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554章 影响(4k)
东芝的人剖腹了!
但剖腹也不能解决问题啊!
负责内审的岛冈圣用决绝的方式……不知道想干什么,大概就是展现态度,只是,东芝的股价仿佛被震撼的反弹后就迎来更大的抛售。
大家都想明白了,好好的何必去剖腹,就是这么做才证明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尤其,岛冈圣负责公司内部审计,他一定知道更多内情。
整个上午时间,东芝股价虽有波动挣扎,但距离开盘的420日元已经跌去了28%,302日元的股价也象征着市值蒸发了超过70亿美元。
与此同时,更多相关与不相关的消息都在混乱中被曝光。
首先让人愕然的便是,因为日本金融厅的临时管制,高盛、摩根等美国机构先后披露了它们持有的空头头寸,不是针对东芝,而是日产、三菱、广岛银行等多家上市公司。
这直接让舆论哗然了。
怪不得过山峰都没冒出来谈什么日方规则的变动,反而是华尔街的机构纷纷冒出来批评,原来他们是直接被石头给砸到了!
其次,据接近东芝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剖腹明志的岛冈圣曾多次向cfo久保诚举报pc部门的账目异常,尤其是通过压货销售来虚增利润。
结果,cfo久保诚以影响财报发布的名义拒绝开启调查,并且警告了岛冈圣。
最后,关于东芝的问题已经由日本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启动了秘密调查,目前查出的问题涉及到多个项目的亏损未计入,只是还没有公布最终结果。
半天时间,消息漫天飞。
下午两点钟,东芝公司的发布会终于姗姗来迟。
社长田中久雄在媒体面前承认部分财务操作违规,将会成立由前司法界人士组成的第三方委员会展开独立调查,同时,一起参会的cfo久保诚愿意承担责任,当场宣布引咎辞职。
只是,单单一个cfo的辞职显然是不够的。
尽管发布会没有设置记者提问环节,但多家日本知名媒体的记者还是把两位东芝高层围堵,其中有一个问题极具针对性。
“田中社长,你为什么没有辞职?”
田中久雄结束发布会后就一言不发的想要离开,听到这样的问题便显得脸色更加灰暗,他努力回头分辨提问的记者却随即被更多尖锐的问题所淹没。
东芝社长大概还是要辞职的。
随着东芝发布这样的发布会,股价倒是有所稳固,堪堪跌了3成,只能算作一个小腰斩。
然而,就在日本股市即将收盘之际,不甘寂寞的高盛再次有声音跳了出来,指出东芝的一桩关键收购或许存在更大的问题。
东芝在2006年曾经以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西屋电气77%的股份,彼时就被认为是一个远超行业预期的天价。
它在2007年追加投资16亿美元,持股增加至87%,又在2013年用16亿美元收购剩余的13%股份,实现100%控股。
然而,西屋电气如今的业务已经很有颓势,加上2011年福岛事故的影响,按照高盛的话来说,东芝在今年至少要对西屋电气计提超过20亿美元的减值损失,而这将会是东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单项资产减记。
高盛明显存在这方面的调研,罗列出西屋电气在美国乔治亚州和南卡州的四座反应堆项目已经严重超支和延期,其中,乔治亚州的vogtle项目已经延期三年之久,超支30亿美元。
简而言之,已经被东芝百分百控股的西屋电气是一个巨大的财务黑洞。
高盛给出了最坏的分析结论,认为不排除西屋电气未来存在破产的可能性,毕竟,它的母公司东芝现在也明显财务状况恶化,无法提供更多的支持,而单凭西屋电气自己是难以承受巨额支出的。
东京时间的下午三点钟,本来已经跌幅稳定的东芝股价忽然在收盘之前猛然又往下扎,但只扎了一半就戛然而止,留给市场第二天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空间。
被石头砸中的高盛转手也向滑坡的东芝扔出了一块极具分量的石头。
这一次就换成日本金融厅的官员对高盛发出严厉批评了。
俞兴在临港瞧着日本方面的变化,只觉津津有味。
过山峰也提到西屋电气的颓势,因为作为东芝的重要资产,它项目的延期就是摆在那里的,但没有详细分析具体的损失以及趋势,被惊扰的高盛就很好的补上了这一环。
俞兴觉得,包括剖腹的那位,他的举动明显加速了东芝内部情况的曝光,给相关当事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尽管开团,开了自然就有人跟。
他转而又情不自禁的想了几分钟来自小英在昨晚的目标,印度市场能不能出现这样的效果……
申城的下午三点钟,日本方面的权威信息几乎都出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谣言,流传最广的一条便是过山峰是得到东芝内部人士的举报才发动这次袭击。
至于举报人是谁……
据说,恰恰就是因为过山峰把举报人的名字泄漏出来,最终才导致这位的剖腹之举。
谣言有鼻子有眼,俞兴自己都快信了。
咚咚咚。
总裁办的门被敲响。
刘炽平走进办公室,瞧见老板脸上一抹还没收去的笑意,问道:“俞总,碳硅集团又有好消息?”
“碳硅集团就是正常,它正常就是好消息。”俞兴没有隐瞒,笑道,“我是在看东芝的情况,好多人都在聊那个过山峰的出现,我正好有空也看了看。”
刘炽平微微点头,评价道:“过山峰也是个奇葩。”
俞兴认为这里的“奇葩”应该是个褒义词。
他笑笑,没有接着这个话题聊,而是问道:“炽平,你对mus有新想法?”
这是刘炽平在飞往新加坡之前专门约的时间,态度便显得很郑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