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老狐狸说?:“我家世世代代住在这里,已经有一百五十年。那时候宁州城还是个小?镇子,清河坊还是一片树林。我的远祖是成了精的狐狸,来到此处定?居,与凡人一起生活,慢慢积累善缘,受凡人尊敬,还为它建了一座狐仙庙。清河坊原来就是靠狐仙庙聚起的?人气?才?发?展成了如今的?规模。”
说?到这里,它人模人样地叹了口气:“可惜子孙不争气?,五十?年?前,远祖寿命耗尽去世后,我们这些狐子狐孙,最多就修炼到化了开智、化喉骨,入道都艰难。过了些年?,狐仙庙也荒废了,人们逐渐忘了我们。但我们仍然还在这里生活,虽不能再光明正大行走,只是藏在凡人的?生活之下,隐蔽小心地繁衍生息。对我们来说?,清河坊的?这些宅子,也是我们祖宅所在。”
它告诉李秀丽,本来,它们与清河坊的凡人并没有什么冲突,五十?年?来,虽然偶尔也“不懂事摸过几?只鸡”,但总的?也算相安无事。
一直到十?年?前,清河坊搬来个姓沈的官员,他在县衙里作九品的?主簿,官不大,为人从不贪污受贿,又是拖家带口的外地人,还在宁州这种一府府治之地附郭首县,因此过得很是拮据束缚。
当?然,再拮据,到底是官员,与平常百姓不一样,住得不体面也是不成的?。
沈主簿寻摸了很久,找到了清河坊,通过清河坊的?林坊长,买下了三处早已空置荒废的?老房子,拆了隔墙,并作一间,修缮作府邸。
其中一间,正是荒废多年?的?狐仙庙。连清河坊的?老人都早已忘记还有这座荒庙了。
但狐狸们可不能忘。眼看着自家祖宅的?狐仙庙被推倒,子孙四处逃散,它们无可奈何?,找上沈家掰扯。
先是用狐狸的?幻术顶了树叶,自称“胡家”,化作人形去与沈主簿家理论。
好不容易买到一处合适的?住宅,沈家也有一大帮子孙儿女的?,自不肯退让,让“胡家人”拿出祖宅的?地契来。
狐狸们哪来的?地契?狐仙庙是从前供奉的?凡人建造的?,那时候清河坊刚建成不久,地皮也不值钱,无人管束。
况且它们这几?十?年?来活得隐蔽,半如野生动?物,吃老鼠抓野兔,去哪找地契?
老狐狸用一张树叶伪造了地契。谁知拿出去就被沈家识破了,揪着它,说?它伪造契约,要拉它去衙门打官司。
没有办法,狐狸们只得动?用了一些小?手?段,在沈家的?住宅里开始闹腾,希冀能吓走沈家人。
“姓沈的?毕竟是朝廷官员,这种人虽是凡人,但有人炁聚集。我们这些不成器的?狐狸,也不敢与他很闹。不过是画鬼脸吓唬小?孩妇女,给青年?平地推个跟头,用狐狸模样穿着沈主簿的?衣服在夜里行走,在沈主簿的?书?籍上涂鸦……”
如此一连捉弄了半年?,沈家人终于受不了,提出家里有鬼魅狐仙之流,要不要搬走。
不料,沈主簿倒是个硬气?的?人,扬言说?:“一切合法,我问心无愧。纵是鬼魅狐仙,能奈我何?!”竟向衙门告了假,自己搬了个凳子,拿着本书?籍,当?夜坐在院子中间,大声读书?。
有狐狸顶着怒张的?毛发?,眼里放着绿光的?狰狞狐狸头,故意穿着他的?衣服,人立而起,在院子里窜来窜去,吓唬他。
沈主簿却?目不斜视,只管读书?。
如此一夜,狐狸们到底拿他无可奈何?,甚至还把自己累得喘气?。
老狐狸只能现出真身,到他跟前拱拱爪子:“沈公心坚,不惧鬼神。我等本是市井狐狸,确实没有大的?手?段。但您饱读圣贤之书?,可知仁义之道,可施怜悯之心?我一家子孙,籍此生息。如今被你家赶出房屋,家中儿女婴孩,夜夜啼哭……”
它这次毫无隐瞒,恳切地将自己的?身份、祖宗的?来历,一一告诉了沈主簿。
小?狐狸们也都现了身,在他跟前蹲坐着,个个流浪得憔悴瘦弱,毛发?稀疏。确实可怜,哀哀而哭。
沈主簿看其情状,终于动?了怜悯之心。沉吟半晌:“你说?这是你家的?祖宅,一面之词,又拿不出地契。但近日,我在周边向百姓打听过,确实五十?多年?前,这里有座狐仙庙。这样罢,从此后,你们可在原狐仙庙的?右偏院的?大屋里生活,但不许再骚扰我的?家人,也不许再惊吓凡人,只要你们不行危害之事,可同住屋檐之下。至于祖宅,等我调走,我就将整个右偏院的?原狐仙庙范围的?地契,写上胡家的?名字,登记府衙,送与你们。从此后你们就可以大大方方住在这里,碰到官府来人,也可以从容应对。这算作推倒狐仙庙的?补偿。”
狐狸们十?分高兴,便再不作祟,与沈家人为邻,住了下来。
人与狐相处得还不错,甚至还有了交情。沈主簿还时常接济狐狸一二,逢年?过节,给它们送只鸡、鸭,几?捆猪肉,一些粟米。
狐狸们也时常看顾一些沈家的?小?孩,叫他们别摔跤受伤。
但胡家与沈家都人口颇众、子孙不少,挤一个院子,到底很不便利。
狐狸们就盼着沈主簿高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