城,并以此为中心,开启了对西播八州的攻略。
白井光胤想法很明确,就是趁着宇野氏新败,将这座可以辐射整个西播地区的城池要过来,以便巩固和拓展在播磨的有效统治。
可宇野村赖不傻,他也知道这座城池的重要性,不然也不会尼子军刚一撤退,便派兵进占接管。
因此对于白井光胤提出的两个条件,其中第一个,宇野村赖表示,愿意将嫡次子宇野政佑送往若狭为质;至于第二个,他恳请熊谷隆直和白井光胤务必退让一步,将城山城留给宇野氏。
不过,此时的熊谷隆直也察觉到白井光胤的用意,考虑到当前武田军急需一座坚城,从而在西播磨彻底站稳脚跟,因此他拒绝了宇野村赖的请求。
“下总守,据我所知,那城山城中宇野军不过两百余,你觉得以贵方现在的能力,能守住那座城吗?”熊谷隆直问道,“如今尼子军撤退,浦上、赤松都卷土重来了,那座城与其放在你手里,不如交给本家,有了我武田军的进驻,浦上、赤松也就不敢觊觎宍粟郡了,你觉得呢?”
听了熊谷隆直这番话,宇野村赖沉默良久,确实,以自己现在的能力,想守住这样一座大城谈何容易,特别是山崎被占领、道路被阻断的情况下。
“即便现在不交给武田家,日后也难免被赤松、浦上夺去吧?与其那样,不如送个顺水人情,让武田家冲在前面。”
想到这,宇野村赖无奈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听两位大人的,将那城山城交给贵方吧。”
既然主要条件达成一致,那双方接下来的对话就显得轻松不少。
也许是为了示好,又或是出于诚心,宇野村赖向熊谷隆直建议道:“两位既然拿下了城山城,何不更进一步,将置盐城收入囊中,那可是赤松家的居城,据我所知,尼子军刚刚撤兵,赤松家应该没那么快回来抢夺地盘。如果能将这座城拿下,对今后经略播州一定大有裨益。”
“应仁之乱”后,出自赤松宗家的赤松政则夺回了播磨守护之职,由于城山城已被摧毁,便在饰磨郡的置盐山修建了置盐城,作为赤松氏新的居城,历经三代当主的建设,最终成为播磨境内规模最大的山城。
尼子诠久侵攻播磨时,在上月城击溃了赤松军,赤松氏当主赤松政村十分惧怕尼子军,便弃城逃往摄津国,这座城由此落入尼子诠久手中。
宇野村赖的这一建议,熊谷隆直予以接受并表示感谢:“多谢下总守的建议,不过在山崎之战后,我便分兵五百前去抢占置盐城了,算下来差不多也该拿下了。”
“大人真是未雨绸缪、料敌在先啊。”宇野村赖由衷地对熊谷隆直表示钦佩。
“下总守过奖了。”熊谷隆直担任东但马三郡的代官已有一年,这期间他按照义重的要求,加强对播磨境内的侦查和刺探,对当地犬牙交错的势力分布和总体形势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因此,在奉命进入播磨后,才能目标明确,抢占先机。
“说到未雨绸缪,我可比不上您呐,那城山城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熊谷隆直笑了笑道。
宇野村赖面露羞赧:“一时凑巧,一时凑巧罢了。”
“您可别谦虚,对西播磨局势不了解,是做不出这等精准判断,进而抢先夺城的。”熊谷隆直客气道。
“本家世代居住在宍粟郡,对西播磨自是较为熟悉,这也算是一点优势吧。”宇野村赖回应道。
“说到这,我有一事想请教殿下。”
“大人请讲,在下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贵方久居播西,不知对作州的情况有无了解?”熊谷隆直算是言归正传了。
“本家领地毗邻因、作,与这两地的豪族国人倒也比较熟悉,不知大人想问何事?”宇野村赖恭敬地回答道。
“我想知道,占据因作两州七郡之地的草刈家,殿下了解多少?”熊谷隆直问道。
“草刈家……”宇野村赖思忖片刻,有点为难地回答道:“不瞒大人,本家与那草刈家并不接壤,因而不甚了解。只知道现任当主草刈加贺守能力不俗,在因作两地呼风唤雨多年,甚为嚣张。”
“不对啊,那草刈家占据的英田、吉野两郡,不是跟宍粟郡接壤吗?”熊谷隆直不解道,他认为两地相邻,宇野村赖应该对草刈氏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占据英田、吉野?殿下怕是被那加贺守糊弄住了。”宇野村赖笑着说道,“草刈家说是占据七郡之地,实际上真正控制的不过三郡,您刚才说的那两个郡,他们只是占据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在菅家党手中,而这菅家党,才是跟本家接壤的势力。”
“菅家党?”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熊谷隆直感到十分陌生。
“大人久居但马,不了解菅家党也正常,且听我细细道来。”
从宇野村赖口中得知,所谓的“菅家党”也被称作美作菅原氏,是盘踞在美作东、北部,以胜南、胜北、吉野、英田四郡为主要活动区域的一股势力的通称。
他们自称祖上是菅原道真的子孙,在美作落地生根后,逐渐开枝散叶,形成了以菅原氏嫡流有元氏为惣领,涵盖福本、姜见、原田等“菅家七流”在内的众多家族为一体的地方武士集团。
“这么说吧,菅家党挡在本家和草刈家之间,有他们在,本家才得以免受草刈家的袭扰。”宇野村赖解释道。(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