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还是养在外面的小袄暖和,只不过她们都长得很快,索洛维约夫原来能一边抱一个丫头,后背上再搭上一两个,前面挂一个,现在可不行了。

他又不是摩托车,大一些的丫头发育的很快,个子也都长高了。

挂票也不是这么卖的!

至于奥克塔维亚带着外孙过来,索洛维约夫看着这孩子,有着自己这些娃标志性的绿眼睛。

这孩子倒是很会说话:“外公比爸爸看起来还精神。”

嗯,这话倒也没错,德米德生来身体就不好,又不像是索洛维约夫这样打了十几年仗,风里来雨里去,相当的抗折腾,甚至还和很多女士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而且他们的年龄差,也不像是别的翁婿那么明显。

“要不要到俄国去看外公,那里土地辽阔,就是有点冷。”

“您也不必这么说,我们都知道克里米亚倒是不错的地方,倒是有一天真的到俄国去,我们也希望在夏天到那里避暑。”

“德米德,好主意。我真的希望你们能过去,我这么多年总是出征在外,倒是家里很少招待客人。”

索洛维约夫自己也奇怪,去别人家蹭吃蹭喝的机会很多,自家倒是很少办这个,可能老爸在彼得堡的时候,开过招待会,但那都是在莫伊卡运河边上的家里,也邀请不了太多的客人。

洗衣巷的小院子,招待客人那是更不用想了。

索洛维约夫发出了邀约,可是他们又什么时候能够去呢?

这也是个问题,索洛维约夫要是招待客人的话,克里米亚和拉多加湖的官邸,情人和孩子们都来也是能住下的。

他也希望这样,热闹一些总是好的。

而且他回到彼得堡的时候,也知道自己在克里米亚的任期还很长。

能做的事情,自然就多了。

五年计划肯定是考不起来,没那么强的动员力。

但是有个十年时间,也足以大幅度增强黑海的北岸了,除了军事基地以外,还有工矿和农田。

更重要的,就是俄国自家要供应原材料,发展工业生产的话,也少不了。

这天底下,什么地方适合种呢?

索洛维约夫也考虑这个问题,要是非洲的话,还是法国人去殖民更合适了。

要是在俄国内部,发掘潜力的话,似乎也只有去找中亚那几个军阀汗国的麻烦。

毕竟在中亚就很适合来种植,他是顾不得咸海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坐在那里,也没注意到叶卡捷琳娜正靠近他。

“米沙,你在想什么呢?”

“殿下.我只是在考虑的问题,这种植物产,有很多用途,又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只是比较害怕铃虫,要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索洛维约夫是顺口一说,不过他也确实在想办法。

“米沙,你回到克里米亚去,有的是时间来想这个问题。”

“是啊,有很多时间来想这个问题,没准哪天就有办法了。”

现在没有农药,偏偏农药又是剧毒的。

索洛维约夫在南俄和新俄罗斯,还有小俄罗斯、乌克兰这些地方要发展农业,也难免会遭遇病虫害。

只不过,今天叶卡捷琳娜穿了一身绿色的,才是菜青虫那种绿色

也不知道她身边的服装设计师,是怎么给她推荐这么身衣服的。

“只是殿下,你这身衣服,实在是.”

要说像是绿床单,但又不像。

“怎么样?”

“我还是不评价的好。”

叶卡捷琳娜在别人那里听到的,可能还是对太后这身衣服的奉承。

果然还是从小到大都熟识的家伙,能够说一些实话。

“你和过去一样,米沙。这么说话,也没有任何恭惟的意思。”

“是的,殿下。”

“我还想和你多聊一些事情,像是怎样给孩子们布置作业,我知道你在教育上有一手。”

“可陛下现在大概也用不上那些习题,就是.给小学生弄了习题,也要把答案给收起来,养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尼古拉不用呢?”

“因为科里亚生来就是那样固执,像是先帝。都不需要把答案收起来,虽然我每次都这么干。”

索洛维约夫不在身边的时候,也没见尼古拉跟那些会奉承的宫廷侍从要过参考答案。

但是波拿巴家这些小子,根据德米德以前和他说的,确实不是那么安分,脑子会更活泛一些。

拿破仑的儿子,会不会是这样?

因此索洛维约夫也和叶卡捷琳娜这样说,她自然也会理解的。

毕竟她弟弟以前经历的,没准她的两个儿子也要经历。

你要说小公主为什么不用?

贵族家庭当中,女孩子的教育一般和男孩是不一样的,女校里教授的内容,也是更偏向于社交和礼仪,文化更多的是点缀。

在法国这边,也是这样的。

你不能指望女士们都是罗兰夫人和斯塔埃尔夫人,笔杆子颇为犀利,像是雷卡米尔夫人那样召开文学沙龙,能倾听客人们谈论,然后一直在进步的,都是比较稀有的品种。

到了俄国,可能女校的课程以后改一改,会有些变化吧。

因为出了斯维特兰娜这么个非常异类的女大公,玛利亚太后就算是偏心眼,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而法国这边,这边也是若有若无的,沙龙还是点缀的时尚比较多一些。

另外,就是索洛维约夫总是觉得,今天叶卡捷琳娜看自己的眼神,和以前有些不一样。

这一次可没有托辞,虽说他也可以化身跑男一路逃离巴黎。(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