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迎王师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饶是赢宣元神强大,也感到一阵阵虚脱感传来。
但他动作不停,一座水库成型蓄水,立刻转向下一处选址。
他如同不知疲倦的神祇,在西北广袤的土地上游走。
每至一处合适的山谷或洼地,便以道法移山填谷,筑起堤坝,形成水库雏形。
再引动世界权限,聚云降雨。
最后,不惜消耗元神本源,从黄河、甚至更远的其他河流中,强行引水注入!
整整一天一夜!
赢宣的身影在西北的天空中不断闪现。
当他停下时,原本荒凉的西北大地上,已然多出了上百座大小不一、镶嵌在山谷间的巨大水库!
这些水库在星月光辉下波光粼粼,映照着新筑的堤坝,散发着湿润的水汽,彻底改变了这片土地的气息!
“还不够。”
赢宣微微喘息,元神之力消耗过半。
他望向东方那浩瀚的海洋。
强行从内陆河流远距离引水,消耗太大。
而海洋上空,永远不缺富含水汽的云层。
他再次沟通世界本源意志,这一次,目标锁定在东海、南海等大洋上空那些庞大的雨云系统上。
“风起!云移!”
一股温和却持久的季风,在赢宣意志的引导下生成,推动着海洋上空那些饱含水汽的厚重云层,缓缓地、持续地朝着西北内陆飘移而来。
这个过程,比强行引水要缓慢得多,但对赢宣元神的消耗却微乎其微。
数日之后,在自然风力和赢宣引导的共同作用下,来自海洋的丰沛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西北上空,形成持续的、温和的降雨。
雨水滋养着干渴的土地,补充着新建的水库,更在潜移默化地改善着整个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当第一场由海洋水汽形成的甘霖洒落在新建的水库水面时,负责观测的当地官员激动得热泪盈眶,颤抖着在奏报上写下。
“西北新筑巨库百座,引天河之水充盈。今又得海云甘霖,联绵不绝。旱魃之患,自此绝矣!陛下神威,泽被苍生!”
汴梁城外,旌旗蔽日。
四座巨大的军营如同四头蛰伏的巨兽,扼守着汴梁城的东南西北四门。
军营上空,分别飘扬着四面猎猎作响的大纛:一面是铁画银钩的“戚”字,一面是古朴厚重的“韩”字,一面是杀气凛然的“吕”字,一面是沉稳如山的“王”字。
营盘相连,刁斗森严,肃杀之气弥漫四野,压得整座汴梁城都喘不过气来。
中军大帐内,戚继光一身戎装,端坐主位。
他面前跪着几个面如土色、瑟瑟发抖的官员,正是被秦军先锋擒获的汴梁城外几座州府的太守、县令。
“尔等听着。”
戚继光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威严。
“本帅奉大秦皇帝陛下之命,率军至此。城外四十万大军,乃是我大秦韩信、王翦、吕泽三位上将军与本帅所部。
尔等即刻入城,面见宋帝赵佶,传本帅之言:大秦皇帝陛下,仁德布于四海,威仪震慑八荒。念及生灵涂炭,特予尔等一条生路。令宋帝赵佶,即刻开城,举国归降,献上降表国玺。
如此,可保赵氏宗庙不毁,皇室血脉不绝,汴梁百姓免遭兵燹之祸。若负隅顽抗,待我大军破城之日,便是大宋国祚断绝、赵氏宗亲尽戮之时!勿谓言之不预!”
“是……是!小人等……定当将大帅之言……一字不漏……禀报陛下!”
几个太守县令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去吧。”
戚继光挥了挥手。
几人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冲出大帐,在秦军士兵的“护送”下,跌跌撞撞地朝着汴梁城门跑去。
汴梁皇宫,紫宸殿。
往日庄严肃穆的大殿,此刻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恐慌。
龙椅之上,宋帝赵佶脸色惨白,拿着那份由几个地方官哭嚎着呈上的“最后通牒”,双手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
那“戚”、“韩”、“吕”、“王”四面大旗,如同四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四十万大军……韩信、王翦、吕泽、戚继光……”
赵佶的声音干涩嘶哑,带着无尽的恐惧。
“这……这四人……皆是史书所载,不世出的兵家神帅……大秦……大秦竟将他们尽数派来……这是……这是要亡我大宋啊!”
他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双眼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满朝文武。
“说话!都说话啊!平日里不是都自诩国之栋梁吗?如今强敌压境,社稷危如累卵,尔等可有退敌良策?!”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大臣们个个低着头,恨不得将脑袋埋进胸口。
大秦兵锋之盛,早已传遍天下。
如今四大名帅齐聚汴梁,四十万虎狼之师围城,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泰山压顶!
良久,丞相蔡京颤巍巍地出列,他须发皆白,此刻脸上也毫无血色,声音带着一种认命的苍凉。
“陛下……老臣……老臣斗胆直言。大秦此举,势在必得。城外四十万大军,皆百战精锐,更有四位当世名帅统领……我汴梁……守军不过十万,且久疏战阵……如何能敌?
若……若强行抵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陛下宗庙……恐难保全啊!”
他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为今之计……唯有……唯有顺应天命,开城……纳降。献上降表国玺,或可……或可保全陛下与诸位皇子性命,延续赵氏血脉……此乃……此乃不得已之下策,亦是……唯一生路啊!”
蔡京此言一出,如同在死水中投下一块巨石。殿中沉默片刻,随即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丞相所言极是!陛下,留得青山在啊!”
“大秦皇帝陛下仁德,若陛下归降,必不会苛待!”
“是啊陛下,当以宗庙血脉为重!”
一些原本还存有血性、想要主战的将领,看到满朝文武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投降,再看看龙椅上那位早已被吓破胆的皇帝,心中最后抵抗的念头也熄灭了,只能痛苦地闭上眼睛,沉默不语。
“投降……投降……”
赵佶喃喃自语,脸上满是挣扎。
他猛地站起身,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不!朕是真仙下凡!朕有上界天庭庇佑!朕的国师!国师何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